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旅参谋长刘鑫让防空导弹高炮形成一个拳头 | |
---|---|
http://jczs.sina.com.cn 2005年03月31日 08:45 解放军报 | |
![]()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军事图片 本报讯 特约记者吴溪、记者林飞报道:3月中旬的一天,渤海湾某演兵场。沈阳军区某防空旅参谋长刘鑫一声令下,从四面八方发射的导弹和炮弹,把低空掠海的靶标打了个凌空开花。这是刘鑫开发研制的“弹炮混编一体化作战指挥系统”的又一次实弹射击检验。 “打得真准!”来自中国科学院和有关科研单位的专家以及现场观摩的“老高炮”们都知道,导弹和高炮由于射程不一,很难形成火力拳头。奥秘在哪里?刘鑫把大家领到指 院士、专家们非常惊讶,这么先进的指挥系统,探索出我军防空兵弹炮混编一体化作战新路,而它居然出自刘鑫这位名不见经传的基层部队指挥员之手。 刘鑫1990年毕业于郑州高炮学院,来到这个防空旅当排长。一次,他发现连队指挥仪射击修正量人工计算非常繁琐,一名熟练的测手最快也要7分钟。他瞄准这个难题攻关,仅仅一个月就研制出一种新型修正量计算器,使计算速度提高了50多倍,精度提高了8倍。 这次成功的尝试,让刘鑫感悟到,在军队现代化建设中,人人都可以做贡献,每个岗位都可以有作为。14年来,他在排长、连长、军械科长、装备部长等8个岗位上相继取得33项科研成果,其中2项获国家专利,12项获军队科技进步奖。 研制弹炮混编一体化作战指挥系统,难度极大。记者在刘鑫的办公室里,看到一个可以折叠的铁架子。他告诉记者,这是看图纸用的。这个系统非常庞大,一张图纸就有半间屋子大,办公桌上铺不开,他就让战士给他焊了这个架子,把图纸搭在上面,自己钻到下面躺着琢磨。为了设计一种关键软件,他自学了10多种计算机语言、20多种应用软件,先后进行了上百次试验。 今年3月,刘鑫被沈阳军区树为学习成才标兵,荣获学雷锋金质荣誉奖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