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舰船知识 > 军事新闻 > 正文

北京军区地空导弹劲旅历次发射均命中

http://jczs.sina.com.cn 2005年05月14日 12:53 中国青年报

  

  北京军区某防空旅驻扎在燕赵大地,隶属被誉为“万岁军”的某集团军。作为令中外军队瞩目的、中国陆军防空部队建设标志性变化的防空旅,它担负着重要的防空任务。

  这是一支战功赫赫的部队,它的前身可用4个“第一”来概括:解放军第一支高射炮兵
大队;解放军第一个高炮团;解放军第一个高炮师。它参加过辽沈、平津战役,两次入朝,两次入越,击落、击伤敌机800余架。

  辉煌的历史让这支部队的每一个人感到骄傲,这种骄傲因第四个“第一”的到来而遇到巨大的挑战。1991年,该部队改编制换装备,成为解放军第一个弹炮混编的防空旅。

  在当今世界军事角逐中,空袭与防空已成为一种相对独立的战争形态,融于陆战、海战等各种战争形态中。

  如果说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在战场上起决定作用的是步兵和骑兵;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在战场上起决定作用的是坦克;那么,二战后尤其是近年来的局部战争表明,在现代战争以及未来战争中,在战场上起重要作用的是空中进攻和防空兵器。因此,许多有远见的国家都在纷纷加强本国防空部队的建设,防空部队成为阻挡和消灭来犯敌机的利剑。

  中国军队深刻地认识到了现代战争的这一重要变化,并于1991年在机构设置和军校教育方面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同年,成立了解放军第一个由地空导弹和高炮混编的防空旅。

  高炮部队有了先进的地空导弹,搞了几十年的高炮,如今要搞科技的导弹了,防空旅的官兵个个雄心勃勃,“过去老前辈用高炮立战功,今天我们要用导弹立新功”。

  编制变了,旅里有了导弹营,可全旅没有一人懂导弹。1991年8月,10位学高炮、搞高炮的防空旅军官来到西安空军导弹学院(现空军工程大学),开始为期半年的导弹知识学习。加上从空军调来的3个人,“我们成为旅里搞导弹的种子”,当时去学习的军官之一、现在的旅参谋长张洪波告诉记者。

  学习回来,“种子”们就忙着组织导弹营的官兵,给这些“老高炮”强力灌输导弹知识。1992年5月,研制某型导弹的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二研究院组织实弹射击,这次打靶的导弹即将装备防空旅。为此,防空旅一位副参谋长带了20多人去现场观摩。“那是我们第一次看打导弹,心里那个激动啊,就盼着自己打导弹的日子快些到来”。

  中国陆军第一次打地空导弹的日子终于到了。

  1993年8月26日,河北某靶场。这次“里程碑”式的打靶有“三多”:从科研单位和生产厂家以及空军请来的保障人员多,足有120多人;前来观摩的人多;现场领导多。

  那天打了两发导弹,都成功了。但这个成功却让防空旅上上下下都“很难受,很难堪”。他们心里很清楚,尽管有决心、有雄心,但演兵场上的实践无情地证明,自己还没有掌握这些新装备,只好“专家干,自己看”。从预案准备到导弹打出去,人家一路全包,就连靶标都是空军放飞的。“当时如果没有那些技术人员的保障,我们根本就打不成!”一位在现场的领导问防空旅领导:靶场上怎么那么多老百姓?真打起仗来,你们还能带那么多“保姆”吗?

  这次打靶把防空旅打“醒”了,国家要加强防空部队的建设,首先给我们配发了先进的地空导弹,可“利剑”在手却“玩不转”。打赢未来战争,续写英雄部队辉煌,先进的装备重要,能“玩转”这些先进装备的新型高素质人才更重要!

  装备靠配发,人才得靠自己培养、开发。旅里很快制定下发了《人才培养3年计划》,鼓励支持干部报考硕士、博士研究生。同时,与石家庄陆军指挥学院、廊坊导弹学院、国防科技大学、上海航天院等科研院校签订《人才培养协议》,聘请某型导弹的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梁晋才、钟山等17名专家学者为旅里的人才顾问、客座教授,请他们定期到旅里给官兵授课。

  没有人才,中国陆军的防空之剑就是一把钝刀。“那时候,防空旅领导做得最多的是培养人才,引进人才;防空旅官兵做得最多的是努力学习,成为人才”。

  1996年8月,又一种新型地空导弹首次开打。

  人才的成长是缓慢的,但只要你做了,其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在这次实弹射击中,尽管在主要的技术保障上还是依赖科研单位和厂家,尽管靶标的放飞还是靠空军,“但基本技术保障我们能自己干了,尤其是在指挥环节上熟悉多了,基本上是自己完成的”。

  人才战略起作用了,尝到甜头的防空旅领导认识到,人才工程是一个长远工程,人才的缺乏仍是防空旅的“短板”。

  这次演习成功的另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破除了大家对高科技装备的畏惧,增强了“玩转”新装备的信心。

  既然是“百年树人”,那就把眼光放得更远些。《技术干部培养5年规划》出台了,每年10万元的人才奖励基金设立了,硕士、博士楼建起了,高级工程师有专车了,78名学历高、贡献大的干部提前晋职晋衔了。

  走进防空旅的旅史馆,首先映入记者眼帘的是33位旅里获得国家、军队科技进步奖的博士、硕士的大幅彩照,旁边是他们的成果介绍。让贡献突出的科技人才与英模人物一道走进旅史馆,大大提高了科技人才的地位。防空旅还规定:每年把考上博士、硕士的干部彩照请进旅史馆,永载史册。“这种荣誉感是一种明确的人才导向,毕竟防空之剑要靠人才来磨砺”。

  时隔一年,在全军数字化部队汇报演示中,防空旅当年接装的陆军第一批数字化野战情报系统C3I系统有了出色表现。“原来导弹先进,但指挥手段还是原始落后的,这套系统就是改变指挥手段的”。

  这次演习,第一次把自动化的指挥系统引进了陆军防空部队,“要没有前些年的人才培养、储备,演习不可能成功”。

  自1991年改装以来,再次令防空旅官兵感到骄傲的1998年到了。

  这年6月,河北某靶场,两枚某型导弹静静矗立。靶场上,有条不紊做指挥工作的,“是防空旅的人”,一丝不苟检测、维护导弹的,“还是防空旅的人”。这次演习,科研单位和生产厂家还是来了人,但这回是“我们干,他们看,局面全变了”。

  这次演习最难的是靶标放飞,这也是防空旅自开始打导弹以来,首次自己保障靶标放飞。“我们成功了!在规定时间内把汽球复合靶标放到了指定的高度、空域”。

  两发导弹齐射,全部命中目标!

  这次成功的演习不仅“打出了防空旅的自信”,在导弹实弹发射中,防空旅首次实现了自己组织指挥,自己战斗操作,自己技术保障,自己放飞靶标。更重要的是,它是对防空旅人才的一次全面检验。

  这次演习中,在指挥岗位和重要技术岗位上挑大梁的,都是本科以上的高学历年轻人,当时的总指挥张晓明39岁,射击指挥孙卫国37岁,技术保障总指挥李树芳40岁,关健技术

  岗位上的主要负责人,如导弹营长、导弹连长才30出头,而工程师的年龄都在25至32岁之间。“他们起大作用了”。

  “演习与人才战略”的双成功更坚定了防空旅“抓住人才”不放松的信心,针对人才而做的工作也越来越细,越来越具体,越来越完善。

  防空旅的大学生军官们发现,旅里的“政策”有些“变了”,过去规定,在技术岗位上的大学生军官必须像连排的带兵干部一样,整天“八到位”地与战士一道出操、训练、学习、站岗、劳动……现在变了,在技术岗位的大学生军官不再担任连队的站岗和公差勤务,不用参加连队的一般简单课目的训练,晚上加班搞科研,第二天可免出早操。“部队熄灯时间到了,还允许我们开灯学习做研究呢”。


评论】【军事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第48届世乒赛
二战回顾系列专题
库尔斯克会战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太平洋海战
如何看待中日关系
新浪狮篮球队回访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中国特种部队生存

 

首页 | 将军寄语 | 中 国军事 | 军事图片 | 武器纵横 | 周边军情 | 战略视角 | 各国军力

本网站由舰船知识主办
版权归舰船知识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