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舰船知识 > 新闻评述 > 正文

现代军事评论:作战协调的三个转变

http://jczs.sina.com.cn 2005年08月08日 13:48 中国国防报

  张敬华 陈东

  作战协调,是指挥员及其指挥机关对所属部(分)队的作战行动在时间、空间与目标上进行的调整与控制。其中,计划协调、指令协调和目标协调,一直是军队作战协调的基本方式。而信息化条件下,随着作战方式的发展变化,以及战场情况的复杂多变等,未来战场上的作战协调将发生一系列新的变化。其中,以下三大转换趋势就较为明显。

  由计划协调为主转向随机协调为主

  机械化条件下,由于战场态势感知能力弱,指挥控制结构呈树状特征,相关信息不能顺畅、自由地在各作战系统中流动,导致指挥员不能对战场情况进行实时或近实时地掌握,因而对作战行动的准确控制能力不足,加之当时战场情况的变化较慢等,指挥员往往会以战前的计划协调为主来布控部队。也就是事先制定好诸军(兵)种的行动计划,并在作战过程中严格按照计划所确定的方案和要求行动,进而达成作战行动的协调一致。

  信息化条件下,随着参战军(兵)种的增多,作战规模的扩大,战斗行动将在陆、海、空、天、电、心理等多维空间同时展开,作战协调需要考虑的因素更加复杂,涉及范围更广,加之战场情况复杂多变,战前再周密严谨的协调计划也不可能与战场情况相吻合,为改变这种状况,在战场C4ISR系统提供强有力支持的情况,作战协调就逐步转向以随机协调为主。即在作战过程中根据战场上新出现的情况,随时协调诸军(兵)种部队的作战行动。伊拉克战争中,美军担负空袭任务的飞机就有三分之二执行临时作战任务,只有三分之一按预先计划行动。当然,以随机协调为主并不是不要预先计划,只是对其依赖程度有所降低而以。

  由指令协调为主转向自主协调为主

  传统的以平台为中心的作战,由于各军(兵)种作战系统处于条块分割、自成体系的状态,情报信息互通性差,相互间行动协调受作战编组、指挥程序、指挥关系和指挥范围的限制,难以达成平级间的自主协调。因此,作战协调只能按照指挥关系,在上下级指挥机构或部队之间进行单向指令协调。

  信息化条件下作战,一体化的战场信息系统将分布在多维空间的各种作战力量联结成一个有机整体,指挥信息可以在各种作战力量之间进行实时的传输,使得指挥控制信息链与行动协调链相分离,从而形成了两条相互独立的指挥控制信息流。行动协调链可以通过请求支援、通报情况、指示目标、识别敌我等方式,使协调信息在不同作战部队之间顺畅流动,使分散部署的战役军团、战术兵团、甚至战术分队之间不受指挥建制和指挥程序的限制,达成最佳的协调效果。于是,协调方式开始由上级指令协调为主,向平级自主协调为主转变。即各平行的作战单元拥有协调的申请权和决定权,能够根据战场总体态势,自主决定协调动作,而不必一味请示和等待上级的指令。伊拉克战争中,美军地面部队一旦发现伊军,便首先召唤空中火力对其予以打击,而不像以往那样先要向上级报告,得到指令后再行动。

  由目标协调为主转向效果协调为主

  机械化条件下,由于缺少信息技术的支撑,火力打击命中精度低,反应速度慢,作战评估的效率有限。因此,交战双方主要采取以目标协调为主的方法。即以任务为指标来协调诸军(兵)种的作战行动,主要体现在把各军(兵)种的打击兵器围绕主要作战目标进行任务分工和协调。美空袭利比亚、海湾战争中的空袭作战阶段,均采取按作战目标进行协调的方法。

  未来战争中,随着指挥控制网与火力打击网等联为一体,实现了各种战场信息的适时传送,并使联合火力打击的适时决策、适时指挥、适时评估和适时调控成为可能。作战行动也一改过去地毯式轰炸、饱和式攻击等工业时代的“粗放型”作战方式,更加强调兵力的精确使用、时间的精确利用、行动的精确到位、效果的实时生成。在此情况下,作战协调开始逐渐转向以效果协调为主。即某一部(分)队作战行动,是以其他部(分)队作战效果为基本依据,适时进行协调和控制的,以此来实现各军(兵)种部队作战行动的相互协调和作战效果的有效衔接。


评论】【军事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首页 | 将军寄语 | 中 国军事 | 军事图片 | 武器纵横 | 周边军情 | 战略视角 | 各国军力

本网站由舰船知识主办
版权归舰船知识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