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舰船知识 > 军事新闻 > 正文

西藏驻军和武警部队建功世界屋脊纪事

http://jczs.sina.com.cn 2005年09月06日 08:19 解放军报

  为了党和人民的嘱托——西藏驻军和武警部队建功世界屋脊纪事

  本报记者 杨彪 梁蓬飞 特约记者 舒春平 通讯员 傅志立

  地球上离太阳最近的地区,世界上靠太阳最近的民族。西藏,这个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最受太阳厚爱的地方,直到20世纪50年代才摆脱了黑暗。以1965年西藏自治区成立为新
起点,勤劳勇敢的西藏人民迈向现代文明的脚步又走过了40年。

  40年,超越梦想;40年,无限荣耀;40年,西藏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无不记录着人民军队守一方国土、保一方平安、求一方发展、促一方和谐的丰功伟绩。在庆祝西藏自治区成立40周年之际,记者踏上雪域高原,聆听广大官兵巩固边防、维护稳定、争做贡献的铿锵足音。

  平安西藏:千秋社稷一戎衣

  文章千古事,社稷一戎衣。在党中央、中央军委的正确领导下,西藏驻军、武警部队和民兵预备役在雪域高原已奋斗了半个世纪,创造了不可磨灭的功绩。

  西藏边防线山高路险,气候无常,含氧量不足海平面的40%,一代又一代的戍边将士用生命诠释着永远不变的誓言:“决不把领土守小了,决不把主权守丢了!”

  人们不会忘记,21年前,西藏军区原司令员张贵荣一上任就跋涉4500公里检查边防工作,没想到,因过度劳累引发心脏病,他拉着马尾巴倒在边防线上;人们不会忘记,16年前,拉萨发生暴乱,24岁的武警战士代小兵直面凶狠的暴徒,全身被捅27刀,也没让骚乱分子冲过自己坚守的位置……

  守住自己的位置,就是守住祖国的主权。西藏自古有边无防,我军进驻西藏让藏族同胞的安全有了保证。喜马拉雅山可以作证,是人民子弟兵为这里带来了安宁。今年7月19日,山南隆子县干部群众200余人不约而同地为边防战士古怒送葬、请功。古怒是7月16日为救藏族战友次仁珠杰被突如其来的泥石流夺去生命的。这位年仅19岁、入伍19个月、入党16天的边防战士,留给他深爱的藏族同胞与战友的只有一份选改一级士官的申请书:“我志愿留在雪域边关,守卫祖国和人民的安宁……”

  西藏军区政委段禄定告诉记者:从上世纪50年代进军西藏至今,已有5000多名戍边将士长眠在风雪高原。

  在布达拉宫广场观礼台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热地,回顾自己在藏工作的经历,深有体会地强调着他当年常挂在嘴边的那句话:“西藏驻军和武警部队是维护西藏社会稳定的坚强柱石,为完成对外反侵略、对内反分裂这两项根本任务做出了重大贡献,立下了不朽的历史功勋。”这位从农奴成长起来的高级领导干部,与驻藏官兵一道从硝烟弥漫的战火中走来,亲眼见证了西藏党政军民携手维护祖国统一、维护西藏安定取得的辉煌历程。

  车水马龙的八廓街,每天都有数万来自祖国和世界各地的人们在这里自由地朝佛、旅游和经商。藏族老人曲增多杰,面对记者的采访,伸出大拇指说:“有共产党,心里就踏实;有解放军,社会就安宁。”

  曲增多杰老人的话,不仅是藏族同胞发自肺腑的评价,而且是西藏驻军和武警部队40年恪守的承诺!在漫长的边防线上,一帏“创建平安西藏,实现长治久安”的大幕正在徐徐拉开。

  西藏军区司令员董贵山一声令下,数万名铁甲雄兵奔赴海拔4000米以上的高寒山地,成功进行了一系列演练,先后创下了高寒山地条件下我军训练史上的20多个第一,填补了10多项空白。与此同时,西藏武警部队、驻藏空军部队、民兵预备役与人民群众用血肉之躯,在喜马拉雅山脉筑起了一道道钢铁屏障:县县建有军警民联防联治机构,村村设有联防点……从念青唐古拉山麓到珠穆朗玛峰脚下,从藏北无人区到雅鲁藏布江大峡谷,从“雪域孤岛”墨脱到海拔5300米的查果拉哨所,一个维护边防和社会稳定的立体安全体系,在120多万平方公里的雪域高原巍然屹立。

  繁荣西藏:敢教日月换新天

  从飞机上俯瞰,川藏公路和青藏公路像个巨大的“人”字雄踞世界屋脊。正是从这两条世界上最高、最奇、最难的“天路”开始,西藏驻军和武警部队掀开了“繁荣西藏”的历史篇章。

  据史志记载,西藏自古“高岭耸云,大河横空,人马路绝”,通信“置邮传命”,运输“人背畜驮”。1928年,十三世达赖喇嘛受赠国外两部小汽车,由于没有公路,只好在印度拆成散件驮回拉萨,终成一堆废铁。

  时隔26年,“千里雪域无公路”的历史终于被进藏官兵终结:高原子弟兵们凭着“让高山低头,叫河水让路”的恢弘气势,行一路、修一程。就这样,号称“世界第八大奇迹”的西藏公路网,在10万筑路大军一锤一锹下形成了,告慰着4000名牺牲官兵的英魂。这还不够,从1956年5月建成西藏第一个机场——当雄机场开始,驻藏空军部队40年倾力打造西藏的“空中走廊”,开辟了拉萨至北京、成都、香港、加德满都等10条国内外航线。截至目前,全区已有5个机场,20条国省道干线公路、401条县乡公路和74条专用公路,公路通车里程达到42203公里,除墨脱外,实现了县县通公路,乡镇、建制村通车率分别达到93%和77%,这其中有80%的公路是西藏驻军和武警部队修建的。

  西藏驻军和武警部队在西藏创造的奇迹又何止于此。翻开厚厚的《西藏发展史》,我们了解到,在解放军进驻之前,西藏无电站、无公路、无蔬菜、无石油、无机场、无光缆……而如今,西藏已经具备了现代文明的几乎所有标识。我们惊奇地发现,在一个个“之最”后面都有着同样的字眼:“××部队建,××年移交地方。”其中包括:中国最长的输油管道——长达2080公里的青藏输油管道线;世界海拔最高的抽水蓄能电站——设计总装机容量9万千瓦的羊卓雍湖电站;世界海拔最高、飞行难度最大的现代化国际机场——拉萨贡嘎机场;西藏广播电视事业奠基工程——拉萨地球卫星地面接收站;“世界屋脊信息高速公路”——“兰(州)西(宁)拉(萨)”、拉萨至日喀则、拉萨至林芝、拉萨至山南光缆……这些凝聚无数高原官兵血汗的“造福”工程,迸发出强大的生命力,让整个西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那年8月,西藏军区党委一声令下,开始了西藏经济发展史上最大的一次移交,把创造了200多个“西藏第一”的9个农场、16个企业、90万亩良田无偿转给地方。1700多名优秀产业工人和一大批精良机械设备补充进西藏工业,当年就拉动西藏工业生产总值增长了47个百分点。

  1994年8月,满拉水利枢纽工程开工的炮声在年楚河畔响起。3000名武警水电官兵在海拔4300米的高原一干就是6年,当2万千瓦的4台机组全部发电,藏族群众才发现,部队官兵没有在这里给自己拉一根电线。

  哪里最艰苦,哪里最危险,哪里就会出现西藏驻军和武警官兵的身影。“一江两河”工程、“两桥一隧”大型工程、满拉水电工程、中尼国际公路、林芝机场……单单青藏铁路开工至今,驻军和武警部队就出动兵力4万多人次、投入500多万个劳动日,动用机械车辆5万台次,开挖土石方70多万方,移植草皮2000多亩,挖填路基170多公里,参与建设了拉萨河特大桥、羊八井隧道群等12项重大工程。

  从一定意义上说,一部当代西藏发展史,就是一部西藏驻军和武警部队的援藏史。每篇每页、字里行间,无处不闪动着官兵们全心全意为西藏人民谋福祉、求发展的历史印记。正如西藏自治区党委书记杨传堂在《庆祝西藏自治区成立40周年》致辞中盛赞:“驻藏部队是西藏第一批且时间最长的援建者,高原子弟兵是西藏经济发展的第一功臣!”

  和谐西藏:丹心妙手著华章

  2001年6月29日,青藏铁路二期工程格尔木至拉萨段正式开工建设,西藏结束不通铁路的历史指日可待。但随之而来的问题是:该如何保护铁路沿线的生态环境,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拉萨警备区近万名民兵闻风而动,移植草木、建立生态保护区,在300多公里的铁路沿线奏响了一曲和谐乐章。

  然而,处在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的西藏高原似乎永不平静:频繁的自然灾害扼住了西藏人民纵情欢唱的歌喉。

  1997年9月至1998年2月,持续数月的69场特大风雪将藏北高原沦为重灾区:40个县、90万人、1000万头牲畜受灾,23人死亡,2600人下落不明!西藏军区紧急调动3000余名官兵、640台机械、10支医疗队,奔赴海拔4500米以上的高寒灾区,连续奋战4个月,终于打通了7个重灾县、40个重灾乡、340个重灾村的“生命通道”,送进去3000余吨救灾物资,解救出6.3万濒于绝境的藏族同胞。

  藏族同胞不会忘记,成都军区西藏总医院院长李素芝,这位扎根雪域高原29年的“门巴”将军,用自己高超的医术为西藏人民呵护着生命。5年前他成功完成了世界首例“海拔3700米以上高原浅低温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至今已为近400位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免费解除病痛。几十年来,部队为地方义务培训医护人员8569人,出动医疗巡诊组5788个,医治群众1588万人次,发放免费医疗卡11000余张,西藏自治区30%的人口纳入了部队免费医疗体系。西藏人民的平均寿命从解放初的35.5岁提高到现在的67岁。

  雪山为证,西藏高原遍吹和谐春风。原察隅人武部部长叶栋梁,10年间走遍察隅的每个“野人谷”、“野人林”,请100多群僜人出谷下山,组织他们建起7个村寨,教他们做饭、建房、耕地、播种,手把手引导他们走向现代文明。“岗巴营”办起了第一个“高原蔬菜种植培训班”,手把手教驻地群众种菜,以往就连贵族家里都鲜见的新鲜蔬菜,如今成为普通人家里的盘中餐。丁青县人武部帮助当地群众办起了虫草酒厂,满山遍野的虫草变成藏族同胞的“黄金”。达孜县人武部带领群众利用当地丰富的雪山矿泉水资源,引资办厂,打出了“冈底斯”水系列品牌……除了这些之外,部队官兵还将130多项新技术无偿让出,成为西藏人民脱贫致富的良方。

  《西藏四十年》记载:“和平解放前的西藏仅有少量的僧官、俗官学校,97%以上的农奴和奴隶被剥夺了受教育的权利,适龄儿童入学率不足2%。”昌都小学是驻军在西藏创办的第一所学校,也是西藏的第一所学校。已经发黄的《校史》清晰地记录着人民解放军对西藏教育事业所做的历史贡献。40年弹指一挥间,18军的传人续写着历史。林周县原人武部副部长国杰拿出自己在高原工作17年的全部积蓄,在宁中乡堆林村创办了“国杰希望小学”,使160多名藏族学龄儿童离开牛棚马背与知识结缘。某山地旅炮团在林芝尼西沟开办的“鱼水学校”,老师是清一色的战士。据初步统计,西藏自治区成立40年来,西藏驻军和武警部队共援建“希望小学”、“帐篷小学”、“鱼水学校”、“春蕾女童班”和文化夜校近500所,有力推动了西藏现代教育体系的建立。目前,西藏青壮年文盲率已由1965年的90%左右下降到2004年的22%。

  在新改建的布达拉宫广场,往来如织的人们或举家游玩,或虔诚朝拜,或合影留念,处处洋溢着一片祥和之气。10年前,著名军旅女作家杨星火就站在这里,望着沉浸在自治区成立30周年喜庆气氛中的人们,一股按捺不住的诗情从心底喷涌而出:“太阳和月亮是一个妈妈的儿女,它的名字叫光明;藏族和汉族是一个妈妈的儿女,她的名字叫中国。”如今,这首歌已唱遍雪域高原。40年来,西藏驻军和武警官兵与藏族同胞相濡以沫,唇齿相依,在自治区这个大家庭里已经结下了坚如磐石、深似大海的鱼水深情,谱写出一曲曲民族团结、军民团结的华彩乐章,朝着“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西藏奋进。

  沧海横流显本色,世界屋脊话辉煌。从饱受农奴苦难到翻身当家作主,从透风漏雨的牛棚马圈到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从昏暗的酥油灯到电站带来的万家灯火,从牛马代步到四通八达的交通网,从野兽出没的荒漠之地到鳞次栉比的现代

化工厂,从昔日的有边无防到今天的边防坚固……西藏的每一个进步和变化,无不折射出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人民军队的伟大光辉。

  西藏驻军和武警部队官兵无愧于党和人民的嘱托!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军事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首页 | 将军寄语 | 中 国军事 | 军事图片 | 武器纵横 | 周边军情 | 战略视角 | 各国军力

本网站由舰船知识主办
版权归舰船知识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