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舰船知识 > 军事新闻 > 正文

柴国义,你究竟图个啥?

http://jczs.sina.com.cn 2005年04月14日 08:41 中国国防报
柴国义,你究竟图个啥?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军事图片
柴国义,你究竟图个啥?
  4月5日,清明节。湖北省枣(阳)宜(城)公路平林镇宋集村路段的一座陵墓前,一位耄耋老人将一个亲手扎制的花圈轻轻地敬献在墓上轻轻地说道:“书贵,我看你来了……”

  老人叫柴国义,是湖北省枣阳县平林镇宋集村的一位普通农民,今年88岁。他义务看护这座烈士墓已有57年了。大地无言,岁月有情。在这漫长的岁月里,老人与墓经历的风风雨雨,如泣如诉向我们叙述着一个感人的故事。

  结缘烈士

  平林镇曾是鄂豫边和襄(樊)枣(阳)宜(城)地区革命斗争的中心,1932年10月,徐向前率领红四方面军曾经在这里浴血奋战,突出重围,北上抗日;1941年,李先念率领的新四军第五师从这里挺进中原,打入敌后。抗战期间,新四军第五师还在柴国义家设了一个地下联络站,柴国义的父亲成为新四军的地下联络员,柴国义的两个弟弟也先后秘密参加了新四军和解放军。

  1947年秋,解放大军南下,宋集区中队在武装委员会主任刘书贵的带领下驻进了柴家。这位年仅24岁的共产党员、南下干部引起了柴国义的注意。刘书贵是河北省景县杜桥乡丁马庄村人,从18岁起就参加革命队伍,南征北战,已有6年的革命生涯了。想起自己也在外参加革命队伍的两个弟弟,柴国义不禁对他既崇拜又喜欢,经常抽空和他拉家常。刘书贵就趁机给他讲革命道理,还教他学文化,并亲切地喊柴国义为“大哥”,两人很快成了志趣相投的好朋友。

  1948年农历9月的一天深夜,刘书贵在一次战斗中为掩护战友转移,不幸壮烈牺牲。闻知噩耗后,柴国义冒着生命危险,摸黑躲过敌人的岗哨,将烈士遗体背回,并仔细清理后,悄悄掩埋在杨家岗的松树堰角。不久,当地解放,柴国义又用没收大地主的一副土漆棺材按照本地对逝去亲人的丧俗正式将烈士安葬了。

  一诺千金

  解放军和区中队将南下参加解放全中国的战斗,部队政委王长清带领即将开赴前线的战友们在烈士墓前久久不忍离去。柴国义知道大家思念战友,对烈士墓放心不下,当即拍着胸脯说:“请大家放心,我一定把这座烈士墓当祖坟一样看护。”没想到当年的一句承诺,竟成为柴国义一生的牵挂。

  柴国义严守自己的诺言。每年清明节,他都要为刘书贵的墓扫墓培土,除草栽花,做一个花圈插上坟头;逢年过节,他也要按照当地风俗给烈士摆上几样酒菜,燃放一挂鞭炮,深深哀悼烈士英灵。平时,他总爱到墓旁转转,只要发现有人在墓旁放牛放羊或挖沙取土,就立即上前说明情况,耐心劝阻。这份从来不曾淡忘的纪念几十年来一直抚慰着烈士的冥冥忠魂。

  烈士的亲人远在河北省景县,当地的烈士英名录是否有烈士的英名?烈士的亲属享受到烈属待遇了吗?柴国义时常想着这几个问题,心里总是不踏实。1986年7月,柴国义带着镇民政办出具的证明材料,来到枣阳县民政局请求组织出面了解上述情况。县民政局很快与烈士家乡景县民政局取得了联系,当得知当地政府对刘书贵的亲属照料得很周到时,柴国义欣慰地笑了。

  悠悠岁月,星移斗转。转眼到了1987年秋,徐嘴水库灌区开挖渠道,按规划要经过烈士墓。柴国义得知这一消息后心急如焚,不顾年老体弱,多次找到镇党委、镇政府领导和设计人员,要求水渠避开烈士墓绕道而行。柴国义的执著打动了大家,于是设计中的水渠在烈士墓前拐了一个弯。然而,柴国义仍放心不下,施工时,他一天到晚呆在墓前指导民工绕道挖渠,连续的奔波劳碌,老人累得病倒在工地上。渠修成了,水哗哗流淌,烈士墓安然无恙,柴国义满意地露出了笑颜。

  时过不久,望着渠旁的烈士墓,柴国义担心渠水日浸月蚀有损烈士墓,墓在渠边也不方便人们祭奠先烈,扫墓培土。于是,他又找到镇领导要求迁墓,并主动要求承担全部费用。

  1988年元月,镇人武部和民政办在全镇预备役官兵和民兵中开展了捐款迁墓活动,不几天就收到捐款近千元。大家在柴国义的带领下,认真地将烈士遗骨捡起封存,迁移到枣宜公路旁的山坡上。新烈士墓用水泥浇筑而成,周围栽上了苍松翠柏,镇领导还接受了柴国义的建议,立了墓碑,刻上烈士的生平和事迹简介,以昭后人。1995年3月,柴国义再次带头捐款200元,共筹集捐资1000多元将烈士墓修葺一新,使之成为陵园型墓地。此后,在柴国义的多次要求和平林镇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由民政部门牵头,逐年投入近万元资金对墓地进行了扩修。扩建的烈士墓四周装有钢筋护栏,大门向北,门柱上书写着“献身革命烈士名垂千古,悼念英雄不忘先烈遗志”的对联。重新用大理石雕刻的烈士墓碑镶嵌在水刷石装饰的碑座上,碑座的上方书写着“万古流芳”四个苍劲有力的大字。1999年12月,刘书贵烈士陵园被枣阳市人民政府命名为首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新墓址成为当地远近闻名的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基地,柴国义自告奋勇地当上了不取分文的义务教育员。每年清明节和新兵入伍时,镇人武部、民政办和教管会等部门都要组织民兵、学生和新兵到烈士墓前扫墓,并请柴国义老人讲述烈士的英雄事迹,进行国防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57年来,受教育的人数达到19万多人次。烈士生前战友、原湖北省郧阳地委秘书长党文盛,1989年秋回到宋集看到烈士墓被看护得那么好,激动地紧紧握住柴国义的手说:“40多年呀,真不简单,太感谢您了!”

  夙愿得偿

  多年来,柴国义一直坚信烈士远在河北的亲属也在打听刘书贵牺牲后的下落,他多次设法与烈士的家乡联系,但始终没有其亲属的音讯。随着岁月的流逝,这份遗憾成了他最大的一块心病。1997年9月,一封来自河北景县的书信给柴国义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惊喜。烈士的侄儿刘洪文从新闻媒体上看到柴国义事迹的报道后,及时给柴国义寄来了这封热情洋溢的感谢信。信中说,烈士的弟弟为弄清刘书贵的陵墓所在,曾想方设法到湖北寻找过,也托湖北的朋友在襄樊市烈士陵园找过,但都未找到,因此,认为刘书贵牺牲后下落不明,也没有陵墓,感到非常遗憾。刘洪文的父亲还表示在适当的时候来湖北探望柴国义老人,看看哥哥的陵墓。

  2001年清明节前夕,烈士的三弟刘书润带着烈士的六弟、侄媳、侄孙等亲人终于千里迢迢寻访到了柴国义的家。刘书润感动得泪流满面,他紧紧握着柴国义的手说:“看到了柴大哥,俺就看到俺哥了。说实话,像俺哥这样的烈士全国多着呢,千千万,好多就只知道牺牲了,连埋在哪儿都不知道。这么多年来,多亏了柴大哥这么精心地看护俺哥的墓,您50多年啥也不图,俺真不知怎样感谢才好!”

  柴国义也老泪纵横:“好,你们来看了,见了面了,你哥这个心愿也了了,我心里也就踏实了。”

  在烈士墓前,刘书润告诉柴国义:“俺来的时候,家里人商量了个意见,找到俺哥的坟后,想把它迁回去。可是来到这里以后,一看俺哥的坟挺好的,照看得比俺想象的还要好,感到挺高兴,就打消了迁坟这个念头。走的时候,俺捎上一把黄土带回去,也等于俺哥到家了。”

  柴国义从烈士墓上捧起一抔黄土放在刘书润展开的红布上,深情地说:“书贵,让你弟把这把黄土带回去就等于看到你了,你安息吧。”

  痴心报国

  柴国义精心守护烈士墓,守护着他心灵中的一方圣土,烈士的精神也激励着他为祖国建设尽心尽力。柴家祖孙3代7人参军,他亲手将4个儿子和一个孙子送到部队,卫国戍边。

  1962年,蒋介石叫嚣要反攻大陆,柴国义主动将大儿子柴文栋送入部队,到云南保卫边疆;1968年,他又将二儿子柴文良送到部队当上了一名工程兵;1971年,三儿子柴文合又被他送到部队成为一名炮兵;1974年,四儿子柴建中正在参加征兵体检时,其母亲不幸病故,亲友们都劝柴国义:建中母亲病逝,他又最小,应留在身边照顾你。部队来的接兵领导也劝他慎重考虑。但柴国义从国家利益出发,毅然坚持让建中穿上了军装;1990年,孙子柴丰到了入伍年龄,柴国义又支持鼓励他入伍到河南当上了一名消防兵。

  柴国义将子孙都送去保家卫国,这对于靠耕种田地过活的柴家来说,家中因缺少壮劳力而带来的困难自然不言而喻。然而,在子孙服役期间,柴国义经常写信勉励他们以刘书贵烈士等英雄模范人物为榜样,积极上进,立志军营,献身国防,为国家多做贡献,对家庭困难却只字不提。1972年5月,柴国义的老伴高血压病复发,瘫痪在床,当时,二儿子和三儿子都在部队服役,大儿子在外地,小儿子在校住读,老伴住院治疗期间,吃喝拉撒、打针服药全由他侍候,他不厌其烦,吃苦耐劳,始终没有向在部队的儿子吐露真情。为了使子孙安心服役,诸如此类很多困难,他都从来不诉苦叫难,在信中总是说家里平安,以顽强的毅力千方百计克服困难。在柴国义的影响教育下,子孙们刻苦训练,勤奋工作,进步较快,三个儿子和一个孙子在部队光荣加入了党组织,两人立功受奖。

  有人问柴国义,你几十年义务守墓护墓图个啥?柴国义自有他朴实的想法。他说:“刘书贵才25岁就为我们过上好日子献出了生命,他图个啥?我只是替人家扫扫墓又算个啥?”

  这就是一个普通老农把深厚情感倾注在革命烈士身上的博大胸怀!

  还有人说,柴国义若不把五个子孙送到部队尽几年义务,不管是种田还是打工,柴家早就成了“大款”户了。对此,柴国义淡然一笑说:“钱是啥,人又是啥?账可不能这么算,当兵为国尽义务就最值钱,就是最大的贡献。”这就是一个普通老农的爱国情和名利观!(来源:中国国防报)

】【打印】【下载点点通】 【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日本谋任常任理事国
陈逸飞病逝
英国王储查尔斯婚礼
个人房贷提前还贷
湖南卫视05超级女生
漫画版《红楼梦》
网球大师杯官方站
京城1800个楼盘搜索
中国多性伙伴个案

 

首页 | 将军寄语 | 中 国军事 | 军事图片 | 武器纵横 | 周边军情 | 战略视角 | 各国军力

本网站由舰船知识主办
版权归舰船知识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