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舰船知识 > 军事新闻 > 正文

二炮部队列装新型导弹测发控战场抢修系统

http://jczs.sina.com.cn 2005年07月16日 11:55 中国青年报

  这样的镜头我们太熟悉了——

  一边是悄然伫立的导弹,一边是十几位专家聚集在一起,对着一米多长的原理图和嗡然作响的一排仪器,热烈地讨论着,反复进行分析、假设、验证性测试……少则数小时,多则数天,一个技术故障才能被确认。

  然而,这种对导弹武器联合“会诊”、集体“把脉”的传统方式在3年前有了新的变化:一位青年军人发明的体积仅有台式电脑大小的装置,在导弹进入测试状态时,三五分钟就能对导弹武器控制系统完成从“把脉”到“诊断”的全过程,使这一繁琐至极的工作实现了智能化。

  他就是二炮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胡昌华。

  这小玩意儿检查起导弹的毛病来很简单,发明它可不简单。胡昌华永远忘不了触动他“灵感”的那一幕幕充满悲剧色彩的画面———前苏联的新型导弹试验发射现场,导弹腾空,瞬间爆成一团火球,高温射流使战略火箭军总司令涅杰林元帅及现场的数十名官兵当场殒命;美国佛罗里达州某战略空军基地,一枚洲际弹道导弹升空后突然爆炸,烈火浓烟瞬间吞噬了几十个鲜活的生命……

  造成这些灾难的罪魁祸首就是导弹的潜在问题。枯坐在电脑前,胡昌华陷入了久久的思考:作为一名从事导弹研究的科技工作者,能不能用高新技术来“医治”导弹这一神秘的“恶疾”?

  经过几个月的调查和研究,胡昌华在国内首次提出了“计算机辅助潜在问题分析技术研究”的构想,并赶写出翔实的论证报告。这一关系到提高导弹装备性能的研究课题,很快被列入重点攻关项目。

  没有文献,没有先例可循,涉及诸多高技术领域的尖端学科知识,课题的难度系数之高,超乎想像。经过1000多个日日夜夜的鏖战,胡昌华终于成功研制了我国第一套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计算机辅助潜在问题分析系统,通过了专家技术鉴定,并获得国家发明专利。

  这套系统的神奇功效更令人叹绝。在某新型导弹首飞前,上级提出对弹上控制系统进行潜在分析,胡昌华应邀前往用自己研究的新成果对该型武器“把脉”,终于赶在首飞前发现该型导弹存在的4个潜在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设计调整方案。在无懈可击的推理和数据面前,专家们认同了胡昌华的结论,对设计上存在的缺陷进行了更改。

  某旅发射场,一枚导弹已进入待发状态。突然,发射控制台操作手报告:“某工作指示灯出现异常!”在场的专家组立即决定启用胡昌华研制的“某导弹测发控战场抢修系统”进行“诊断”。几分钟之后,检查结果便显示出来:数据采集中某模板出现故障,建议更换。10分钟后,隐患被排除。

  2003年春,总部、二炮和作战部队的30多位专家云集在某导弹实验基地,他们将决定胡昌华研制的“某新型导弹测发控战场抢修系统”是否列装。

  现场气氛十分紧张。测试开始,专家们设置了10余个导弹发射时常见的故障。胡昌华镇定自若,每隔3分钟左右,他就洪亮地报出测试结果:“某触点接触不良,建议重新接插。”“某电源开关故障,建议更换。”……

  测试结果完全准确,用时均不超过3分钟!

  鉴定会上,以国内著名故障诊断专家屈梁生为主任委员的专家委员会一致认为:“项目总体设计居国内领先,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去年11月20日,胡昌华迎来了自己作为科技工作者的殊荣——在海南省召开的中国科协2004年学术年会上,诺贝尔奖获得者、著名科学家杨振宁亲手把一项重要奖项的证书颁发给胡昌华。面对科学泰斗的鼓励,胡昌华决心用新的成绩来回报。(刘明松)


评论】【军事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首页 | 将军寄语 | 中 国军事 | 军事图片 | 武器纵横 | 周边军情 | 战略视角 | 各国军力

本网站由舰船知识主办
版权归舰船知识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