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军无人机发展面临的问题及技术动向(附图) | |
---|---|
http://jczs.sina.com.cn 2005年07月17日 09:19 中国航空信息网 | |
![]()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军事图片 ![]() [美国《航空周刊与航天技术》2005年7月4日刊报道] 在巴尔的摩举行的无人机会议上,国家高级官员和无人机开发者们共聚一堂,详细分析限制无人机系统发展及将其投入作战使用的基本问题。专家们认为,当前无人机需求和资源供应之间存在矛盾,美国国防部的预算完全不能满足现有无人机系统开发与使用的要求。例如美国海军打击武器和无人航空项目执行官蒂姆·希利(Tim Healy)少将就说,海军的预算只能保证其无人机每年飞行12000小时,但实际的飞行时数将是这个数字的三倍。此外,若军方及美国联邦航空局(FAA)不能找到 波音公司X-45"联合无人战斗机"(J-UCAV)项目业务开发经理罗伯特·克米格(Robert Kornegay)认为,若要为无人机装备定向能武器,那么可能需要为其发展能不受机上大功率电子设备干扰的光传飞控系统(FBL)。FBL的采用将为无人机装载和使用激光武器和高能微波武器开辟道路。另外,波音的研究者们近期已将第4批次软件植入X-45的任务计算机,可实现高级自主决策--2架或更多的无人机可"讨论"目标瞄准问题,然后决定任务分配(由哪架无人机轰炸哪个目标),并自动确定回避敌防空系统的飞行路线。波音计划在8月份用2架X-45A在加州爱德华兹空军基地和中国湖试验场演示协同飞行,随后将工作重点转移到X-45C的制造上。首架X-45C(X-45C-1)将在今年内从波音位于圣路易斯的工厂运抵爱德华兹,预计在2007年首飞;第2架(X-45C-2)将于2008年首飞。波音已于今年5月开始X-45C的制造工作。 目前无人旋翼机的发展也取得了很大进步,载荷能力已从过去的200磅(约91千克)提高到600磅(约272千克)。正考虑为这种无人机配备的载荷包括鱼雷、海上侦察雷达、先进宽带中继通信装置、信号/通信情报收集系统以及用于在浅水区发现水雷的光学系统。 美国空军无人机战斗实验室主管拉里·菲尔德(Larry Felder)上校说,为在阿富汗和伊拉克使用的无人机开发的10种非保密的和2种保密的新技术最快将在今年秋季以前投入使用。保密的技术可能包括用于使临时爆炸物(IED)失能或将其引爆的高能微波武器,以及用于发现埋藏的武器和化学物资的高光谱传感器。此外美国军方还对可与有人与无人驾驶直升机协同行动,可探测并识别封闭空间中或茂盛植被掩盖下火力部署情况的微型无人机感兴趣。 非保密技术例如: (1)"哨兵炸弹"(Sentry BLU),它是CBU-97/-105"传感器引爆武器"(SFW)的战斗部--BLU-108反装甲弹药的改型。无人机将在70海里/小时(约130千米/小时)的速度下投射这种武器,在早期的测试中曾一次摧毁8辆坦克; (2)重量只有5磅(约2.27千克)的"长钉"(Spike)导弹,可减少城市战中的附带损伤; (3)一种不同于现有无人机的"猎杀者"(Hunter-Killer)系统,可通过机间相互通信协作探测和摧毁关键目标; (4)一种被称为"射击观察员"(Shot Spotter)的技术,采用声学跟踪装置定位轻武器发射位置,并将一台摄像机转向发射方向进行识别。该系统将在今年秋天投入使用; (5)用于"捕食者"的合成视景覆盖图技术,可在图像上叠加敌方武器和传感器位置等信息; (6)动态频谱管理和分配工具,可主动管理可用频谱,确保在给定的战场空间中能有最多的无人机投入使用。(张洋 责编洪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