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超翼一型LFC-16技术验证机(组图) | |
---|---|
http://jczs.sina.com.cn 2005年01月11日 14:40 舰船知识网络版 | |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军事图片 ![]() ![]() LFC-16技术数据: 机长:14.08米 翼展:8.32米 机高:5.03米 发动机推力:7000kg 正常起飞重量:8500kg 起飞滑跑距离:300-400米 着陆滑跑距离:400-500米 最大速度:M1.6-1.8 最大瞬时盘旋角度:30度/秒 最大外挂重量:3000kg 上届航展引起广大爱好者及专业人士注意的侧板鸭式布局战斗机CY-1(超翼一型),在今次航展以LFC-16的名字再度亮相。 值得注意的是这种飞机采用了中国人所独创的侧板鸭式气动布局、随动侧鳍等专利技术;如该机采用的一系列新颖的气动技术,包括了机身侧板+鸭式气动布局、随动侧鳍、可控涡流等。通过应用这些技术,可提高飞机的操纵性和稳定性,甚至使其达到螺旋桨飞机的水平,同时机动性也将大大提高。据称,该机如果研制成功,将可能成为机动性全球第一的战斗机。另外研制这架飞机的费用来自民间风险投资资金,可以说开创了中国战斗机研制历史上的先河。 LFC-16采用的机身侧板相当独特,其位置略低于鸭翼平面,宽度很大。估计其作用是在大仰角下产生强大涡流,与鸭翼涡流耦合,在机翼上诱导出高升力。有助于改善飞机的起降性能和盘旋能力。飞机操纵性和稳定性的改善,主要依赖对涡流的主动控制和随动侧鳍的偏转配合,使得飞机可以在没有采用电传操纵及推力矢量控制技术的情况下,仍能保持大迎角稳定性和较好的操纵性。但实际上,该机依然是一种概念验证机,因此没有采用更多的先进设备,事实上也无此必要。但是这套设计的外形明显不利于隐身,鸭式前翼、机身侧板和随动侧鳍都是较大的雷达波反射源;这种设计似乎不能满足未来战场上的隐身性能要求。也许LFC-16真正有价值的还是它秘而不宣的涡流控制技术。如果该项技术能够发展成熟,并进而以廉价的改装套件推向市场的话,对于第三世界国家现役三角翼机群(如米格21/歼七系列)的格斗能力的提升将具有重要意义。 但是说LFC-16机动性能世界第一似乎为时过早,LFC-16还不是一架已经成形的战斗机,而不过个一架技术验证机,有不少东西有待验证。另外,光靠气动外形还不够,只有配合电传操纵系统和安装矢量推力尾喷管的高推重比的发动机才能真正成为机动性世界第一。或许可将其发展成一种格斗能力超强的无人驾驶防空战机,因为限制飞机机动性能进一步提升的是人的承受能力。当美军的新型无人驾驶技术验证机在模拟空战中以12:2的大比数击败有人驾驶的X-29技术验证机时,似乎已经预示了无人机时代将会来临。至于LFC-16的前景如何,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LFC-16串列双座新技术概念机机长14.08米,机高5.03米,翼展8.32米,正常起飞重量8500公斤,发动机推力7000公斤,最大外挂重量3000公斤。显然是一架中小型飞机。如今国际上,尤其是美国研制中的一些最先进的战斗机,都有突出的短距起飞能力,甚至能垂直起飞,以便部署在航空母舰和前线机场上。CY-1串列双座新技术概念机起飞着陆速度210-230公里/时,起飞滑跑距离只有300-400米,是普通客机的1/5-1/10,显然短距起飞能力也相当优秀,未来完全有可能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相关专题:中国LFC-16战斗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