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舰船知识 > 台海形势> 台湾军力专题 > 正文

台海观察:台湾军队实施军事转型的主要措施

http://jczs.sina.com.cn 2004年11月29日 10:11 光明日报

  一、向美国采购重要武器装

  1990年,台湾陆军的主要打击能力还是传统坦克,M-24“霞飞”、M-41“斗犬沃尔克”和M-48“巴顿”等第二次世界大战和朝鲜战争时期设计的坦克构成装甲力量的骨干。由于生产线关闭,M-24和一些M-41逐渐被淘汰。M-48继续使用,其最先进的改进型在性能上类似于20世纪60年代初的美国坦克。台湾海军拥有24艘以上的驱逐舰,水面战舰数量起过英国 、
法国和日本等许多国家的海军。在质量方面,这些驱逐舰原先都是二战期间或二战结束后不久服役的美国海军的军舰,为保持其作战能力,台湾的造船厂却不得不对它们进行维修、保养和升级。台湾空军使用的战斗机有两种,都是美国造的,即F-104“战斗明星”和F-5“虎”式战斗机。保持足够数量的F-104执行紧急升空和高空拦截任务越来越困难。由于该机型在美国已经停产,台湾空军在维修和保养飞机时只能利用旧的或损坏了的“战斗明星”上的零部件。后来,“拆旧补新”的办法也变得十分困难,台湾又从西德和意大利空军获得几批退役的F-104。F-104在台湾的防空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驾驶起来却很困难,只有空军学院毕业的最优秀的飞行员才会被派去驾驶它们。但事故和死亡率依然很高,因此,有人将“战斗明星”戏称为“寡妇制造者”。70年代初,美国允许台湾生产和组装F-5多用途轻型战斗机,但该机型的发展潜力到90年代已达到极限。

  90年代以来,装甲部队的现代化通过三种方式进行。第一,升级老化的M-48主战坦克;第二,自行生产450辆CM-12“猛虎”坦克,该型坦克融合了美国M-48主战坦克的炮塔和M-60的底盘设计,在综合作战能力上有了较大的提高;第三,从美国的存货中购买了300辆旧的M-60A3坦克。陆军第一次得到大量供步兵和小分队使用的防空导弹,包括“毒刺”和“复仇者”导弹。在海军武器装备方面,90年代进行了1949年以来最重要的水面舰艇采购,台湾购买了8艘美国“佩里”级护卫舰(在台湾建造)、6艘法国“拉菲特”级护卫舰,租借了美国海军8艘旧的但仍有作战能力的“诺克斯”级护卫舰。从90年代初开始,台湾仿造F-16战斗机自产的IDF战斗机逐步投入使用,现在已经达到130架。法国政府与台北经过几年秘密谈判,同意向台湾空军出售60架“幻影-2000”战斗机,使台湾的空军力量得到进一步加强。1991年,老布什在谋求连任的选战高潮中,同意向台湾出售150架F-16战斗机。2001年,小布什宣誓就职头100天内做出的一项重大决定,就是同年4月宣布大宗对台军售,包括更多用于低空导弹防御的“爱国者”导弹系统、P-3“猎户座”反潜战飞机、“基德”级驱逐舰和至少8艘柴油动力潜艇。除上述高额武器装备以外,台湾空军获得AIM-120先进中程空对空导弹。还决定升级台湾的C4ISR设施,并购买专门用于对付远程探测雷达。

  台湾在如何发展坦克的问题上意见并不一致。许多批评者认为,升级老化的M-48坦克的火炮虽然着手太迟,但仍是一个较好的选择。融合过时的M-48的炮塔和M-60的底盘自行产生的CM-12主战坦克,这一做法虽然可以理解,但造价太高,每辆大约400万美元。从美国库存中买一台同档次单价100万美元的M-60A3更加明智。而且,50吨的重型坦克在台湾并没有太大的实用价值,因为台湾地形崎岖,众多河流纵横交错,不便于行进。再者,陆军人员大多是征召来的,他们在战时有效操作复杂火控系统的能力是有限的。批评家们经常提出这些问题,他们谴责陆军领导人过于迷恋坦克,不承认潜在冲突的性质已逐渐发生变化,重装甲部队和地面部队的重要性正在降低。此外,批评家们还指出,陆军对采办工作影响太大。

  在导弹防御方面,由于花费太高且怀疑其效能,台军对“爱国者”PAC-3低层系统及相关的远程探测雷达并不十分热衷。因为PAC-3系统不是用以拦截高空来袭导弹的,其对抗潜在饱和攻击的综合效能也有待证实。计划部署PAC-3系统只覆盖3个大城市,这使台湾其他地区的人口和军事设施易受导弹攻击。人们普遍认为,李登辉在任期间之所以决定购买该系统,是在为台湾加入未来的美日台导弹防御网铺平道路,台湾受到美国国防部和军火承包商的压力,才决定购买该系统。台湾军方是反对购买该系统的,但其意见被政治领导层驳回,台湾最终与美国达成交易。

  过去10年间,台湾海军一直在购买跟北约国家一样的水面战舰。理论上,这是一支可观的打击力量,能够遂行水面战、对空作战和有限的反潜战。但围绕如何最有效地反击潜在威胁的争论依然不断。与陆军一样,海军也一直担心征召入伍的人员操作这些先进平台的能力。2003年春,经过立法院激烈辩论,台湾决定购买4艘已经封存的“基德”级驱逐舰。虽然这些驱逐舰已经退出美国海军的战斗序列,但构造比较新,质量也不错。“基德”的一些姐妹舰,如主要是用于反潜战的“斯普鲁恩斯”驱逐舰等仍在美国海军服役。“基德”级驱逐舰加入台湾海军后,将增强台湾水面战舰的区域防空能力。

  2001年美国除向台湾出售8艘柴油动力潜艇外, 还向台湾出售12架“猎户座”P-3反潜飞机。该机型为4引擎涡轮螺旋桨飞机,各方面性能都优于现役的S-2T机型,装备部队后,将大大提高台湾远程反潜能力。但是,1架该型机价值30多亿美元,由于无法承受巨大的军费开支的压力,陈水扁最终决定购买更多的固定翼反潜飞机来加强现有的S-2T机型的力量。对台湾空军来说,增加300多架第三代战斗机可使其一跃成为东亚最强大的空中力量之一。配备法国的“米卡”导弹和美国的先进中程空对空导弹等超视距空对空导弹后,210架“幻影-5”和F-16A/B MLU战斗机将使台湾空军保持一定的质量优势。然而,台湾空军的战斗机特别是F-16发生多次严重坠机事件。这些事故主要是因为飞行员不断升空而过度疲劳、身体不适造成的,因此,人们对战斗机飞行员战时的能力表示怀疑。

  二、重组与调整指挥机构

  1949年以后,“中华民国总统”兼任台湾武装力量总司令。“总统”通过参谋总长行使作战控制权。参谋总长和参谋总部在军事战略制定和武器装备采购等重大问题上独立于立法机关行事。“国防部长”主要负责行政事务。作为内阁成员,“国防部长”对立法机关负责,即使对于他不控制、亦无责任的重大军事问题也是如此,因此,国防部长与议会之间的摩擦不断。90年代初台湾进行了立法院改革,议会的权力有所加强,此后,作为内阁官员的国防部长常常受到议员们的严厉责问,但国防部长对军队的各项事务却无能为力。然而在军队内部,尽管越来越明显在岛屿防御条件下(如战后日本和英国),海军和空军是确保台湾安全两个最重要的军种,但在预算分配和部队结构方面,陆军仍占主导地位。战后的许多战争已表明了联合作战的重要性,而台湾军队似乎并没认识到这一点,在作战理论上仍受到“烟囱”式结构和思维方式的阻碍。

  台军在80年代晚期开始酝酿彻底改革指挥机构,经过几年的争论之后,于2001年,以通过了两项“国防”法案为标志,初步完成了指挥机构的改革。根据新的法案,“总统”仍然是总司令,文职“国防部长”取代参谋总长成为指挥链条中仅次于“总统”,代表“总统”实施军事行动的人员。相应地,“国防部”负责战略计划、装备采购和总体预算分配。参谋总部缩编为战时的参谋机构。

  2001年的两项“国防”法实施后,台湾武装力量不再隶属强势的参谋总长和弱势的“国防部长”双重的指挥机构。虽然朝着正确的方向迈了一步,但其总体国防政策和战略还有待于进一步整合。从各自的利益出发,参谋总部和陆军强烈反对改组法案。陆军是参谋总部内最有影响的集团并且支配着各军种,所以在权力向国防部转移过程中损失最大。虽然“国防”法案得以最终获得通过,但陆军的现役和退役高级将领在改组后的国防部里实力最为强大,这不可避免地影响这两项法案的有效实施。即使法案得以成功实施,并且使台湾的垂直指挥机构合理化,但在制定统一的“国家”安全政策方面,武装力量仍将完全缺乏横向协调。根据政治上现行的做法,参与“国家”安全政策制定的人员主要有:“总统”、“总统”办公室秘书长、“国家”安全委员会秘书长、“国家”安全局局长、“国防部长”和“外交部长”。在制定“国家”安全政策过程中,“总统”和“国防部长”之间的关系只是众多互动关系之一。在大多数情况下,全体成员之间的联络并不顺畅,但所有成员都有权直接与总统接触。“行政院长”作为“总统”的首席行政官,形式上有权监督“国防部长”和“外交部长”,但实际上作用有限。简言之,台湾“总统”在制定“国家”安全战略过程中具有最终决定权。但政策制定不透明,缺乏立法监督,成员之间也无有效交流的平台。这一体系还远不成熟。

  三、精简计划

  台湾1995年提出“精实案”,1997年开始实施,目标是用4年时间,把部队中员额由45.3万人削减到40万人。第一阶段精简指挥机构中的高层人员,第二阶段合并野战部队人员。另一个内容是建立5种不同类型的主攻旅,即装甲旅、装甲步兵旅、步兵旅、空中骑兵旅和特种作战旅。加上相同数量的二线防御旅,40个陆军旅构成台湾地面部队的核心打击与防御力量。军校也由31所合并成20所。

  从2004年1月起,“国防部”实施新一轮精简,以优化部队结构和人员配置。这次行动被称为“精进案”,目的是巩固“精实案”的成果,进一步将现役军人的数量从2002年的38.5万人,裁减到2006年的34万人,最终减到2012年的30万人。在这次裁军中,陆军将首当其冲,占裁减量的75%。陆军旅的总数也将由2002年的40个,减到2006年的20个,最终减到2012年的12个。

  两个精简计划朝着正确方向迈出了步伐。但批评家们仍认为,武装力量总体员额减少10%还不够,陆军在各军种中仍占主导地位,这不符合台湾目前的战略环境。的确,采用第二个计划是因为第一个计划太中庸了。批评家们还指出,陆军当前的规模与其应发挥的作用比起来,显得太庞大了,这使得大量军费都花在了冗余人员的薪金上,而非购买新武器和维修现有武器装备。

  四、改革征兵和军事教育目标

  军方计划与私人猎头公司合作,加强征兵工作,目标是将职业军官和军士与征召入伍的比例由当前的3.6:6.4提高到6:4,增加大量军士。如果条件允许,台军将从征兵型的军队转变为志愿服役型的军队。应征入伍者的服役期也将由两年缩减到一年零八个月。

  台湾需要提高职业军官队伍和军士的总体素质,提高军事训练和教育的水平。纵观历史,人们在文化上对当兵服役的偏见根深蒂固。更重要的是,几十年来被征召入伍的人员始终认为,在军队服役两年完全没有意义。军人的津贴也比平民的薪金低。多年来提高兵员质量的需求日渐突出,但并未采取重大举措加以解决。由于台湾“外交”上处境困难,许多高级军官任职初没有机会赴海外接受素质训练和教育。更糟的是,任职中期在海外服役和训练一般不与提升挂钩。由于世界各国军队都在朝着更加职业化的方向发展、更加注重技术,台湾对高素质军官和军士的需求也日益明显。

  五、加强与美国军事合作

  自1980年《美台共同防御条约》废止后,台美军事交往大大减少,只剩下与军售相关的活动如训练和维修领域的活动。1982年《中美8·17公报》签署后,台北对美国对台平均每年约8亿美元的军售极为重视,视之为华盛顿对台承诺的一个象征。1996年台湾导弹危机发生后,克林顿政府采取措施,终致美台军事交流从与武器装备相关的项目扩展到其他领域。1996台湾导弹危机发生后,台湾加强了与美国的军事合作。美国现役军人和文职官员经常光顾台湾军事研究,涉及领域包括指挥、控制、通信、计算机、情报、监视与侦查、联合部队一体化、防空、海上能力、反潜战、防御计划、后勤和训练,等等。有时,美国会推荐使用适合台湾防御的必要武器系统。此外,双方还就战略问题举行高层会谈。尽管并未引起公众注意,但美台“软体”合作在近年来继续进行,例如,2003年美军派员赴台指导“汉光17”合成兵种演习,华盛顿的思想库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得到台湾的合同,举办上校级军官教育研讨会。

  1996年以来美台军事关系日益增强产生了两方面的结果。成功之处在于:布什政府向台出售了多种先进武器系统,五角大楼鼓励台湾进行彻底的机构改革,台北与华盛顿之间的军事交流稳步增加。不足之处在于:尽管台湾已着手建立综合的C4ISR网络,但该计划却未达到美国资助时所建议的标准,这使台湾一些立法委员感到沮丧。华盛顿建立台湾加固重要军事设施增强被动防御能力,但台北市郊联合军事指挥中心的加固却因腐败调查案而遭搁置。在加强各军种间的协调和提高联合作战水平方向也没有什么进展。自然,任何军队进行机构改革都非易事,因为这与传统思维方式相抵触,并会触动现有机构的权威。经过多年学习,台湾军队队伍一般至少表面上承认“软体”改革的重要性。但一些人仍然怀疑这种态度转变的真实性。作者:郭宏伟 贺尚锋

  相关专题:台湾军力专题


评论】【军事论坛】【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 【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欧洲冠军联赛
深圳健力宝获中超冠军
雀巢奶粉被诉造假
2005中国国际时装周
广州车展美女图450张
经典两厢车狂热贴图
家居家装实用图库
北京打折楼盘信息汇总
刘翔自传:我是刘翔


军事频道推荐
《轻兵器》专区
《环球飞行》专区
《坦克装甲车辆》
诺曼底登陆
台湾军力专题
警用装备展
国防电子展
中英军演专题
俄罗斯核军演
黑鹰坠落专题
JL9首飞专题
蓝岭访沪专题
俄罗斯核军演
黑鹰坠落专题
美国X战机计划
国际反恐专题
军事答疑平台
悬赏
 


首页 | 将军寄语 | 中 国军事 | 军事图片 | 武器纵横 | 周边军情 | 战略视角 | 各国军力

本网站由舰船知识主办
版权归舰船知识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