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舰船知识 > 军事新闻 > 正文

中国女兵,祖国为你们骄傲(组图)

http://jczs.sina.com.cn 2005年03月08日 09:01 中国国防报
中国女兵,祖国为你们骄傲(组图)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军事图片

中国女兵,祖国为你们骄傲(组图)





中国女兵,祖国为你们骄傲(组图)
女医疗队员进行登陆作战卫勤保障训练 温连英摄

中国女兵,祖国为你们骄傲(组图)
海后技研所的女工程师们在集体攻关 张金明摄

中国女兵,祖国为你们骄傲(组图)
英姿飒爽的第7批女飞行员 沈玲摄

中国女兵,祖国为你们骄傲(组图)
女特警们的腿上功夫甚是了得 陈冰摄

  第175医院有一支闻名全军的野战医疗队。在这里,有一群不服输的迷彩女天使,年复一年出现在军事演习的“战场”。来听听她们的故事吧——天使,奔走在硝烟中

  温连英 饶亚琴 本报记者 郑宗群
中国女兵,祖国为你们骄傲(组图)
女医疗队员正进行战地救护训练 温连英摄

  1一次野战救护训练结束后,一身疲惫的女队员没被高强度的训练难倒,却为头发问题犯了愁。被泥水、汗水、硝烟搅得一团乱麻似的头发多需要好好冲洗,可是,在这连生活用水都很吃紧的荒山野岭洗头谈何容易?

  这样的困惑屡屡有之。又一次演练任务来了,时任医疗队教导员的邹荔把临出征的女队员们召集起来,领到驻地一家美容店。女老板见来了这么多女军人,殷勤地介绍各式发型。邹荔说,先给我理,要男孩型的。女老板以为她说着玩,没承想是当真的。理完头发,邹荔笑嘻嘻地把头一仰:“不难看吧?”女队员们端详一番,说:“好看,只是像个男教官。”笑声中,她们一个个“如法炮制”。

  以后每逢参加演习,她们全剪成“男孩头”。有一次演练归来,欢天喜地来接妈妈的小孩竟有好几个瞪着茫然的目光,不知哪一个是自己的妈妈。

  2一场铺天盖地的台风席卷某演练场。指挥部命令,紧急出动救护车赶往某战区。男队员全上了车。女队员因体重偏轻,在狂风中连站稳都很困难,怎么才能走到20多米外的救护车上去?护士鄢晶一眼瞅到帐篷里装洗脸水的塑料桶,顺手一拎,顿感身上添了些许重量。她大胆迈出帐篷,居然顶住了狂风。女队员们见状,一个个都把自己装洗脸水的塑料桶拎起,没多会便都上了救护车。

  这次紧急出动任务完成得十分漂亮,受到上级表扬。女队员们笑指一个个塑料桶,调侃该怎么好好为它们“请功”。塑料桶自然毫无反应。有人曰:它们好谦虚啊!

  3每天早晨的3公里越野跑是野战医疗队体能训练的重头戏。令女队员恼火的是,跑在前边的男队员特较劲。他们常常是一溜烟跑得无影无踪,待女队员跑回驻地时,男队员们全笑呵呵地列队鼓掌,以示欢迎。那掌声、那笑声,在气喘吁吁、狼狈不堪的女队员们听来,全成了嘲笑声。

  她们生气了,是生自己的气:如此这般体能,在战场是救护别人,还是要别人救护自己?

  她们开始悄悄“吃小灶”,逐日加大运动量,最后都能跑到四五公里。连儿子都上了初中的郭彩云,每次越野跑都少不了她。

  女队员们的体格在风吹雨淋中变得强壮了,但她们的皮肤也随之失去了往日的白皙细嫩。当了妈妈的女队员开玩笑说:“我们无所谓了,担心的是你们嫁不出去。”年轻女队员说:“以后谁要是嫌我们皮肤黑,立马吹灯。和不懂得保家卫国道理的人没法一起过日子!”

  4搭设野外帐篷是个力气加技巧的活,原先女队员只能当男队员的助手。有些女队员向男队员请教搭帐篷的技巧。男队员说:“算了吧,你们就是学会技巧,那力气呢,拽不住撑不开,再有技巧也白搭。这活,我们男队员包了。”

  她们不信自己搭不起帐篷来。郑秀春、陈晓晴等6人组成一个搭设帐篷小组,抽空就练。功夫不负有心人,她们终于能独立完成搭设帐篷了。后来,所有的女队员都能与男队员在搭设帐篷中一比高低!男队员说:“你们要感谢我们,有了我们的激将法,你们才赌气学会搭设帐篷的。”女队员们笑了:“谁跟你们赌气?我们是要多练一手,为谋打赢争气!”

  在奶奶的故事里听过海,在学校的课本里读过海,一群高学历的女青年带着对海的神往,从地方高等学府来到海军后勤技术装备科研所……英姿,在万里海疆闪动陈贺迎赖斌 张金明
中国女兵,祖国为你们骄傲(组图)
周华爬上30多米高的补给架 张金明摄

  从小见水就怕的娇娇女来到波浪汹涌的大海上,居然爬上了30多米高的补给架

  海上补给研究室助理工程师周华在家是个娇娇女。可令父母不解的是,从小见水怕水的女儿大学毕业时却选择了海军。

  大海让周华陡生豪气,也在不知不觉间增添了胆气。2004年5月,在一次海上试验中,有战士告诉周华:在甲板除锈时发现夜间补给灯罩上好像有裂痕。有裂痕就容易爆裂,这灯罩得换!周华马上向参加试验的厂方人员反映。厂方人员却说,照明灯安装时检查过了,再说灯罩在离甲板30多米高的补给架上,咋能发现有裂痕?

  周华二话没说,背上数码相机就向30多米高的补给架顶爬去。她一边检查,一边用相机拍照。从补给架上下来,周华马上打开相机把有裂痕的灯罩照片放给厂方人员看。厂方人员脸红了:“我们马上更换。”

  “下面就是波涌浪飞的大海,爬上那么高的补给架,你没怕?”

  “事后想想有些怕,可当时什么也没想。我只知道所有装备都要经得起未来海战场的考验,说什么也不能给部队留下隐患。”

  长相离,盼相见,千里迢迢回京的丈夫不见妻子踪影,于是引发了一次寻妻行动

  硕士研究生王凤莲从小就迷恋大海。童话中的美人鱼曾无数次游入她的梦境。

  2003年7月,王凤莲来到海后技研所,圆了儿时的梦,同时也拉开了与丈夫两地分居的帷幕。

  2004年中秋节,丈夫本想给妻子一个惊喜,没打招呼就请假回京,可到京后才得知,王凤莲已在几天前去南海某基地调研去了。有了此番教训,丈夫不敢再玩浪漫游戏了。他们相约:珍惜国庆7天长假的每一寸光阴。

  那天上午,他手捧鲜花满心欢喜地赶到家。进门不见王凤莲,他还以为妻子在为自己准备爱吃的饭菜呢,进厨房、上阳台,仍不见人影。“怪了,不是在电话里说得好好的么!”他拨通了王凤莲的手机,却从卧室里传出铃声——妻子没带手机。

  等吧!中午仍不见王凤莲回来,他坐不住了,忙到处打电话找妻子。最后他才得知:因为节后上级要审查某装备发展论证调研报告,王凤莲急匆匆赶去加班了,竟没顾上给丈夫打电话“通报”。

  等调研报告修改好,7天长假已过了一大半。丈夫本想再请几天假,没承想王凤莲节后又要去东海参加海上试验。有什么办法?鹊桥相会再等下次吧!

  连战争都不能让女人走开,凭一句“不方便”就能让我放弃自己的追求吗?

  个子不高,瘦瘦的,鼻梁上架着一副宽边近视眼镜,这就是张松。

  1988年7月,大学毕业的张松报名当海军。来招收学员的部队干部却说不要女生,因为到海军搞科研要经常随舰艇出海,女同志不方便。

  “连战争都不让女人走开,凭什么一句‘不方便’就让我放弃自己的追求?”张松赶到海后技研所立下军令状:给我一年时间,干不好就走人!就这样,张松跟大海和军舰结下了不解之缘。

  1993年,上级下达了“南海地区后勤装备与设施防腐蚀综合治理”的研究课题。张松将任务抢到了手。要去南海诸岛搞调研了,领导却劝张松留在后方。原因又是一句“不方便”:那里是男人的世界,连个女厕所也没有。张松急了:“没有女厕所怕什么,到时我找个人站岗不就行了!”张松成了海军第一位踏上南海诸岛搞调研的女性。

  一晃10多年过去了,张松在她的岗位上似乎从没感到有什么不方便。一次,课题组要在一艘舰最底层的冷却罐里反复涂抹防腐涂料,观测实际效果。一连几个小时在舱底,通风不好,涂料中带刺激性的溶剂挥发不出去,刺得人两眼直流泪,男同志都有点受不了了,她仍坚持着。7天过去了,张松捧着沉甸甸的第一手资料走出了舰舱。

  辽阔的海面上,一只只海鸥展开洁白的羽翅,拍打着浪花,追逐着、嬉戏着。

  “以前见海鸥在大海上翱翔只是羡慕,现在看却多了几分亲切……”技研所的女军人们说。何以亲切?或许因为她们自己也成了一只只自由翱翔的“海鸥”吧!

  “警花”,今日含苞待放

  李元珍
中国女兵,祖国为你们骄傲(组图)
  新“警花”穿上迷彩服英气逼人(前:成佩,后左:乔盈,后右:曾获得全国少年柔道比赛季军的陈艳)陈冰摄

  带着笑容,一张张稚气尚存的新面孔出现在中国女子特警队。3月3日,笔者在武警特警学院见到了2004年底刚入伍的她们。

  “别看她们都是家中的宝贝,可一进特警队就全变了样。”新训中队指导员、参加过电视剧《女子特警队》拍摄的韩萍满意地看着面前的新“警花”。

  乔盈,一个憨厚、朴实的湘妹子。从一名医护专业的大学生到特警的转变,用她的话说,是要把自己训练成一名钢铁战士。别说,她身上还真有那么一股子劲!那次队列汇演下来,班长发现她的腿肿得厉害,去医院一查,竟是骨膜炎!原来,一个月前她的腿就开始疼了,她居然一声不吭坚持下来了。

  刘丽,一个曾让韩指导员担心的“富家女”——父母都是生意人,家境优越得很,到特警队能扛得住吗?现在指导员悬着的心放下了。尽管头回跑3公里越野她哭过,但她擦干了眼泪还是跑。两个月下来,她已享有“长跑健将”的美誉。

  说起特警队的训练,也许有人想到的仅仅是下面一些修饰词——“狠”、“残酷”、“魔鬼训练”……但几位姑娘说起她们两个多月的新训生活时,却蹦出了这样一些词——

  “好感动!”在大学时就已经是预备党员的成佩说,“从入伍那天起,我就对自己说,什么也甭想,就准备吃苦吧。1月9日那天晚上,训练了一天的我几乎瘫在了床上。奇怪,临睡前从不吃东西的班长张乐居然泡了一碗面,笑盈盈地端到我面前:‘生日快乐!’生日快乐?训练的紧张都使我忽略了自己的生日。当时,我真是好感动好感动,真的!”

  “真耐心!”高挑清秀、国标舞跳得很漂亮的重庆姑娘曾梦脱口而出,“我吧,有手特长到这里却成了特短。搏击打拳需要腰带动胯用力,可因国标舞跳多了,我的胯太灵活,每次练搏击总是胯动腰不动。班长王慧丽帮我纠正了一回又一回。我都恨自己了,班长呢,却依然不厌其烦地陪我练,不知多少遍了,硬是把我的痼习改过来了。瞧,我现在的搏击动作够标准吧?”

  原来,在特警队不光有令出如山的“狠”,还有蛮浓蛮浓的人情味……《女子特警队》中的铁红、沙学丽、耿菊花她们当年不就是在这样的氛围中成长起来的么?

  面前的这些新“警花”尽管尚显稚嫩,但明天的她们定会一个个身手不凡、威风八面!

  理想,放飞在云霞中

  中国空军第6批女飞行员之一张柏速写

  郭宗忠 本报记者 谭洁
中国女兵,祖国为你们骄傲(组图)
看,坐在驾驶舱的就是张柏。

  3月1日早晨7时40分,空军航空兵某师一架大型运输机从北京某机场起飞,在飘飞的雪花中直冲云霄。驾驶舱内正镇定自若地驾驶飞机的是年仅31岁的一级女飞行员张柏。她和机组人员此行的任务是前往乌鲁木齐迎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出席全国政协十届三次会议的委员。

  “这条航线是‘两会’专机任务中最长、最复杂、最艰苦的,今天又遇到能见度低的复杂气象。”在张柏驾驶飞机穿云破雾持续爬升时,战友们介绍,“相信吧,这样的艰巨任务对她而言,驾轻就熟。”作为机长、4种气象教员的她已出色完成抗洪抢险、军事运输、接送外宾等重大任务数十次,安全飞行3600多小时。

  1989年,梦想成为王牌飞行员的张柏刚16岁,没跟父母商量就参加了招飞。经过严格的筛选,她进入了航校,开始了飞翔之旅。此后,她一直是高飞在前的“鹰”:飞初教机、高教机,她第一个放单飞;作为中国空军第一批学士女飞行员,她又是第一个改装新型运输机。

  飞机开始进入平飞状态。虽然是自动驾驶,张柏也丝毫不敢懈怠。起飞前,她曾告诉记者,她最难忘的是遂行送温家宝总理到外地视察的专机任务。2004年禽流感爆发时,专机机组送温总理去芜湖视察疫情。听汇报时,温总理得知安庆有重大疫情,临时决定再去那里。当时气象报告能见度不好,但张柏与机组成员密切协同,动作干净利落。飞机穿云落地很平稳。回京途中,总理来前舱看望机组。当看到张柏时,总理高兴地说:“空军有一个女杰叫岳喜翠。”张柏激动地说:“那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总理鼓励张柏:“只要努力,你也会非常优秀的。”

  今年春节前夕,张柏与机组人员遂行送温总理去河南新郑的专机任务。温总理代表党中央、国务院专程前往上蔡县看望慰问那里的艾滋病患者,并与因艾滋病失去亲人的老人、孩子共度除夕夜。大年初一,专机飞回北京。总理来到前舱,对机组人员说:“你们值班辛苦了。”又对张柏说:“我们又见面了。”张柏好想对总理说一句:“总理,您太辛苦了!”可当时她却激动得一句话也说不出来。看着总理转身离开驾驶舱的背影,她想起了“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诗句。这种精神将激励她争做中国空军最好的飞行员。

  突然,飞机遭遇不稳定气流,急剧地颠簸。张柏迅速处置情况,很快飞出不稳气流,恢复平稳飞行。快速的处置源于平时对装备的熟练掌握。在张柏的宿舍里,记者曾翻阅过她4大本写得密密麻麻足有60万字的改装笔记,看到她翻了一遍又一遍的数百本飞行技术书籍。入伍时那个稚嫩的小姑娘如今已随着16年搏击蓝天的军旅生涯成熟了。

  12时10分,经过4个半小时的飞行,飞机轻盈地降落乌鲁木齐某机场。下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参加今年政协会议的委员们就要乘坐这架飞机飞赴首都北京。(来源:中国国防报)

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 【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第77届奥斯卡盛典
苏丹红一号食品风波
3.15 消费者权益日
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
骑士号帆船欧亚航海
CBA全明星赛阵容公布
购房还贷计算器汇总
解读商品房销售合同
林白:妇女闲聊录

 


首页 | 将军寄语 | 中 国军事 | 军事图片 | 武器纵横 | 周边军情 | 战略视角 | 各国军力

本网站由舰船知识主办
版权归舰船知识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