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舰船知识 > 军事新闻 > 正文

海军上校徐建卯——搏击在新军事变革的前沿(图)

http://jczs.sina.com.cn 2004年06月11日 17:13 光明日报


点击此处查看其它图片

  搏击在新军事变革的前沿——记“海军青年精武建功成才之星”徐建卯

  本报特约记者 吴瑞虎 本报通讯员 刘林刚 余子富

  在海军潜艇工作会议上,一位精明干练的海军军官,神态自若地向各位代表演示着他的“某新型潜艇装备技术管理与武器装备保障能力信息化系统”。随着他条理清晰的精采
讲解,大屏幕上复杂的潜艇装备以三维动画的虚拟形象,直观地展示在大家的眼前——整体模型、分体结构、剖面形态、拆卸方法、安装步骤……一目了然。

  演示结束,与会专家惊叹:“这套系统,解决了新装备信息化中最宝贵的信息来源机制难题,能服务战斗力和保障能力的滚动式发展,顶层设计突出实用性,是装备保障信息化的创举!”

  这位海军军官就是“海军十大杰出青年”、两次荣立二等功的东海舰队某潜艇支队总工程师徐建卯。

  虚拟软件提高实战硬功

  某海区,水深流急。担负着特殊使命的某新型潜艇像一条巨鲸穿破水幕,在“龙宫”深处向着既定海区开进。

  经过数昼夜的航行,潜艇进入预定海区。突然,“嘭!”地一声,主疏水泵控制箱内跳出一团火花,刚刚启动的水泵如同中弹一般,缓缓停止了转动。

  “主疏水泵损坏,无法继续排水。”主疏水泵是辅助水柜排水的主要机械,一旦损坏,潜艇将失去均衡能力,危及潜艇安全,情况十分危急。只见随艇保障的装修科科长孟庆功打开随艇笔记本电脑,求助于“新装备技术管理信息库”系统中的“远程保障支援功能”。随着几个关键词组被输入电脑后,与本故障现象类似的故障原因、排除方法参考、相关机理和所需备件等相关参数图片清晰地显示在荧屏上。孟庆功很快就“对号入座”排除了故障。

  这是“新装备技术管理信息库”系统软件的威力!也是徐建卯担任装备部长以后取得的第一个信息化科研成果。

  知识更新加快人才集成

  1999年8月,刚满34岁的徐建卯走上了支队装备部长的岗位。上任不久,徐建卯就发现,支队装备保障人员中,绝大多数士官只有初中文化水平。装备保障人才建设严重滞后于新装备的保障需求。

  “这种状况必须改变!高技术的新装备保障关键是人才!”部党委会上,徐建卯道出了自己的想法:“内引外联,借水行舟,加快人才培养步伐”。

  在徐建卯多方奔波和协调下,装备部与驻地一所职业高级中学签订了“成才与发展”共建协议:部队定期为学校进行军训、国防教育和军事化管理,校方为部队提供师资力量支援,办一个士官高中。经过两年的学习,成绩合格的战士可以拿到中专文凭,并作为考核新装备技术保障资格的依据,与个人晋升留转、成长进步直接挂钩。

  由于部队驻地偏僻,远离城市,技术干部引进难,稳定更难。一些新分配下来的干部存在借考研“飞”出山沟沟的想法,一些干了多年的技术干部,也想考研深造。摆在部党委面前的两难选择是:都让大家考,一些骨干就会脱离急需的用人岗位,势必影响新装备的保障能力和任务完成;不让大家考,又会影响这些干部的积极性和他们的进一步成才。

  经过多方调查了解,徐建卯建议办一个在职研究生班,这引起其他班子成员的共鸣。经过与海军工程大学协商,他们投资30万元,办起了在职硕士研究生班。2002年装备部有12名技术干部报考,一下就考取了9名。这样,技术干部一边挑着新装备保障的“大梁”,一边围绕新装备保障能力的提高思考读研,既保留了人才,又调动了技术干部的积极性,保障水平也迅速得到提高。

  突破常规实现保障跨越

  2002年8月某新型潜艇在南海执行任务中,供电系统寿命到期必须就地更换,这是一次检验实际训练成果的机遇。徐建卯接到任务后,亲率修理所小分队奔赴海南,在高温酷暑、两次台风袭击的复杂情况下,完成了供电系统的更新吊装任务,创下了首次独立完成跨海域对某新型潜艇实施供电系统吊装的纪录,实现了新装备保障能力的跨越式跃升。

  “创新是提高装备保障能力的源泉。”这是徐建卯的一贯理念。

  新型潜艇动力源的“自动稳压装置”,技术复杂,科技含量高,是新型潜艇保持在航能力的关键设备之一,但一直性能不够稳定,成了引发其他设备连锁故障的隐患。

  一定要解决这块短板!然而,决心易下课题难做。徐建卯明白该装置属于高科技信息传感控制设备,许多科研单位和厂家都不敢涉及。为了攻克这一高科技堡垒,他与海军工程大学张俊洪教授、贺国博士一起,带领有关技术人员边学边干边研究,查阅大量当今有关的先进科技资料,进行了无数次的试验论证,最后终于攻克难关,在潜艇实装调试中一举成功,解决了该型潜艇制约在航能力的关键问题,该项成果获全军科技进步二等奖。

  艇员们感慨地说,徐部长从一个干过三型潜艇的机电长成为领导潜艇信息化建设方面的技术组织权威,没有一种占领军事变革制高点的紧迫感是做不出来的。

  一闻战鼓生意气,殚精竭虑为打赢。今年初,刚刚走上一支现代化潜艇部队总工程师领导岗位的徐建卯对记者感叹“自己是幸运的”,因为他说“这些成绩来之不易,但没有领导的关心、班子其他成员的支持和同甘共苦的同事们的一起拼搏,我将一事无成”。


评论】【军事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发表评论:  匿名发表  新浪会员代号:   密码:
 


首页 | 将军寄语 | 中 国军事 | 军事图片 | 武器纵横 | 周边军情 | 战略视角 | 各国军力

本网站由舰船知识主办
版权归舰船知识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