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舰船知识 > 军事新闻 > 正文

追忆中国导弹元勋董秉印(组图2)

http://jczs.sina.com.cn 2005年07月01日 09:06 新华网
追忆中国导弹元勋董秉印(组图2)

董秉印为部队首长进行讲解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军事图片

追忆中国导弹元勋董秉印(组图2)

董秉印与科研人员在生产车间


董秉印,男,研究员,原中国空空导弹研究院总设计师,航空科技英才。

  董总走了,他走得如此仓促,甚至连一句话也没有留给我们。不!董总给我们留下了很多话……

  董总一直领导研究院的科研工作,他最常说的一句话是科研工作千万不能差不多,技术攻关一定要到位,技术决策一定要慎重。要敢于彻底暴露技术问题,彻底解决技术问题。他说:“技术问题是不讲情面的,它不抽大中华,也不会喝茅台酒,我们只有老老实实把问
题真正解决了,科研工作才能取得进展。”

  对于技术决策,董总强调要科学民主,要善于听取不同方面的意见,他常用“设计一根线,工人一身汗”来说明技术决策的重要性,他说:“技术决策一旦失误,后果十分严重。”

  针对科研试验中经常出现反复的问题,董总认为这是由于人们的主观认识和客观事物不一致造成的,对于复杂事物只能通过认识、实践、再认识、再实践才能完成。他反对迷信,坚持客观世界是可知的,董总说:“无论任务多么复杂,也都是有客观规律可循的,试验不成功,是因为我们还未认清这个规律。”

  根据多年型号研制的经验,他总结说:“型号研制技术协调是生命,管理是根本,要强调多学科的共同工作,无论是技术问题。质量问题、进度问题还是其它什么问题,都可以在管理上找到原因。”对于军工产品,董总一直认为质量是第一位的,他说:“我们一定要把好用管用的产品交付部队,不能留下任何一个技术问题,否则,即使退休了,我们睡觉都会不踏实的。”

  董总十分关心研究院的发展,他说:“研究院的发展靠什么?一靠技术,二靠人才。我们要深刻认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只有不断在技术领域占据新的制高点,我们才会在知识经济的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一个单位必须有自己的绝活——别人不能轻易学会的绝活;不管型号研制多忙,预研一定不能丢,预研是出技术创新的地方,没有预研,就没有型号,没有型号,就没有发展。人才是研究院的无价之宝,搞产品不像挖土方,只要有力气,多吃两个馒头就行了,高科技产品,没有人才什么都搞不成,我作为总设计师时时刻刻都体会到人才的重要,我们真是太需要人才了!”

  董总最关心的还是重点工程,为此他倾注了全部心血。他曾说:“向部队提供先进的武器装备是我们义不容辞的神圣责任,研究院是国家队,我们的水平就代表了国家的水平,我们肩上的责任重啊!我们目前的工作关系到国家的安危,关系到祖国的统一,还有什么任务比这更重要呢?所有参加重点型号研制的同志都应该为能够承担这一光荣而艰巨的任务,能为有这么个机会报效祖国而感到高兴。”

  针对重点工程是一个全新的研制项目,董总要求型号线的全体同志都要努力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术,他说:“虽然我是这个型号的总师,但对我来说也有许多新东西,不努力学习难以驾驭这个型号。”针对有些人对重点工程信心不足,董总说:“重点工程的先进技术已经在其他国家的产品上得到了验证,不应怀疑。我们也已经有了比较好的技术储备,外国人能做到的我们也一定能做到!重点工程是部队急需的武器装备,再苦再累我们也要把它干出来。我坚信重点工程一定会研制成功的!”

  董总虽然离开了我们,但他留给我们的话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这些话我们将永远记在心中。

  追忆导弹元勋董秉印——我们的好总

  董总的突然病逝,震撼了空空导弹研究院每一个职工的心,人们不敢也不愿相信这是真的,他的音容笑貌仍然时刻浮现在眼前。好象还活动在我们中间,可是他走了,真的走了!这难以接受的事实摆在眼前,人们悲痛万分、泣不成声地呼喊着:董总,您不该走,你走得太突然了!

  董主任的过早离去,使航空事业失去了一位知识渊博的导弹专家,研究院失去了一位优秀的专业带头人、一位值得信任的好领导,广大群众失去了一位可亲可敬的良师益友。

  董总平易近人、和蔼可亲,没有一点领导者的架子,平时不管谁找他,都热情接待,并尽最大努力帮助解决问题。董总工作深入、细致,能与群众打成一片,同甘苦共患难,乳水交融。

  我清楚地记得,在湛江改装舰空弹时,正值8、9月份,烈日炎炎,工作在甲板上,上晒下烤,赤热难忍,大家身着短裤背心、头戴草帽,肩搭毛巾。董总和大家一样打扮,汗流夹背地工作在甲板上,大家多次劝他到船舱里凉快休息一下,但董总却风趣地说:“我去可以,但得给我一根鞭子。”逗得大家哈哈大笑,心中的燥热也被笑声冲淡了。董总就是这样以身作则,带领大家愉快地完成改装任务。

  还记得有一次,冬天去华阴进行地面发射试验,行至潼关,天开始下雪,过潼关进入山路时,雪越下越大,车队行动很慢,天越来越冷,人们也越来越感到饥饿,由于山路陡峭,地面结冰,车轮打滑,行到两个最陡最长的山坡路时,车再也爬不上去了,董总问司机怎么办,司机说留一部分人压车,一部分人下去推车,他听后,说了句:“走!下去推车!”就和大家一起下车了,大家说:“董总,您就别下去了,有我们呢!”董总却诙谐地说:“我质量大,适合推车!”他坚持和大家一起顶着寒风、推着车在冰雪中一步一步的前进着,同志们心疼他,多次劝他上车,都被他拒绝了,大家非常感动,推得也就更起劲了。董总边推车边给大家讲些幽默的笑话,逗得大家不时地发出一阵阵笑声,气氛顿时活跃起来,忘记了疲劳、寒冷和饥饿,在说笑中一鼓作气,爬过了两个大山坡,这时他才和大家一起上了车。董总就是这样一位风趣随和的人,遇到困难,他能够以身作则、身先士卒,与大家一起共同面对现实,以实际行动来感召大家,齐心协力,共同克服困难,完成任务。

  董总在工作中,严格要求自己,身体力行,为广大科研人员作出了榜样。他非常关心外场试验,经常对我们说:“组织一次外场试验很不容易,花费很大,你们一定要认真作好各项准备工作,不能因为主观上的疏忽,造成试验失败,科学试验是不能有半点含乎的,不按科学办事,客观规律要惩罚你的。”每次外场试验动员会上,董总都要用周总理的话:“精心施工,细致周到,万无一失,一次成功,”来教导大家。要求我们工作一定要认真仔细,思想要解放,要讲科学,不能做憨大胆!他身为导弹专家,但对技术问题非常民主,对不同的意见从不简单地肯定或否定,而是引导大家进行广泛深入的讨论,并认真倾听各方面的意见,然后仔细分析。认真思索,把大家的想法与自己的想法揉和在一起,再交给大家讨论,直到大家认识一致,思想统一后,董总才做最后决定。例如某重点型号第一次地面发射试验,产品、人员已进了靶场,突然有人提出:“‘强制离轨发射’将产生一个巨大的冲力作用在发动机上”。这个问题在发射前提出,无疑给本次试验蒙上了一层阴影。因为,这个巨大的冲力如果存在;发射后果是不堪设想的。怎么办?退场,不可能!但又无条件做验证试验,这确实是一个很大的难题。董总对这个问题非常重视,认为这个问题提的好,提的及时,认为“强制离轨发射”产生的冲力是客观存在的,这个冲力的大小,作用的物理过程和作用结果也是客观存在的,关键是我们要把它搞清楚,才能下决心。

  他立即调兵遣将,把有关专业人员召集起来,并不顾一天外场工作的疲劳,连夜召开分析讨论会,从理论上对这个问题进行分析,讨论会一直开到深夜,第二天继续讨论,董总坚定地说:“不讨论清楚,决不发射”,经过热烈的讨论,大家统一了认识、统一了思想,最后他做出慎重的决定:“按计划发射”。表面上看,董总已下了决心,但有谁知道这个决心的背后,董总倾注了多少心血、耗费了多少精力;又有谁知道,做出这个决定的同时,就意味着董主任已承担了巨大的风险,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大家都看到在发射前,董总心情极不平静,在发射区外不停地走来走去,直到发射正常后,才平静下来。人们为发射成功欢呼跳跃,而我们的总设计师脸上并没有成功的激动,因为对董总来说,成功已是过去,他又在勾画下一步工作的蓝图。董总就是这样一位不求名利、敢于向风险挑战、蔑视任何压力的进取者。

  为了航空事业,董总呕心沥血、日夜操劳,一心扑在工作上,生活上低标准工作上严要求,用自己坦诚、朴实、宽宏、正派和与世无争的高尚人品,凝聚了广大科技人员的心,为航空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董总的一生,是光明磊落的一生、是奋斗的一生,他的高尚品质和献身精神将永远留在我们的心中,生命不息,战斗不止的忘我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们奋勇向前。

  追忆导弹元勋董秉印——难忘你坚持真理的精神

  董秉印同志长期主管发展部和科研技术工作,我与他共事多年,十分敬佩他的为人,他那种刻苦钻研、严谨务实、谦虚待人、热爱生活、极具责任心和使命感的优秀品德,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记得重点型号首发靶试失利之后,试验队里笼罩着忧虑和失望的气氛,身为总设计师的董秉印同志不顾来自各方面的巨大压力,嘱附我开好支部会、骨干会,使队伍振作起来,把工作重点放在找残骸、查找原因上。队伍稳定了,许多老同志和年轻同志冒着戈壁滩50~60℃的高温,在茫茫大沙漠上像过筛子一样一遍一遍地寻找残骸。工作一开始,董总就提出了“以残骸为依据,以理论为指导,以国外产品为借鉴,实事求是地排查”的正确的工作方针,严格按照故障树枝图和攻关计划进行着艰巨细致的排查。

  特别值得提出的是在国家某些权威机关、专家认为是发动机原因的情况下,董总凭借他手中掌握的资料、数据,在空军和国内外专家的支持下,以他渊博的知识和过人的胆识,坚持认为:事故的主要原因是弹架干扰,发动机某些工艺缺陷不可能造成这次事故。他坚定地说:“我是工程师,我凭数据说话!”以后的事实证明了这个结论。正是由于董总坚持真理的精神,才使试验获得了最终胜利!

  在事业最需要他的时候,董总碎然离去,这是我们事业的重大损失,但是他的优秀品质将永远激励着广大科研人员,他的未竟事业一定会在我们手中顺利完成。董总,你安息吧!

  追忆导弹元勋董秉印——董秉印同志生平

  董秉印同志生于1939年8月,辽宁省沈阳市人,1963年2月入党,1963年8月,专业于北京航空学院飞行力学专业。1981年12月~1983年7月,先后任014中心第一研究室副主任、主任。1983年7月~1984年4月先后任014中心总体部副主任、主任。1984年4月~1999年1月,先后任014中心副主任、兼任中心科技委主任、总设计师。1999年1月~2000年6月30日任中国空空导弹研究院总设计师。2000年6月30日7点05分突发心脏病经抢救无效逝世。

  由董秉印同志主持负责的某型号设计技术获国防科工委科技进步一等奖,获得部级二等成果奖多项,并荣立部级一等功,被授予航空工业部有突出贡献的专家;先后被西北工业大学聘为客座教授、博士生导师,被俄罗斯国家工程院授予外籍院士。

  追忆导弹元勋董秉印——董公祭文

  呜呼董公!生死永别!众心实痛,酹酒一觞。

  吊君英年,励志国防;情系华夏,浩气纵横。放情凌霄,任重道远;困心恒虑,磨难英雄。

  吊君暮年,英姿勃发,披肝沥胆,锻造神箭。基地靶试,首发失利;盛夏戈壁,亲躬险地。力排众议,探询真谛;科学大道,唯理是循。

  吊君治学,诲人不倦;秉德无私,桃李满门。科研争论,平等交流;学术民主,雅量高存。

  吊君气节,坚韧挺拔;革故鼎新,不屈不挠。型号奋战,命运多厄;励精图治;伟业终成。

  吊君弘才,探颐索隐;独辟新界,卓尔不群。

  怀赤子之心,秉英灵之气。展霹雳宏图,成千秋大业。霹雳总师,名垂千古,

  哀君情切,愁肠千结;惟我肝胆,悲无断绝。昊天昏暗,三军怆然;国为哀泣,友为泪涟。魂如有灵,佑我霹雳;民族复兴,自立自强。巍巍吾国,龙脉永承;世纪更新,华夏呈祥。呜呼痛哉!伏惟尚飨。

  (来源:中国空空导弹研究院)

上一页

评论】【军事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首页 | 将军寄语 | 中 国军事 | 军事图片 | 武器纵横 | 周边军情 | 战略视角 | 各国军力

本网站由舰船知识主办
版权归舰船知识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