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舰船知识 > 军事新闻 > 正文

“雷锋团长”的人生新篇(图)

http://jczs.sina.com.cn 2005年02月28日 08:46 中国国防报
“雷锋团长”的人生新篇(图)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军事图片
“雷锋团长”的人生新篇(图)
陈忠民 摄

  人物小传孙启华,1976年12月入伍,曾任雷锋生前所在团第十三任团长,1999年12月,由某集团军处长调任辽宁省彰武县人武部部长。5年来,孙启华先后被树为全军“学雷锋先进个人”,沈阳军区“学习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先进个人”、“优秀共产党员”,沈阳军区、辽宁省军区“学雷锋标兵”,荣获“学雷锋金质奖章”,并荣立二等功。前不久,辽宁省军区党委、辽宁省阜新市委、辽宁省阜新军分区党委、彰武县委,分别作出向孙启华学习的决定。

  从沈阳向西北125公里,有个地方叫彰武县。走进彰武,融入感动。孙启华,这位雷锋生前所在团的第十三任团长,在人武部长的岗位谱写出人生新篇,被当地群众称为“县宝”,编成民谣广为传唱;被地方领导比作“烫金名片”,作为创建和倡导“创业文化”的象征引领一方……

  播火篇

  “作为‘播火’者,不仅要用嘴讲,更要用‘心’用‘行’讲;不仅要讲助人为乐,更要讲先进文化、科学理论。”

  2月的第一个周末,彰武县的干部群众走进孙启华传承雷锋精神专场报告会,听他讲述“雷锋精神与构建和谐社会”。像电影院放“大片”才会出现的火爆一样,仅有1200个座位的报告会会场,挤进了1500多人。他们中有县委、县政府的机关干部,附近学校的学生和教职员工,进城办事的干部群众,还有不少是县城中的工商业者……

  当新的历史时期的脚步快速而至,当人们的道德价值观念发生深刻变化的时候,孙启华传承雷锋精神的报告竟有如此魅力!

  “作为‘播火’者,不仅要用嘴讲,更要用‘心’用‘行’讲;不仅要讲助人为乐,更要讲先进文化、科学理论。”

  为了这种“不仅”、“更要”,孙启华摘录整理的新思想、新观点就有数十本子,所形成的不同讲稿提纲有100多万字;为了这种“不仅”、“更要”,孙启华走遍了全县的村村屯屯,沟沟岔岔,熟记了当地自然状况、地理环境、风土人情上千个数据;还是为了这种“不仅”、“更要”,孙启华与全县638户贫困户交了朋友,与35户特困家庭、13名特困学生结了穷亲……

  1999年12月,“雷锋团长”在彰武“落户”后,消息便像长了翅膀一样在当地传播开来,请孙启华前去作报告的信件和电话一个跟着一个。县委机关请他讲勤政廉政;政府职能部门请他讲依法行政;学校请他讲成才报国;企事业单位请他讲市场经济;乡镇农村请他讲现代农业……

  县邮政局遇到了这样的问题:邮电系统实施改革后,一些职工对改革调整不满意,出现消极怠工现象。局领导苦口婆心反复劝说不起作用。孙启华来到职工中间,拉家常式地讲了一课,结果听得大家群情振奋,信心倍增。当年邮政局的效益创了历史最高纪录……类似的例子多不胜数。

  孙启华的报告为什么有这么大的作用?很多干部群众反映说:孙启华讲得深说得透,句句都是实在话,听着过瘾,学着带劲,使着管用。

  身为“播火”者,孙启华不仅有求必应,还时常登门相送。2004年5月,孙启华从报纸上看到一篇关于当地中学生追求奢华和享受的调查文章,主动找学校领导,要求为学生作一场主题报告。就此问题学校已做了不少工作,效果并不理想,对孙启华本不报希望。但令学校喜出望外的是,报告会结束后,学生们就倡议不带手机、不穿名牌、不入酒楼、不进网吧。此后,学校特意聘请孙启华为课外辅导员,每个学期都请他作报告。5年来,孙启华先后被党政机关、学校、街道、企事业单位等共20多个单位聘为政治教员或客座教授,以传承雷锋精神为主要内容,为不同类别、不同层面的人员作报告70多场,场场反响热烈,直接听众达4万多人次,相当于全县每10个人中就有1人当过他的听众。

  孙启华更注重在行动上“播火”,让群众切身感受到雷锋精神、先进文化、科学理论的魅力。

  双庙乡是孙启华作为县人大常委的定点帮扶乡。乡里最贫困的村民叫孟凡武,身体残疾,不能从事重体力劳动;妻子既聋又哑,两岁的孩子无人照料,生活极度困难。孙启华第一次进乡就主动选孟凡武“结亲”,不仅为他整修了房子,备齐了生产生活资料,还从根本上帮助他发展家庭养殖业,使他家年收入增加2000多元,实现了脱贫。5年中,孙启华“结亲”的特困家庭就有48家,其中13家是特困学生家庭。

  由于历史原因,一些当地群众有听天由命、不思进取的陈旧观念。孙启华把帮助群众改变旧习俗、摒弃旧观念作为行动上“播火”的重点任务,在一件件看得见、摸得着的具体事实中,开启群众崇尚先进文化和科学理论的心智。

  彰武十年九旱。每年春分时节,当地群众都到千佛山祈天赐雨。孙启华从地质水系专家那里了解到,当地虽干旱但地下水丰富,就是因水系上盖有坚硬的岩层,群众多少年来一直打不出一口丰水井。孙启华筹资6万余元,专门从外地购进穿岩打井设备,3天就打出了第一口清甜、纯净的深水井。此后,当一口口甜水井遍布田野的时候,群众再也不去千佛山祈天赐雨了。孙启华以此为契机帮助群众“换脑筋”,请来专家开办各类科技培训班1200余期,培训骨干1.6万多人,使数万农民彻底摒弃了千百年来形成的旧习俗、旧观念,树立起科学改变生活、思变带来幸福、奋斗创造未来的新观念、新理想。记者在双庙乡看到这样一组统计数字:当地农民的年收入已由2000年的不足800元上升到2004年的2900元,平均每年增收38%。许多群众逢人便说,孙启华通过传承雷锋精神,把先进文化和科学理论播进了我们心里,使咱老百姓真正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

  为民篇

  “什么叫执政为民?就是要在事关群众生存发展的重大问题上拿主意、领着干,在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具体问题上敢较真!”

  在彰武县人武部办公楼外墙中央,镶嵌着“为人民服务”5个金黄色的大字。这是孙启华到任后特意制作的。

  在雷锋所在团时,清晨,孙启华常常要站在雷锋的塑像前静立片刻,默默表达永远实践雷锋精神、永远忠诚党的事业的决心。

  如今,孙启华常常会站在办公楼“为人民服务”5个大字前思索,提醒自己在任何时候都不忘党的宗旨,当好“官场”上的雷锋,把生命融入彰武,把党的温暖送入群众的心窝子。

  记者在孙启华的办公室看到一张彰武地图,上面密密麻麻画着这样那样的符号,记着一组又一组的数据。人武部同志说,这是孙启华一份情注彰武的为民图,一份装扮彰武的奋斗图,地图上“装”着孙启华一个又一个的为民故事。

  夜风乍起,天地昏黄。孙启华到彰武后的第二天早晨一起床,就发现满屋子的一层白沙,窗台上的白沙竟足有半厘米。

  “决不能让老百姓长期生活在这样的环境!”孙启华拉上机关的同志,踏上了逆着风向找沙源的征程。他们一直找到了彰武县的最北端的阿尔乡。在阿尔村,71岁的王珍老人带着孙子搬沙的情景令孙启华砰然心动,一夜之间白沙就掩埋了祖孙俩人房屋的大多半……这里是科尔沁沙漠的南缘,滚滚白沙就是从这里随风南移的!

  孙启华在彰武地图上记下这样的数字:全县沙化面积368.1万亩,占土地总量的67.41%;且每年以1500亩的沙化速度扩展;这样50年后,彰武将变成一片沙海……

  急不如干!孙启华将当地民兵拉上“风口沙源”栽种防护林。然而一场风沙过后,树苗倒了、树枝干了。孙启华又从省城请来林木专家,可一锹一锹挖下去,3米多深了仍是白沙,专家摇头了。孙启华不信邪,经广泛咨询和请教后,他为树根系上扎有微孔的水袋,将树苗用竹杆、木棍固定。慢慢地,树干青了,树枝绿了,成片成片的树林成活了。2002年春天,在县委、县政府的支持下,孙启华组织阿尔、章古台、四合城等处于科尔沁沙漠风口一线6个乡镇的民兵营,成建制展开植树造林、防风固沙大会战。在造林任务最为艰巨的苇子沟村,孙启华将“民兵植树造林指挥部”扎在山顶上,在依山就势搭建的小土屋里一住就是几个月……

  在彰武县委、县政府通报表彰孙启华的决定中,有这样一段文字:“5年来,孙启华组织民兵近10万人次,共植树23.7万亩近亿株,造千亩林园60余处,建设现代农业种植养殖基地31个,帮建农业生态示范户1250户,参加重点工程建设178项,直接受益土地11万亩,粮食平均每亩增产200公斤,全县沙化土地面积由过去每年增长1500亩,减少到现在不足300亩,有效地遏制住了科尔沁沙漠的南侵……”

  “什么叫执政为民?就是要在事关群众生存发展的重大问题上拿主意、领着干,在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具体问题上敢较真!”

  孙启华这样说。

  在孙启华的彰武县“数字地图”上有一组数据,圆了丰田乡近两万农民祖祖辈辈的梦想。

  丰田乡并非丰田,却有一个非常有名的盐碱地——喇嘛庙大甸子,方圆近2万亩。生活在这里的农民世代都梦想改造这片盐碱地,但始终未能如愿。2001年春天,一场彻底改造大甸子盐碱低产田的“引水工程”打响了,当地5个行政村的4000余名民兵按军队建制编成,浩浩荡荡地开进大甸子,带队的就是孙启华。经过两期工程建设,第一年就修建了1条5000延长米的引水主干渠,开挖了3条1.2万延长米的引水支渠,将3000亩盐碱地和低产田改造成便于耕作和灌溉的水田。第二年,他又带人将5000亩盐碱地和9800亩低产旱田,全部改造成水田。这样,丰田乡平均每人都有了一亩高产稳产的水田,仅此一项全乡人均年收入就增加了200多元。

  在当地干部群众的眼睛里,孙启华就像运动场上一个公正的裁判员,处处自觉维护群众利益。有个局级领导干部工作不称职,群众有意见。这位局领导怕在选举中被选下去,找到担任县人大常委的孙启华,想请他以自己的威望影响其他常委投票。可县人大常委会上,孙启华根据自己亲身调查,点明了这位局领导不称职,引起其他常委重视,最后公正地将其“选”了下去。哈尔套镇有个叫王世国的优秀青年报名应征,可因家里人与村支书关系不融洽,村干部不在政审表上签字。孙启华得知后上门严肃批评村干部的错误行为,使王世国顺利入伍。5年来,孙启华送走的新兵1000余人,没有一封告状信,没有一起责任退兵。

  如今,彰武县干部群众称孙启华是县“四大宝”中的一“宝”,编成一则民谣:“孙部长是个宝,其它三宝比不了,彰武全在他心里,群众有难他知晓。”阜新市委书记王琼把孙启华比作阜新市的“烫金名片”,在大会上说:处在经济转型时期的阜新市,需要创建和倡导“创业文化”,孙启华事迹就是我们阜新“创业文化”的一个象征,是创业、实干、谋发展的榜样。

  本色篇

  “并非所有潮流都来自‘红色’源头,也并不是所有潮流都引领正确方向。离有些‘潮流’越近,离群众就会越远!”

  孙启华任正团8年,两次平职调整,似乎越调整环境条件越艰苦,越调整工作岗位越“边缘”,最后“落”在一个国家级贫困县。

  孙启华到彰武报到后,有过去的同事、朋友前来看他,看到杂乱无章的小院,严重老化的用房,死活不肯住一天。

  有人劝孙启华:“凭你的‘出身’,找找老领导,托托老关系,肯定能调整一个条件好的地方干。”孙启华不以为然:既然“出身”在雷锋团,岂能盯着位子干工作,为图享受忘本色?!

  孙启华将特意从雷锋团带来的雷锋在驾驶室里捧读“毛选”的经典照片,挂在办公室兼宿舍最醒目之处,背包一铺就全身心地投入到新的工作中。办公桌、床铺上每天一层白沙,孙启华不抱怨,扫一扫接着办公,抖一抖就进被窝……

  为摸清全县民兵基层建设情况,增强工作针对性,孙启华拉上机关的同志走城镇、下乡村,广泛开展调研活动。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走遍了全县24个乡镇、183个村屯和县直20余家企事业编兵单位,总行程近20万公里。与此同时,他将调研活动与民兵整组、成建制组织民兵参加当地重点经济建设工程有机结合,实现了在用兵中练兵、强兵,县人武部当年就被辽宁省军区、阜新军分区评为先进人武部,被沈阳军区评为拥政爱民先进单位,民兵训练、征兵工作、国防教育、正规化建设等多项工作也一跃步入辽宁省军区的先进行列。此后连续3年,县人武部所有被考评工作都进入了辽宁省军区的先进行列,彰武县人武部步入历史上少有的辉煌时期。

  “一台‘老爷车’,两个旧衣包,常年绿军装,就爱吃食堂。”这是人们对孙启华作风的形象总结。

  人武部的桑塔纳轿车是1992年购买的,已跑了46万多公里,性能差、故障多。县主要领导见孙启华乘座的这台车是县领导中最破旧的“老爷车”,决定为人武部换一台新车。车款拨到了部里,孙启华与政委商量,“老爷车”凑合着用,经县里同意后将车款买了树苗,种在科尔沁沙漠南侵的风口上。此后,县里连续3年拨车款,孙启华等部领导又连续3年坚持将车款改买树苗,全部用在防沙治沙工程上。直到2005年春节前夕,阜新军分区党委出于安全管理作出换车决定,“老爷车”才奉命结束了“使命”。

  孙启华车上常有两个包着旧衣物的包袱,这些旧衣物都是他动员亲朋、好友、同事捐赠的,经妻子洗净、熨平后送给贫困群众。有人说孙启华到处收集破衣烂衫降了身份、丢了形象。孙启华说,不忘记自己是共产党员和自己是从雷锋团走出来的,才不会丢形象。

  孙启华一年四季绿军装,几乎餐餐吃在人武部的大食堂,就是安排招待,顶多也就是让食堂加个菜。有人不理解,孙启华说:“共产党人不能忘本!求奢华、图安逸、比享受,时间一久本色必变。”

  孙启华对自己要求近乎苛刻,对贫困群众却是出名的大方。双庙乡白家村有个名叫张淑芬的中年妇女,离异后身患重病,因无钱医治陷入困境。孙启华进行贫困户调查了解这一情况后,当即捐出1000元,并亲自送她到县医院手术治疗,使其康复。大冷乡大庙村李永民家中失火,4间住房和家当全部被烧毁,孙启华下乡调查工作巧遇此事,便将身上仅有的510元钱全部塞进李永民手中……

  孙启华身上总带着一个小本子,记录的全是彰武县630多家特困家庭的情况。几年来,孙启华访遍了这些家庭,仅为这些“亲戚”捐款捐物就达7300多元。

  有人认为如今要交有钱有势朋友,孙启华的行为是不开窍的逆“潮流”而动。孙启华却说:“并非所有潮流都来自‘红色’源头,也并不是所有潮流都引领正确方向。离有些‘潮流’越近,离群众就会越远!”

  如今,当孙启华的结对穷亲戚们一拨拨、一茬茬地开始富起来,出现了专业的养殖户、种植户、运储户、工商户;当孙启华帮扶的乡村整体面貌一天天地新起来、“三个文明”同步推进时,他不无得意地说:“这正是我要追求和创造的新潮流!我的使命就是让乡亲们全部过上好日子,让彰武一天比一天更红火!”

  本色就是先进性

  本报评论员

  在全党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深入开展之际,雷锋生前所在团原团长、辽宁省彰武县人武部部长孙启华的先进事迹,带给我们诸多启示。

  学习孙启华的先进事迹,追寻他的军旅生涯,透视他的人生轨迹,我们不难发现,孙启华之所以能够始终保持先进性,就在于他任何时候都没有忘记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是从雷锋团走出的军人,任何时候都要永葆本色。

  雷锋精神充分体现了共产党人的本色。孙启华把传承雷锋精神作为人生不变的追求,这就使自己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实践始终处在一个高标准。于是,他不管是在繁华的都市,还是在偏僻的县城;不管是当带兵的团队主官,还是当普通的机关干部;不管是在名扬军内外的荣誉团队,还是在位于后备战线的县人武部,人走到哪里,就把雷锋精神传播到哪里;官当到哪里,就把雷锋精神践行到哪里。

  牢记党和军队的宗旨,是军队党员干部永葆本色的本质要求。孙启华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保持和实践共产党员先进性的着眼点,立足本职岗位,用好手中权力,把群众的需要当成责任,把满足群众的需要作为追求,用真挚的感情、务实的作风,将党的温暖送到群众尤其是困难群众、基层群众的心窝里,向党交出了一份保持先进性的合格答卷。

  “永葆本色,才能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孙启华的这句心灵之语,揭示了新形势下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保持党员先进性的真谛。我们要像孙启华那样,不管岗位怎么变化、角色怎么转换、环境怎么改变,永葆共产党人、革命军人的本色。我们要在积极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加强我军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中,身体力行地把我军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一代一代传下去。(来源:中国国防报)

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 【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聚焦2005春运
世界新闻摄影比赛
2005年CCTV春节晚会
CBA全明星赛球迷投票
澳网公开赛百年
2005新春购车完全手册
北京2月新推楼盘一览
新春购房打折信息
《汉武大帝》连载

 


首页 | 将军寄语 | 中 国军事 | 军事图片 | 武器纵横 | 周边军情 | 战略视角 | 各国军力

本网站由舰船知识主办
版权归舰船知识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