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舰船知识 > 军事新闻 > 正文

徐州空军学院研制可视技术构建保障网络(附图)

http://jczs.sina.com.cn 2005年03月02日 17:11 解放军报
徐州空军学院研制可视技术构建保障网络(附图)

实时跟踪监控示意图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军事图片

徐州空军学院研制可视技术构建保障网络(附图)

实时跟踪监控.陈运军摄

  陈运军 韩文 本报记者 姜宁

  战场态势瞬息万变。战区指挥中心,电子地图荧屏闪烁,各军械仓库物资消耗、补入及库存等信息一览无余。按照战场态势,指挥员轻点鼠标,一条指令瞬间通过远程通信网络传送到某物资基地,某型航弹从出库、空运直至运抵目的地,全程实时显示在电子地图上。

  这是徐州空军学院研制的“可视化航空弹药装备指挥信息系统”演示战场精确保障的场景。2004年,该成果获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

  打开“可视”窗口

  目前,建立战场精确保障模式已成为各国军队争相开发的焦点。但是,由于存在诸多技术难题,世界上现在仅有美军掌握了“可视”的核心技术。

  2002年4月,陆廷金教授率博士研究生李少如赴部队调研。随着调研的深入,他俩眉头紧锁起来:传统的“航弹统计靠清点,上报实力靠报盘,请示报告靠电话”的低效率保障模式,已不适应现代战争保障需要,打开“可视”的窗口,构建航弹信息保障平台已势在必行。

  怀着强烈的紧迫感,他们回院后一头钻进资料室,开始了全面系统的研究。经过反复论证,陆教授创造性地提出了研制思路:采用多卡识别等一系列前沿技术,通过远程移动通信网络,把一个个分散的物资仓库与指挥中心联接,形成一个高效指挥网络,构建具有我国自主产权的“可视”装备指挥信息平台。

  历经两个月奋战,他们终于完成了10余万字的研制方案,并申报立项。研制方案引起上级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科研项目申请一路“绿灯”,被空军正式批准立项。突破“可视”瓶颈

  课题组成立后,攻坚战打响了。陆教授带领课题组按照设计理念,从理论上推算,在实验中求证,反复修改设计参数,多次尝试新算法,探索改变干扰强度。

  课题组相继攀登上一座座科研山峰:数据纠错编码算法获得成功,数据纠错能力达到设计要求,精确信息采集取得实质性进展,远程移动网络通信链接初战告捷。

  攻关进入关键时刻,课题组向“可视”关键技术——多卡识别技术发起了总攻。当突破狭窄的“瓶颈”时,课题组“可视”的视野突然开阔起来。

  攻克了“可视”核心技术,课题组马不卸鞍,连续奋战,先后完成各类系统软件和硬件模型的设计,并成功研制出“可视化航空弹药装备指挥信息系统”样机。

  在空军组织的项目鉴定会上,与会的30多名专家教授给予该系统很高评价:“功能完善,操作简便,运行稳定,实现了空军装备保障指挥手段上的突破,达到了同类系统的国际先进水平。”专家们一致提议把这项技术迅速转化为部队战斗力。

  延伸“可视”眼睛

  鉴定会结束后的第二天,空军下达命令:系统列装生产,3个月后装备部队。

  由科研成果转化为战斗力,通常至少需要1至3年时间。对于课题组来说,几乎一切都要从头开始:系统需修改完善,数据库需重建,大部分设备需重新研制……在京参加项目鉴定的课题组征尘未洗,又投入到成果转化工作中。

  装备研发的关键时刻,突然无法传输信号!李少如博士与有关技术人员经过30多个小时的攻关,技术难题终于被攻克。

  2003年3月5日,这是一个激动人心的日子。在这之前,数十套系统装备已如期组装测试完毕并运抵部队。随着键盘的敲击声,在系统联接下,南到南海前哨,北到长城脚下,西至戈壁大漠,东至渤海之滨,分散在全国各地的物资仓库与指挥中心实现了信息畅通。联调获得成功!在场的一位指挥员兴奋地说,这套系统让指挥员长出了一双“千里眼”,指挥起来更加得心应手。

  拓展“可视”平台

  某后方仓库,笔者携带识别卡,跟随航弹供给运输车车队进行了实地采访。

  进入库房后,押运官兵按照指挥中心下达的某型航弹调拨命令,迅速组织装车,同时完成识别卡的信息录入。运输车出仓库大门时,门口的询问器自动读取识别卡上信息,通过电子账簿完成了各项登记统计手续。车上安装的无线电传感器,随时将运输过程的动态位置传送给指挥中心。

  运输车抵达某仓库进入大门时,安装在门口的询问器自动对随车携带的识别卡进行识别,并录入已建立的电子账本上。从电子地图上,各类物资运输及出入各库的情况一目了然,实现了航弹保障指挥全过程网络化。

  这套系统装备部队以来,功能稳定可靠,多次通过保障演练检验。陆教授告诉笔者,该项成果具有很强的技术移植性,其平台经拓展可用于各军兵种,在民用物资信息化保障上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陆教授还描绘了未来战场精确保障的情景:运抵战场的战备物资,无论是从陆地、海上或是空中运来的集装箱,只要在里面放置一块记录箱内所装物品的电子清单,提货官兵凭借微型自动识别仪,很快就能找到所需要的物资,直接运抵各自需要的地方。

  正是基于这样的设想,陆教授带领课题组又投入到系统二次科研开发之中,常年奔波于各军兵种部队调研实验。目前,系统移植开发工作已取得可喜进展。以“可视”技术为支撑,我军后勤精确保障指挥模式正在形成。

  相关链接

  射频识别技术

  射频识别技术是上个世纪90年代兴起的一门新技术,它是在无线电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集成电路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个新型技术分支。通过附着在被处理物品上的识别卡和阅读器之间的射频信号交换信息,可以对物体身份等各种属性进行识别,从而自动完成分检、统计和定位等各种处理工作,以提高物品流通的自动化水平。

  由于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的发展,研制出了适合各种应用途径的专用射频识别集成芯片,使射频识别技术在功能上大为增强的同时,应用成本大幅度降低。目前,这项新技术被广泛应用到自动化生产线、航空包裹识别、后勤供应链、公路收费系统、电子商务系统等各种大流量、实时性要求高的领域,给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为了适应现代战争特点,实现战争物资快速补给过程的全程跟踪,美国国防部将用于精确保障的可视技术列为装备保障指挥的重要课题。当前,美军正在加快研制和装备“全物资可视系统”和“在运物资可视系统”。前者可以实现后方厂家到前方散兵坑物资发送的全程跟踪,包括物资装备的位置、状况及承运人等;后者则利用“射频装置、搜索装置和卫星联网的计算机系统、物资数据库”追踪补给物资的调运情况。这两个大系统将大大提高物资分发的快捷性、准确性和经济性,为实施精确保障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评论】【军事论坛】【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 【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第77届奥斯卡盛典
驾驶员培训新大纲
世界新闻摄影比赛
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
骑士号帆船欧亚航海
CBA全明星赛阵容公布
上海地产面临泡沫破灭
京城在售楼盘分布图
刘晓庆文集:自白录

 


首页 | 将军寄语 | 中 国军事 | 军事图片 | 武器纵横 | 周边军情 | 战略视角 | 各国军力

本网站由舰船知识主办
版权归舰船知识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