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现“彝海结盟”情(图) | |||
---|---|---|---|
http://jczs.sina.com.cn 2005年05月14日 07:27 解放军报 | |||
![]()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军事图片
三角梅开吐芳菲,彝海讴歌结盟情。12日,风景秀丽的四川省冕宁县彝海边,万余军民共庆红军长征过凉山暨“彝海结盟”70周年。人们再次追忆当年红军长征中刘伯承和小叶丹歃血为盟的历史瞬间,感受长征精神的伟大魅力。 1935年5月22日,中央红军先遣队在通过冕宁彝族聚居区时,发挥我军的政治优势,向当地的彝族武装阐明了红军是为劳苦大众服务的军队,并得到彝族首领小叶丹的理解和支持。红军总参谋长刘伯承和小叶丹相约彝海边,杀鸡饮血,以水当酒,结盟为兄弟。结盟后,小叶丹派出向导为红军带路,护送红军顺利通过了彝区,为红军取得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的胜利赢得了时间。“彝海结盟”是红军长征途中十件大事之一,是中国近代革命史上光辉的篇章。 史海钩沉,追忆绵绵。今天凌晨,来自十里八乡的万余彝族群众,身着民族盛装,点灯笼,打火把,集聚彝海边,同重走长征路的昆明陆军学院800余名官兵及凉山驻军,共缅长征精神,同叙军民鱼水情,畅谈凉山的沧桑巨变。 解放55年来,凉山州各族儿女弘扬红军精神,励精图治,艰苦奋斗,使千里彝州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历史巨变。2004年全州GDP达到251亿元,增长14.1%,增速居四川省第4位,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156元,在奔小康的路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去年,“彝海结盟”圣地被命名为全国首批百个红色旅游区,给彝州的腾飞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当年红军使彝民翻身做主人,今天子弟兵与我们共建和谐社会……”纪念会上,彝族群众用民歌唱出了自己的心声。凉山州委书记吴靖平激动地告诉记者,驻地子弟兵视凉山为故乡,帮助彝乡人民修公路、建水利、恢复生态环境。昆明陆军学院也连续多年组织官兵重走长征路,传播红军精神,播撒文明新风,先后与16所学校结成帮扶对象,资助千余名失学儿童和2000余名贫困群众。今天,该学院又将“彝海结盟”圣地作为革命传统教育基地,给这块革命热土注入了新的活力。 (本报四川冕宁5月13日电)(来源:解放军报第4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