新浪军事舰船知识 > 军事新闻 > 正文

二爷的马刀 三爷的冲锋号(图)

http://jczs.sina.com.cn 2005年09月20日 07:06 中国国防报
二爷的马刀三爷的冲锋号(图)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军事图片
二爷的马刀三爷的冲锋号(图)
  头戴大檐帽,身穿一件显然经过修改仍略显肥大的旧军装,腰间扎着那种宽宽的军用外腰带,上面别着一把系着红绸子的木制驳壳枪,腿上利索地扎着自制的绑腿……那年我11岁,戳在小坝堤上,端着望远镜,有滋有味地搜索着一切……

  幼时的游戏几乎全是这种刀光剑影的英雄式模拟。那时,我带着一帮孩童无休止地打造枪具,构筑工事,观察敌情,虚拟着冲锋刺杀的壮举,并乐此不疲。我们会带着柳条编织的草帽伏击,在草丛中一动不动。很多年以后,我仍然为当年的虔诚所感动,那种最初的纪律性完全基于对军人的单纯的崇
拜。

  我可以举一万条理由说明我为什么崇拜军人。那时,我成天沉浸在《小兵张嘎》、《狼牙山五壮士》、《洪湖赤卫队》、《八路军》、《董存瑞》和《高山下的花环》等等数不清的影片里,并激动得无法自拔。我不止一次地幻想自己就是小兵张嘎,狠狠地教训了那个狗翻译和那帮蠢鬼子,然后亲自缴获一把锃亮的勃朗宁……我承认,电影为我构思军人梦提供了最初的道具和平台。

  然而,我还不得不提到我的家庭。那里提供了培养我的一切原料,并熏染打造我的一切。

  首先提到我的爷爷。爷爷兄弟4个,二爷爷和三爷爷都去当了兵。二爷爷是骑兵。他的左腿弯儿上有一处明显的伤疤,那是一颗流弹留给他的永久记忆。当时,二爷爷骑在马上、挥着马刀,只觉得左腿弯一热,便滚下马来。战马嘶鸣着围着主人打转。二爷爷伸出右手食指,猛地吸一口气,硬是把嵌在骨头里的弹头抠了出来。然后,二爷爷闭了下眼睛,撕下袖口,把伤口扎上,跃马厮杀去了……

  时空的遥远让我对那个英雄的年代充满了深深的怀念。这怀念很快被我转嫁到对三爷爷那把系有红绸子的冲锋号的关注上。那把冲锋号以一种固执的魅力强烈地吸引着我。它被挂在三爷爷卧室的墙上。尽管年代久远,可它依然锃亮,并始终带着一种英雄式的傲然和不驯。这是一种致命的诱惑。我不止一次把它偷偷摘下,端详,抚摸。后来,当我鼓涨了双腮,憋红了脸也没把它吹响时,好奇一下子变成了崇拜。

  那时候,我时常想像着三爷爷弓步挺胸昂首吹冲锋号的英姿,并固执地认为,那是三爷爷最宝贝的一件兵器。多年以后,我的阅读视野里走来抗美援朝战争“联军”总司令李奇微的《朝鲜战争回忆录》,里面有一段关于志愿军冲锋号的描述。那证明了我小小年纪的判断是何等的准确。

  李奇微说:“这是一种铜制的乐器,能发出一种特别刺耳的声音。在战场上,它仿佛是非洲的女巫。只要它一响起……我军总被打得如潮水般溃退。”更让我得意的是,现在军事博物馆里陈列的一把冲锋号曾和它的主人一起,单枪匹马击退了一个重坦克营。这是具有何等威力的兵器,难怪我当年用尽全力也没能把它吹响!

  现在,我的周围聚集了很多军事圈的朋友,他们个顶个都是兵器迷。每当他们唾沫四溅地“烹”“煮”各种兵器,争着要给我当兵器启蒙老师时,我会突然想到童年时代那些满满的记忆:自制的手盒子、木刻的驳壳枪、电影中的勃朗宁、二爷爷的马刀、三爷爷的冲锋号、草帽、绑腿……那是属于我的兵器。我血液中的兵器启蒙早在11岁那年就开始了。只是从一开始我就只关注它们的灵魂,而不是各个“器官”的参数罢了。(来源:中国国防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首页 | 将军寄语 | 中 国军事 | 军事图片 | 武器纵横 | 周边军情 | 战略视角 | 各国军力

本网站由舰船知识主办
版权归舰船知识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