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舰船知识 > 军事新闻 > 正文

全力抢占信息化建设先机——总参某所研究员戴浩

http://jczs.sina.com.cn 2005年04月06日 10:21 解放军报
全力抢占信息化建设先机——总参某所研究员戴浩

戴浩正在指导年轻科技干部开展科研攻关。荣国元摄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军事图片

  全力抢占信息化建设先机——记总参某研究所研究员戴浩

  王贵平 薛大芃 本报记者 谭洁

  主人公小传 戴浩,江苏阜宁人,1945年出生,1968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研究生学历。1982年4月入伍,先后任总参某研究所总工程师、研究员,长期从事指挥自动化总体研究和
网络工程建设,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先后被评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军优秀共产党员。

  初春,沿海某地,一场网上演练正在进行。

  北京某实验室。巨大的计算机屏幕前,年近花甲的总参某研究所研究员戴浩密切注视着“战场”态势。

  他是我军信息网络顶层设计师,我军第一个用于战备值班的计算机网络、第一台作战指挥车、第一份指挥网论证报告……我军通信和指挥自动化建设的一个个“首次”,都与他的名字紧紧相连。

  上世纪90年代中期,西方发达国家军队的网络建设走在了世界前列,仅美军国防部就拥有近200个网络。国内,我军建立的用户专网也有不少。

  戴浩的目光直视世界军事网络发展的未来。他认为,中国军队信息网络的发展,不能亦步亦趋跟在别人的后面,必须超前设计,实现跨越式发展。当时,某型网络刚刚开始论证,有两种技术可供选用。有人建议采用当时世界上最成熟、被国内计算机界所认同的一种技术。戴浩敏锐地捕捉到世界网络技术发展的最新趋势,经过近一年的试验,果断决定一步跨越两代成熟技术,采用与原有体制完全不同的另一种新技术。

  今天,这种网络技术已成为世界通用技术,原先大多数人看好的那种技术已经被淘汰,戴浩为我军网络建设赢得了宝贵的领先机遇。

  十年弹指一挥间。今天,我军的网络平台建设不仅没有走弯路,还经过数十次重大军事演练的检验,产生出巨大的军事效益。

  凝视着荧屏,戴浩的眼睛在厚厚的镜片后面闪动着盈盈笑意。

  在世界新军事变革大潮中,各国都在抢占信息化建设的先机,对核心技术严密封锁,惟有自主创新,才能牢牢掌握国家安全的命运。在某型网络建设时,有人提出完全采用成熟的商用软件,戴浩却坚定地说:“商用软件必须改造,核心技术必须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否则未来战争中就可能受制于人。”

  戴浩和同事们废寝忘食,成功地架构了中国军队信息化网络建设的整体布局,并在世界计算机网络领域率先提出“安全管理中心”的新概念,把以往零散的安全管理措施整合成一个安全防护体系,建立了具有我军特色的安全防护管理体系。

  如今,我军信息网络中报文的投递可靠性跨入世界先进行列。

  时光荏苒,戴浩即将步入花甲之年。如何让自己毕生奋斗的事业后继有人,成为他思考的最大“课题”。

  他常说:“要相信年轻人,总有一天,他们会干得比我们好。”一个年轻的博士刚来研究所,戴浩予以全力支持。不久,这位博士就取得了一项新的科研成果。

  年轻的刘千里博士感动地说,戴浩为研究生修改论文,一份近百页的论文他两天就能改出来,不仅密密麻麻地修改文字,还向研究生提出如何创新的建议。

  这些年,戴浩领衔研制的新成果陆续问世,在报奖时,他宁肯不署自己的名字,也要把年轻人推上去。某信息网络工程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前,已获得近10项军队科技进步奖。戴浩每次都把自己从主要完成人的名单中去掉。他主持编写的《指挥所自动化建设》一书的封面上,也没有他的名字。

  如今,在戴浩带领的各个课题组里,记者看到最多的是一张张年轻的面孔。数百名年轻人在重大科研项目中挑起大梁,成长为课题组长、科研室主任。


评论】【军事论坛】【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 【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日本谋任常任理事国
健力宝事件
2005中超联赛揭幕
骑士号帆船欧亚航海
最新汽车电子杂志
漫画版《红楼梦》
安徒生诞辰200周年
京城1800个楼盘搜索
《新浪之道》连载

 


首页 | 将军寄语 | 中 国军事 | 军事图片 | 武器纵横 | 周边军情 | 战略视角 | 各国军力

本网站由舰船知识主办
版权归舰船知识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