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舰船知识 > 军事新闻 > 正文

砺剑尖兵——记二炮某部年轻博士参谋何玉彬

http://jczs.sina.com.cn 2004年04月26日 07:23 人民网

二炮某部博士参谋何玉彬

点击此处查看其它图片

  郭嘉\张选杰\何天进

  面对风起云涌的世界新军事革命,第二炮兵年轻的博士参谋何玉彬始终战斗在中国军事变革的最前沿。

  从1999年当参谋以来的5年间,何玉彬的日子几乎都被工作充填着,而在这不知疲倦
的身后留下的却是一串不平凡的功绩:先后主持或参与组织完成20多项新型装备发展规划和论证工作;完成了“复合环境下装备技术测试与评估”等4项重大成果;撰写出版6部学术专著,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他还先后荣立一、二等功,去年底,被第二炮兵评为首届“十大砺剑尖兵”。

  一

  1999年初,从西安交通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的何玉彬匆匆赶到第二炮兵装备预先研究办公室报到。这是一个新成立的单位,何玉彬是参谋中惟一的博士。

  何玉彬是博士,却也是名副其实的小参谋。但他认为,参谋的职务虽然不高,可责任重大,想的干的都是关系到我军装备建设的发展,关系到我军能否打赢现代化战争。

  记者眼前的何玉彬机敏、睿智,不苟言笑,他对“参谋”的理解是“既参还谋,而且是大谋。”

  工作伊始,何玉彬就开始潜心谋划武器装备发展这篇大文章。根据上级领导的指示,何玉彬带领有关人员走东闯西,短短8天时间,走访了7个城市的12家科研单位,与百余名专家进行了座谈,了解我军装备技术发展的现状。通过这次调研,何玉彬清醒地看到,我军的武器装备同世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惟有超前谋划,才可能赢得先机。

  此后,何玉彬和他的战友们把自己关在屋子里,潜心研究高新技术装备的发展。他们结合国外尖端武器装备发展的趋势,根据第二炮兵在未来信息化战争中的作战需要,以超前的战略思维,向决策层起草了一个“重量级”的武器装备发展论证报告。这一“发挥国家整体人才优势、整合最先进技术资源”的论证报告,受到军委领导的充分肯定和高度重视。

  然而,宏伟的计划需要创造性的组织实施。要适应军委战略政策调整,必须打破过去武器装备发展“一统天下”的局面,构建一种全新的国防科研模式。在何玉彬的建议和组织筹备下,第二炮兵召开了首次由几十家优势科研单位的百余名专家参加的大型研讨会,共谋新型装备发展良策。

  整整3天,专家们研讨、辩论,何玉彬则几乎没有合眼。专家们的每一句谏言,每一个良策,都被他记忆在胸。最后经过反复筛选、过滤,何玉彬从未来信息化体系作战的全新视角出发,提出了突出“信息化、自动化、简便化、自主化”的装备总体发展思路,得到了二炮首长和总部机关的充分肯定。后来,他们按照这一思路,完成了数种新型装备的论证立项工作。

  二

  某新型装备系统科研课题立项后,因一直没有突破性进展被突然换“帅”了。作出这一惊人之举的是负责这项科研组织协调工作的参谋何玉彬。

  这项科研关系到我军战略工程的建设,何玉彬心急如焚。他在调查中发现,问题的根子出在创新理念上的偏差,照此下去会久拖未果;同时,他了解到北京某大学工程学科首席冯教授在相关研究领域一直处于领先地位,且创新思想活跃。为此,他大胆建议由冯教授担任组长,并对课题组人员进行重组。

  中途换“将”易“马”,是科研工作中的大忌。不少人建议何玉彬还是稳妥一点好,不要为一件事把关系搞僵了,把问题搞复杂化了。可铁了心的何玉彬,想得更多的是新武器的发展,时间不等人啊!

  何玉彬在征得包括院士在内的多名有关专家的意见后,果断地对该项目进行重新论证,人员进行重组,并得到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结果,新的课题组开展研究不到一年,就攻克了多项关键性技术,并进入项目演示验证阶段。

  何玉彬对记者说,机关参谋不仅要参与决策,还要善于组织协调。某型装备演示验证是总部下达的一项硬性任务,涉及到机械、电子、力学,以及计算机、自动化控制、系统工程等多门学科,任何一家科研单位想独立完成都不可能。怎样完成这一重大科研课题?何玉彬在经过周密调查、充分论证的基础上,通过各种手段方式,将军内外相关研究领域的百余名专家教授聚拢在了一起,组成了一个堪称国内一流的科研专家方阵,协力打好歼灭战。

  为确保各分系统研制的顺利进行,一年内,何玉彬先后20多次赴科研单位组织攻关,召开各种技术研讨会和协调会10多次,起草各类研究报告10多万字。进入最后攻坚阶段,何玉彬常常通宵达旦地工作,瘦弱的身板像不停旋转的陀螺,双眼熬得通红,但一想到此举将大大拓展第二炮兵部队的作战领域,他就进入一种忘我拼搏的亢奋状态……

  作为该项目负责人的何玉彬,以过人胆识和智慧,使该系统研究实现了从理论到实践、从技术攻关到模拟实战的飞速跨越,由此创造了新型武器系统预研的数项“之最”,在我国军事科研领域书写下光彩的一笔。

  三

  何玉彬是一个机关参谋,也是一名导弹技术专家。

  一次,在某型导弹发射中,有一种现象引起何玉彬的密切关注:即武器系统的地面测试和上天飞行不能一致,这是为什么?

  疑问像钉子一般深深地扎在了他的脑海,使他忘我地研究、探索……经过长达一年多的研究论证,他大胆提出环境差异是造成这一结果的根本原因,并盯住这一重大课题,攻关不辍。

  何玉彬在不断深化力学研究、探秘深奥“混沌理论”的基础上,开始对人工神经网控制和机电液一体化系统进行研究,并完成了“复合条件下导弹技术测试与评估系统方案论证”。这一成果有效地解决了传统测试方式带来的问题,对提高战斗力起到了积极作用。

  何玉彬认为,搞装备要“先胜而后装”。打赢未来战争,必须以科技创新为先导,使创新成果迅速转化为战斗力。

  何玉彬在读博之前所学的专业是阵地管理和力学,攻读博士后他选择了智能控制专业。他之所以这样选择,就是要通过拓宽专业领域,完善知识结构,为今后开展武器装备作战应用研究做好知识储备。

  “某阵地综合防御系统”,对第二炮兵乃至诸军兵种作战中的生存问题都事关重大。为了该研制项目早日立项,何玉彬在进行大量调研的基础上,先后组织召开了10多次专家论证会,写出了长达几十页的调研论证报告,并就立项问题一再向上据理力争。在他的建议下,该系统在设计理念上采用了全新的思想,以系统结构的高度集成和系统功能的高度融合,实现资源配置的高度优化,其综合作战功能达到先进水平。

  未来战争是一场以信息化为主导的高技术战争,中国军人能打赢未来战争吗?何玉彬对此充满着必胜的信心,“对我来讲,军人不应该有和平时期,每天都要为打赢未来战争作准备。”

  何玉彬用行动实践着自己的诺言。几年来,他组织编写的《第二炮兵武器装备预感管理办法》,以法规的形式对二炮建立预研管理机制起到了奠基作用;他组织完成的第二炮兵未来预研计划综合论证,为全面开启关键技术攻关,抢占装备发展先机,提供了科学依据;他组织实施的某新型武器系统论证和攻关,为开辟我军御作战领域创造了条件。

  何玉彬把人生的坐标选在了军队现代化事业上,他说:“人生要想永远灿烂,就必须不懈努力下去。”

  《人民日报》2004年04月26日第一版


评论】【军事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推 荐 专 题
《轻兵器》专区
《环球飞行》专区
《坦克装甲车辆》
台湾军力专题
俄罗斯核军演
黑鹰坠落专题
JL9首飞专题
蓝岭访沪专题
俄罗斯核军演
黑鹰坠落专题
美国X战机计划
国际反恐专题
 发表评论:  匿名发表  新浪会员代号:   密码:
 


首页 | 将军寄语 | 中 国军事 | 军事图片 | 武器纵横 | 周边军情 | 战略视角 | 各国军力

本网站由舰船知识主办
版权归舰船知识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