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舰船知识 > 新闻评述> 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 > 正文

热点评论:中国人该如何纪念抗战胜利日

http://jczs.sina.com.cn 2005年05月17日 17:14 青年参考

  “您知道中国的抗战胜利纪念日是哪天吗?”记者随机采访的答案大都是“不知道。”勉强有人说“知道”,但结果答案竟是“5月8日。”

  1945年9月3日,日本在南京向中华民国政府递交投降书。国民政府规定自9月3日起放假3天,举国欢庆。并通过决议,规定从次年开始,每年9月3日为抗战胜利纪念日。新中国成立后,1951年中央政府定每年9月3日为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与9月3日的抗战胜利日不为人知相反,几乎所有的国人都知道“国耻日”是9月18日,百度上的“国耻日”相关网页则高达50500篇。

  在我们即将迎来抗战胜利60周年纪念的时候,我们应该以何种心态、什么方式纪念中华民族近代史上取得的第一个伟大胜利?

  用胜利纪念培育大国意识

  王小东: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研究员

  9月3日的中国抗战胜利日纪念应该定期化、长期化。不可否认的是,9月3日在普通民众中的认知度还不是很高。这不是我们健忘,而是我们长期以来各方面的宣传不够。

  5月9日莫斯科的红场阅兵应当给我们启发。中国也应该有所表示,并且也要邀请世界主要国家政要参加。对战争的记忆,强调胜利纪念,这是大国意识的体现,可以培育国民的大国意识。

  阅兵式也好,纪念活动也好,一定要邀请以前作出过重大个人牺牲的老兵参加,甚至海峡两岸的抗战老兵都应该共同纪念。中国应该建立类似国外的反法西斯胜利纪念碑或者阵亡烈士纪念碑。在特定的纪念日,政府应该组织公祭活动,以表达后代对前代人舍生忘死,保家卫国的景仰。

  我在英国期间,看到英国首都有很多纪念战争的雕塑,各式各样,充分表现了爱国主义精神;而走在俄罗斯远东的乡间也时不时会看到田间有一门大炮或一辆坦克,下面作出纪念的标记。而反观中国,二战主题雕塑在北京有多少?再反观我们的烈士陵园,为了经济利益又有多少被荒废,甚至被拆掉?这说明我们老百姓缺少一种对英雄的尊重态度。

  至于日本认为中国的爱国主义纪念活动是反日教育,这没有办法,毕竟中国和日本有过战争,不这么教育要怎么教育?难道像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一样篡改历史?有一种逻辑说侵略是日本民族主义造成的,所以民族主义不是好东西,中国不能有民族主义,但恰恰相反,就是因为当时中国民族主义不足,这是遭受日本侵略的一个原因。

  纪念主题应该是独立和自由

  莫之许:北京东观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图书总监

  我认为不存在什么中国更多重视“7·7”或“9·18”这样受难象征,而不重视“8·15”和“9·3胜利日”的问题。事实上,对于前者,长期以来也没有过多纪念,因为在正统的革命历史教育中,抗日战争只是人民解放战争的一部分。我曾注意到,在人民英雄纪念碑的碑文上,并没有“抗日战争”字样。当然,近年来对于前者的纪念确实多了起来。

  至于说现在要不要搞胜利纪念,怎么搞,我认为,为民族独立自由作出牺牲的先辈必须得到景仰和纪念,民族独立自由的伟大日子必须被牢记在后人的心中。

  但是纪念的主题不是胜利,而是独立自由。谈到胜利纪念,我想大多数人心目中想的,还是通过对牺牲者的宣扬,凝聚民族精神,塑造民族认同,当然,从一定意义上来说,民族认同和民族凝聚力是很重要的,可是我们也不要忘记,二战又被称为反法西斯战争,二战胜利的最大意义不在于一国战胜了另一国,而在于通过对死亡集中营和南京大屠杀这样事件的持续反思和追问,最后确立的包括独立、自由在内的人权普世价值,反观发动二战的德国和日本,却正是通过塑造民族神话,宣扬民族的先定命运这样的手段,而给人类带来了如此大的灾难。

  事隔60年之后,在21世纪的今天,我们纪念那一场战争的结束,就必须加上对这种民族神话的反思,而不是再勾起往日仇恨的记忆,更不要通过对战争和牺牲的浪漫化颂扬,拿胜利来为民族神话的塑造奠基。

  不纪念就是一种不作为 抗战老兵们该是座上客

  童增:中国民间保钓联合会会长

  对抗战胜利日的纪念,我不认为官方仪式一定要向“莫斯科”看齐,场面有多大不是最主要的,只要把握住中国的纪念是对世界的责任这个主轴就行了。中国要是不纪念就是一种不作为。

  如果要由我来组织民间纪念活动的话,抗战老兵们一定是座上客,他们如今大部分默默无闻,邀请他们就是对我们民族历史的尊重,就是对我们先辈的尊重。

  可以考虑邀请美国、英国参加中国反法西斯战争的老战士,日本的老兵也可以邀请。我们胜利纪念的主题就是反对法西斯,共谋世界和平。如果有可能也要邀请小泉,让他也受受教育。

  说到中国老百姓对抗战历史的记忆,这里民意不能简单等同为民族主义。纪念9月3日,不仅仅是我们在推动,许多政协委员、专家学者都在提议。

  关于民族主义问题,中国的民族主义还处在初期,还是萌芽阶段。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它也肯定会壮大,但没有民意支持是不会有民族主义的。日本恰恰应该考虑到中国的民意,中国政府方面也更应该尊重民意,有这样一个框架,中日两国未来才有希望。

  以实事求是和正常心态来纪念

  雷颐: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所研究员

  公众对抗战胜利日认知度不高,反映了我们在宣传教育上对此不够重视,这里有比较复杂的历史原因。我认为中国应当在抗战胜利日举行纪念活动。

  但是从宏观上看,抗战胜利纪念活动应该把握两个尺度,一是实事求是地还原历史,对中国反法西斯战争的全过程有个客观的看待,从中汲取经验教训;二是以正常的心态面对,要从民族和世界的角度总结9月3日的纪念是正义对邪恶的胜利,是和平对暴力的胜利。

  毫无疑问,对中国普通民众来说,这是一次有关中国近现代史的“爱国主义教育”,也是还原历史的又一个契机。1985年,胡乔木有个讲话,讲到国民党在正面战场的贡献,从此之后,国内的宣传对此跟进,包括拍了《血战台儿庄》的电影,特别是在学术领域,几乎是畅所欲言。

  希望沿着这条路走下去,这也是纪念的一种方式,而且是对历史更加负责的态度。实习生 张乐

  相关专题: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


评论】【军事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第48届世乒赛
二战回顾系列专题
库尔斯克会战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太平洋海战
如何看待中日关系
新浪狮篮球队回访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中国特种部队生存

 

首页 | 将军寄语 | 中 国军事 | 军事图片 | 武器纵横 | 周边军情 | 战略视角 | 各国军力

本网站由舰船知识主办
版权归舰船知识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