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通行币 天气 答疑 交友 导航
新浪军事舰船知识 > 新闻评述 > 正文

美国今年铁定部署NMD “新三位一体”攻防兼备

http://jczs.sina.com.cn 2004年05月14日 08:38 中国网

  美国认为,除了恐怖威胁之外,今后15至20年内不可能有哪一个国家对其全球霸主地位构成实质性威胁。因此,必须抓住这一有利时机进行军事战略转型,全面提高其打赢未来信息化战争的能力。可以说,构建由“非核与核打击能力、主动与被动防御系统、反应性强的国防基础能力”组成的“新三位一体”战略力量,成为衡量美军转型成败的重要标志,而导弹防御系统发展又是其中的关键。

  美国国防部导弹防御局局长罗纳德·卡迪什于上个月连续两次向外界透露,美国将于年内部署国家导弹防御系统(简称NMD)。4月21日,卡迪什在参议院拨款委员会下属的一个小组委员会举行的听证会上表示,2004年底前要完成8枚陆基拦截弹的部署。4月27日,卡迪什又向外界公布了更为具体的计划,进一步明确今年9月第一批5枚陆基拦截导弹将部署在阿拉斯加州格雷利堡军事基地新建的发射井中,如果国会能够批准92亿美元的导弹防御预算,12月份还将再部署3-4枚。面对媒体的提问,卡迪什十分肯定地回答:“即使将于6月和8月进行的两次拦截试验全部失败,也不会影响原定的部署进程。”

  “初级产品”难有作为

  事实上,自从2002年12月17日布什正式宣布着手部署导弹防御系统起,各项准备工作始终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为了2004年9月底前部署陆基拦截弹,形成应急作战能力,美国一直采取边试验、边部署的方式加快发展步伐。虽然陆基拦截弹的助推火箭尚未最后定型,拦截试验也未能按计划实施,美国国防部仍按计划加紧进行部署陆基拦截弹的各项准备工作。

  在阿拉斯加州格雷利堡和加利福尼亚范登堡空军基地分别建设的6个和4个陆基拦截弹发射井已基本完成,阿拉斯加州谢米亚岛的“丹麦眼镜蛇”雷达阵地也正在建设,加利福尼亚州比尔空军基地“铺路爪”远程预警雷达的改进工作正在实施,连接各发射井、雷达阵地和作战管理系统的信息传输网络已大部建成。

  在人员配备方面,2003年10月,美军第一支陆基中段导弹防御部队正式组建,其导弹发射营部署在格雷利堡,主要担负拦截弹的发射任务。其余专业技术保障部队分别部署在阿拉斯加的其他美军航空站和雷达站,主要负责陆基中段防御系统的通信保障、雷达探测等工作。同时,为了保证一旦9月底部署落实就能很快形成战斗力,国防部导弹防御局与战略司令部、北方总部、太平洋总部还联合举行了作战演习,以演练导弹防御的作战运行程序。

  美国导弹防御系统经过20多年的发展,技术上已取得长足进步,部分技术趋于成熟,但由于布什急于部署,为了追赶进度,导弹防御局不得已采用一些尚未成熟的技术,相关试验的次数很少,试验过程也是事先设定的,由此得出的数据可信度令人怀疑。仅靠目前所掌握的数据,该系统的可靠性和准确性都存在问题。陆基拦截弹发射试验和评估办公室主任克里斯蒂曾发表评估报告,认为由于试验数据不足,他很难对在今年部署导弹防御系统的有效性作出评判。因此,即便是10枚陆基拦截弹部署到位,其作战能力仍将十分有限。

  按照国家导弹防御系统第一阶段设计的“4拦1”模式计算,10枚陆基拦截弹充其量能拦截2-3枚进攻导弹,更何况这还是没有诱饵或只有简单诱饵的低突防能力的弹头。一旦美国遭受少量远程导弹攻击,这个“应急防御系统”的作战能力让人怀疑。难怪媒体纷纷猜测,布什的“不管试验成功与否也要部署导弹”的表态,实际上与今年美国大选这一政治目的有关。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尽管这次部署的只是一个政治意义和象征意义大于实际军事意义的“初级产品”,但五角大楼在推行独霸全球、谋求“绝对安全”的战略进程中,却已经实实在在迈出了关键一步,这不得不引起世人的警惕。

  “新三位一体”攻防兼备

  竭尽全力发展进攻性战略力量,以压倒性的实力优势争得战略主动,是冷战时期两个超级大国难以摆脱的怪圈。冷战结束后,这种“以攻为主”的战略力量发展思维仍在发挥作用,但“9·11”事件成为了美国对其国家安全和军事战略进行重新认识的分水岭。

  2002年1月,五角大楼在《核态势评估报告》中指出,美国的安全环境已经与冷战时期大相径庭,国家安全利益正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出现“众多潜在对手和冲突源”,不得不面对各种各样的突发事件和不对等威胁。特别是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威胁越来越大,仅仅依赖进攻性核力量威慑潜在对手已显得不太合适。必须根据形势与威胁的变化,按照新的“三位一体”模式重塑战略力量。其中,要增加“主动和被动防御系统”,以“提供处理危机的新能力”。

  尽管导弹防御系统与里根时期的“星球大战”计划一脉相承,但“9·11”事件无疑更加速了这一政策的推进。美军认为,除了恐怖威胁之外,今后15至20年内不可能有哪一个国家对其全球霸主地位构成实质性威胁。因此,必须抓住这一有利时机进行战略转型,全面提高其打赢未来信息化战争的能力。可以说,构建由“非核与核打击能力、主动与被动防御系统、反应性强的国防基础能力”组成的“新三位一体”战略力量,成为衡量美军转型成败的重要标志,而国家导弹防御系统的发展又是其中的关键。

  国家导弹防御系统涉及陆、海、空、天四大领域,包容卫星侦察、雷达监视、C4I系统、导弹武器等必不可少的技术环节,代表着军事技术、武器装备和未来战争发展的方向与前沿,实际上是牵引美军信息化建设和转型的“火车头”。部署导弹防御系统与推进美军转型息息相关,这一进程一旦实现,美军信息化作战能力将发生质的飞跃,真正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把“战略进攻”和“战略防御”集于一身的强国强军,届时其它国家将难以望其项背,美国独霸21世纪的梦想将有望实现和延续。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苏联解体后,美国加速推进战略重心东移,更多地把战略矛头指向中国,将日、韩和中国台湾纳入其安全范围,形成一个从东部封锁我国的“太平洋锁链”。虽然布什政府一再强调,部署导弹防御系统主要是为了对付“无赖国家”和恐怖组织,但这实际上只是掩人耳目的托辞。从国家导弹防御系统规划的三个阶段目标来看,如果第一阶段(20枚陆基拦截弹)主要用于应对“无赖国家”导弹威胁还勉强说得过去的话,那么第二阶段(100枚陆基拦截弹)和第三阶段(250枚陆基拦截弹)显然是针对中国和俄罗斯这样拥有洲际弹道导弹的大国的,何况这些数据还不包括拦截效能更加突出的海基、空基和天基拦截器。

  在美国看来,东亚是“全球导弹技术扩散最严重的地区,中国大陆近年来大量部署弹道导弹,构成了对台湾和周边地区的‘导弹威胁’”,如果美国不对这种“威胁”进行平衡和抑制,那么它对台湾“安全的承诺”和在东亚的安全利益将受到严重损害。出于全球军事战略的考虑,以及获得盟国的资金与技术支持,美国积极鼓励其盟友参与研制和部署导弹防御系统,建立地区性导弹防御网。

  2003年12月4日,澳大利亚宣布将加入美国的导弹防御计划。同年12月19日,日本政府正式决定建立导弹防御系统。今年3月,日本国会批准从国防预算中列入10亿美元作为建立导弹防御系统的部分资金,决定在4艘“宙斯盾”驱逐舰上装备导弹拦截系统。日、澳加入美国导弹防御计划,使美国导弹防御的前沿向前推进了数千公里,增加了预警时间,扩大了防御纵深。一枚从亚洲射向美国本土的导弹,发射后尚在升空阶段便能够被部署在日本或澳大利亚的雷达预警系统捕获,并立即引导亚太地区的海基和陆基拦截导弹实施拦截,确保在导弹飞到美国本土上空之前将其击落,从而大大提高拦截概率。

  近年来,台湾当局一直把我军导弹力量视为“眼中钉、肉中刺”,是其推进“台独”的重大威胁,企图通过挤上美导弹防御战车,抵消我导弹威力。从1999年起,台开始实施“安邦计划”,确定把“构建远程预警雷达与低空反导防御系统作为重点”。今年3月,美国防部已决定把价值17.76亿美元的两套“铺路爪”远程早期预警雷达及其相关设备卖给台湾,这被看作是推进“安邦计划”的重要一步。同时,台湾从美国获得的“爱国者-2”型导弹系统已部署到位,加上自己研制的“天弓-3”型反导系统,台湾正在建立一个初步的导弹防御体系。台还计划投入巨资,用10年时间,在2010年前建立较完善的低层导弹防御系统。

  美国尽管不会轻易宣布将台湾正式纳入其亚太导弹防御系统,但仍可能利用出售先进反导武器装备等手段对台湾暗中扶持。事实上,美国在西太平洋地区围堵、遏制和延缓中国崛起的导弹防御体系正在形成。

  链接:格雷利堡军事基地

  地处阿拉斯加中部的格雷利堡是美军在阿拉斯加的重要军事基地,担负有多项重要的战备使命。由于其所处的地理位置特殊,美军将这里作为国家导弹防御系统陆基拦截弹的首个部署地点。格雷利堡的导弹防御阵地建设工程从2002年夏天开始正式启动,占地约280万平方米,目前设施建设已基本完成。根据规划,格雷利堡还将建立一个可储存约5枚拦截导弹的仓库。

  据悉,美国之所以在阿拉斯加州建造导弹防御基地,是因为从这里发射的拦截导弹,可以防卫全美50个州。当拦截弹部署到基地后,导弹将长时间装在发射井里,随时处于准备发射的状态。(文韬)

  《世界新闻报》2004年05月13日


评论】【军事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发表评论:  匿名发表  新浪会员代号:   密码:
 


首页 | 将军寄语 | 中 国军事 | 军事图片 | 武器纵横 | 周边军情 | 战略视角 | 各国军力

本网站由舰船知识主办
版权归舰船知识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