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舰船知识 > 新闻评述 > 正文

战略漫谈:中国的发展与和平崛起新道路(图)

http://jczs.sina.com.cn 2005年02月28日 08:48 人民网
战略漫谈:中国的发展与和平崛起新道路(图)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军事图片

  中国改革开放论坛理事长 郑必坚

  在瞬息万变的今天,我们习惯于以某个过去的时间点作为一个时代的缩影,例如:我们早已确信1931年的“9·18”是多么深刻地影响了上个世纪中国历史的进程,我们又开始讨论2001年的“9·11”会在未来的世界和人类的心里留下如何的痕迹。

  但是,在今天,又一个标杆“2020年的中国”竖立在了我们面前。

  我们所面临的是有着自我纠偏能力的祖国,我们的政府正在努力加强自身的执政能力,并且正在形成科学的发展观。生产建设型的政府逐渐转变为公共服务型的政府,转变为切实提高服务效率和能力、保护公民权利和自由、为人民办实事的政府。物化的中国终将进化为人化的中国,文化的中国,自然的中国,文明的中国。

  在通往“2020年的中国”的途中,我们有望看到下面一些令人激动和欣慰的细节:正在制定的《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将有望把对火星等行星的探测列入其中,根据中国科学家的设想,中国将于2020年前发射自己的火星探测器;中国“双星计划”首席科学家刘振兴称“2020年中国登上月球”;信息产业部称2020年中国将基本实现家家通电话;中国将基本解决3亿多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

  近二十多年来,中国的快速发展引人注目,特别是近几年,中国崛起已经成为国际社会的热门话题。这里的一个核心问题,是怎样估计中国在二十一世纪上半叶的根本动向。围绕这个问题,我谈两点看法。

  ——怎样评估中国已经取得的发展?

  ——怎样看待中国在二十一世纪上半叶的发展道路?

  一

  关于中国已经取得的发展,这里我仅想以几组数据来说明。

  ——中国自1978年开始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已成为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GDP平均年增长9.4%。

  ——1978年,中国在世界经济总量中所占比重不到1%,现在已经达到了4%。

  ——1978年,中国的进出口贸易总额为206亿美元,去年已达到8512亿美元,高居世界第三位。

  ——十几年前我国刚刚开通移动通讯业务,目前中国手机用户已达2.96亿户,居全球之冠。2004年6月,中国上网用户总数已达8700万,上网计算机达3630万台。

  这几组数据说明,过去1/4世纪,中国的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的确取得了实实在在的发展。当然,如果我们只看到中国经济总量增长的一面,显然还不足以看清中国的真实情况。

  2003年,我在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上,曾列举了两道简单的数学题来说明中国人口众多这一基本国情:任何一个小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难点,只要乘以13亿人口,就会变成一个超大规模的问题;而无论有多么可观的财力、物力,只要除以13亿人口,就只能是很低很低的人均水平了。

  这就是中国的国情:从经济总量上看,算得上是个经济大国,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对世界是有影响的;同时,即便从总量来说,中国在2003年的经济总量也只等于美国的1/7,日本的1/3。至于人均,中国排在世界第100位之后,仍属于人均收入较低的发展中国家,我们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力毕竟是有限的。因此,我们为解决发展问题的一切努力,都是为了使我们的13亿以至15亿人民过上好日子,并且越来越适合人的全面发展。这件事就够我们若干代中国人很忙很忙的了!

  现在,国际上对中国的经济过热问题很关注。我的看法是,中国经济形势总体是好的,但经济结构不合理,农业、能源、环境、投资等一些发展中的问题比较突出。

  因此,2003年下半年起,中国政府针对经济结构、体制、增长方式存在的问题,采取一系列宏观调控措施。目前看,我们的宏观调控措施已初见成效。粮食生产出现重大转机,宏观经济政策环境日渐宽松。需要强调的是,尽管实行宏观调控,中国今年的经济增长率仍有望达到8%-9%。这从另一个侧面表明,中国活跃起来,中国经济的增长潜力是多么巨大!

  二

  这里就回到了我要讲的第二个问题:怎样看待中国在二十一世纪上半叶的发展道路?

  我想就这个问题谈十点看法:

  第一点,我们讲的中国和平崛起的发展道路,就是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道路。这条道路,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实行改革开放算起,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总共七十年。这就是说,中国在这条道路上已经走了二十五年,还要再走四十五年,到中国基本实现现代化,达到中等发达水平,就可以算是崛起了。

  第二点,为什么把中国实现现代化的道路称为“和平崛起的发展道路”,这是因为中国作为一个后兴大国,不是像近代历史上某些后兴大国那样,依靠对外侵略、扩张以至发动大规模侵略战争去掠夺资源,而是通过和平方式取得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资金、技术和资源。过去二十五年中国连续的迅猛发展,证明这样一条和平崛起的发展道路已经走出来了,这当然是值得重视的。

  第三点,中国之所以能够用和平方式取得资源,一个极重要条件是对外开放,也就是同经济全球化相联系而不是相脱离。正是在经济全球化的特定历史条件下,中国这样的后兴大国实现崛起,可以通过国际市场引进各种资源包括能源,而不必走对外侵略、掠夺的崛起之路。在这个意义上说,经济全球化成全了中国和平崛起。与此同时,我们对内实行全面改革,实行市场经济。结果是,五千多亿美元的外资进来了,十多万亿人民币的民间资本投入了,庞大的国有资产盘活了。这就叫做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第四点,在扩大对外开放,同经济全球化相联系的过程中,又实行独立自主的方针,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是因为,中国既要通过平等、互利的竞争,从世界市场获得我们所需要的资金、技术和资源,又不能过于依赖世界市场,更不能“狮子大开口”引起世界市场的恐慌。我们主张把事情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就是依靠自己的观念更新和体制创新,依靠自己的产业结构调整,依靠开发越来越大的国内市场,依靠把庞大的居民储蓄不断转化为投资,依靠更广和更深地开发人力资源即提高国民素质和加快科技进步,来解决发展中的问题。

  第五点,进入二十一世纪,我们能不能继续坚持这条和平崛起的发展道路?就发展问题来说,中国将面临三大挑战。一是资源问题。目前中国石油、天然气、水资源和耕地的人均水平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二是环境问题。环境污染严重,资源浪费巨大,回收率低,已成为保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瓶颈。三是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问题。在迅猛发展进程中的这三大挑战,意味着中国正面对黄金发展期,又面对矛盾凸显期。这是一个新的历史关节。中国的方针是,坚持发展为第一要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围绕这个中心,一要深化改革,继续推进经济、政治、文化体制的全面改革;二要统筹兼顾,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三要可持续发展。总之是立足国内,依靠科技革命和新型工业化道路,开源、节流并重,同时争取以双赢原则,推进能源、资源、环境问题上的国际合作。

  第六点,当然还有一个巨大风险和挑战,就是台湾问题。和平崛起道路本身就要求和平统一,并且有利于和平统一。只要有一线希望,就要尽最大努力谋求和平统一。但是,如果“台独”势力敢冒天下之大不韪,或者如果外国势力敢于插手支持“台独”,也决不排除使用武力。即便如此,那也完全是属于反对分裂、维护祖国统一和领土完整的护国正义行动,而绝不是什么对外侵略!

  第七点,在争取和平国际环境的问题上,特别是在如何对待国际体系和国际秩序的问题上,中国摒弃那种依靠发动战争打破原有国际体系、依靠集团对抗以争夺霸权的老路,而主张通过改革即国际关系民主化的途径,逐步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这样一条新路。简而言之,不争霸、不称霸、不当头,也不当附庸,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发展自己,又以自身的发展来维护世界和平。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力量,不是破坏力量。

  第八点,我们所说的“和平崛起”同“和平发展”是一个意思,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极重要“中国特色”。这里有两大超越:一是超越旧式工业化道路所必然带来的争夺资源大拼杀的旧路,而是要通过和平方式和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可持续发展走向崛起。这是前所未有的。二是超越由于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差异而拒绝和平、发展、合作的冷战思维,勇敢地实行改革开放,即在同经济全球化相联系而不是相脱离的进程中,通过学习、借鉴乃至引进人类文明的各种有益成果,独立自主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并走向崛起。这也是前所未有的。

  第九点,正因为这样,中国的和平崛起道路,为国际社会带来的,就不是威胁,而是机遇。2003年中国从东盟和韩国的进口增加50%以上,从日本和欧盟的进口增加近40%,从美国的进口增加24.3%。中国的和平崛起,为国际社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也为有关国家创造了就业机会。到2020年,当我国人均GDP达到三千美元时,中国市场潜力和中国为世界提供的各种机遇将更为巨大。

  第十点,也是最后一点,走向和平崛起并非中国一家。我们高兴地看到,二十一世纪上半叶的世界,一批国家正以不同途径、模式和进度,走向和平崛起。与此同时,发达国家也在再发展。这是当代世界和平和发展的新趋势。我认为我们应当欢迎它。

  《大地》 (2005年 第一期)


评论】【军事论坛】【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 【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聚焦2005春运
世界新闻摄影比赛
2005年CCTV春节晚会
CBA全明星赛球迷投票
澳网公开赛百年
2005新春购车完全手册
北京2月新推楼盘一览
新春购房打折信息
《汉武大帝》连载

 


首页 | 将军寄语 | 中 国军事 | 军事图片 | 武器纵横 | 周边军情 | 战略视角 | 各国军力

本网站由舰船知识主办
版权归舰船知识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