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舰船知识 > > 正文

JL-9“山鹰”新一代高级教练机研制纪实(图)

http://jczs.sina.com.cn 2004年04月05日 09:38


点击此处查看其它图片

  2003年12月12日。贵州安顺双阳机场。机场上空阴云密布,

  能见度低。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贵州航空工业集团公司研制的新型高级教练机“山鹰”将在这一天进行工作试飞,为次日的首飞做准备。

  时间在不停地流逝,从上午开始,天气始终没有转好的迹象。下午5点,现场指挥部
门经过协商,决定起飞。

  飞机腾空而起。

  当飞机完成试飞,安全着陆的时候,在场的工作人员和媒体记者们情不自禁地欢呼,雀跃。试飞员钱兆权、马信新走下飞机座舱,激动地与地面指挥人员紧紧拥抱在一起。此时,负责现场指挥的贵航副总经理张尚道默默地离开欢乐的人群,轻拭眼中那夺眶而出的泪水。

  2003年12月13日。双阳机场。“山鹰”首飞的日子。

  空军、海军、中航一集团、贵州省的各级领导,新闻媒体,以及各界群众现场参加观礼的人数超过了三千人,包括两位外国驻华使馆的武官。

  上午天气情况仍然不理想,能见度不好。时至正午,现场指挥部决定,执行第二套方案,首飞推迟到下午进行。人们纷纷猜测,是否又会出现前一天的情况,天气情况很可能不会好转。

  贵州素以“天无三日晴”著称,然而,13日的午后,天气放晴了,冬日午后的阳光暖洋洋的照耀着这片神奇的土地。

  14点10分,首飞指挥员黎永国请示放飞,中航一集团常务副总理杨育中批准放飞。“嘭”的一声,信号弹直射蓝天。

  14点15分,随着轰鸣声,“山鹰”从跑道上腾空而起,插入云霄。

  14点30分,“山鹰”回到机场上空,平稳着陆。

  14点40分,首席试飞员钱兆权向空军首长报告:“在执行任务过程中所有情况正常,感觉良好。”

  双阳机场变成了一片欢乐的海洋。

  是夜,双阳无眠!安顺无眠!贵阳无眠!北京无眠!

  这一天距12月17日人类动力飞行航空百年仅有4天。“好人好马上三线”

  贵州航空工业集团,也就是中国航空工业著名的011基地,是20世纪60年代三线建设时期,为了国防需要建立的一个以生产歼击机为主,整机配套的航空产业基地。

  时光回溯到1964年,根据当时我国的周边局势,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制订第三个五年计划时确定了建设大三线的方针。1964年5月,毛泽东主席在听取“三五”计划汇报时,指出:国民经济有两个拳头,一个屁股。农业是一个拳头,国防工业是一个拳头,基础工业是屁股。工业要为农业服务。建设要按客观规律办事,只能有多少钱办多少事,不能搞多了,要少而精,集中力量打歼灭战,留有余地。1964年6月,在讨论“三五”计划的中央工作会议上,毛主席说,要搞三线工业基地的建设。并深情地说,不搞好三线睡不着觉。

  1953年国家实行发展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时,大搞基础建设,《人民日报》为此发表社论,号召“好人好马上基建”。到60年代中期,版本演化为“好人好马上三线”。在“好人好马上三线”的号召下,来自五湖四海的三线建设者们,开始了战略大调整、大迁徙。他们怀着保卫祖国强大祖国的理想,来到崇山峻岭中,将一生献给了中国的航空事业。

  贵州阴冷潮湿、封塞、地貌崎岖、信息不足,生活条件差,厂区分散,文化通信落后,研究机构运转不灵……在贵州喀斯特熔岩地貌的荒凉山野间,创业谈何容易。原011基地党委书记楼士礼在一篇文章中谈到当年的艰苦创业时,曾深情地写道,“文人写的头顶蓝天,脚踩青山这样的日子不多,更多的是头顶雨天,脚踩稀泥。那时上班,稀泥溅满裤脚,人人如此;走急了稀泥就能甩到脊背上。刚进点,住老乡的茅屋,喝稻草水;自己盖了干打垒,内墙不抹灰,屋顶用的是角形预制板,冬天睡觉冷凝水会不断滴在脸上;厕所长期在户外,一栋房子一个,有不少厕所不封顶,方便时还得举着伞;接通自来水后,也是一栋房子一个水管,露天使用,人多排队不说,冬天寒风把水管冻了,得用开水浇开。至于半夜在寒风中洗小孩的尿片子,那冰水刺骨的滋味,一辈子都忘不掉!”

  那是个艰苦的岁月。艰苦创业绝不只是一句豪言壮语。那种精神深深地融入了三线人的血脉之中。

  贵州素有“地无三尺平,人无三两银”之说,贫穷落后,缺乏大规模现代化的基础。满清灭亡前的1911年,全省只有工厂120家,雇工1578人,平均每厂只有13人,其贫穷落后可见一斑。抗战时期,国民党政府和工业内迁使贵州工业小有起色,随着胜利后的东迁和解放前夕国民党军队大溃退,官僚资产阶级纷纷携资外逃,贵州经济重陷混乱和落后。1949年全省工农业总产值仅11.25亿元,人均79元,是中国最贫穷落后的省份之一。

  就是在这里,从1964年基本建设大规模展开,到1969年12个航空企业在贵州建成。进入70年代,通过不断建设、完善和调整,贵州航空工业初具规模,建成企事业单位45个,在贵州绵延800里的崇山峻岭中,贵州航空工业的企事业单位犹如一把散落的珍珠。

  1970年初,周恩来总理提出要求:贵州歼击机生产基地一定要在1970年内建成。就在这一年,贵州航空业在大规模基本建设的同时,充分发挥了厂所结合,内部配套齐全的资源优势,与一线协作,从设计到生产,从部件到总装,大打飞机、发动机生产、科研攻坚战。1970年5月,涡喷-7型发动机试制成功。同年9月18日,贵州制造的第一架歼击机-歼6Ⅲ型飞机在011基地首飞成功。云贵高原的上空从此不再寂静。

  “亚洲明星”

  1987年6月,法国巴黎。在第37届巴黎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上,中国政府派歼教7、强5和运12飞机参展。这是中国人自己研制、设计的飞机第一次在国际航展上亮相,一时间在巴黎的国际舞台上引起了不小的震动,贵航研制的高空高速歼击机教练机歼教7被法国新闻媒体誉为“亚洲明星”。

  80年代是中国社会发生翻天覆地大变革的年代,也是中国国防工业大变革的年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1985年初,中央决定裁军100万。大裁军、军品订货陡降,国防工业体制改革的潜流终于爆发了。

  国防军工业的二次创业拉开了序幕。在军品陡降、民品开发不济的初期,011基地像大多数老军工企业一样,陷入了困境。然而就是在困境中,011基地坚持以航空为本,军品第一的方针,以民养军,始终抓紧军品的科研生产。二次创业的艰辛,个中滋味,不是当事者很难体会。

  歼教7就诞生在这一历史大背景之下。1979年011基地开始自主研发歼教7飞机;1985年7月5日,歼教7首飞成功;1988年2月4日,歼教7通过鉴定,设计定型。当时鉴定试飞,在“三机定型”的3个机种中,歼教7到试飞院最晚,完成定型试飞最早。歼教7的飞上蓝天,结束了中国没有高级教练机的历史,解了空海军的燃眉之急。

  1987年第37届巴黎航展上,歼教7的参展实现了中国国产实物飞机参加国际航展零的突破。1989年4月,歼教7应邀参加了泰国航空节,进行了飞行表演,这是中国军用飞机在国际上第一次进行飞行表演。

  1990年11月9日,贵航研制的歼教7P型飞机首飞成功,其性能、质量已接近世界先进水平。P型机是在歼教7飞机的基础上进行改进设计的机型,仅在19个月内完成了方案论证、设计出图、零部件制造、总装调试,被当时的航空航天部部长林宗棠誉为“011速度”。一时间航空的“P型机”与航天的“长二捆”齐名。

  歼教7P的研制是贵州航空业在飞机研制上的第二个台阶。吴炳麟,英年早逝的P型机总设计师,300多个日日夜夜操劳在工作岗位,一张沙发、一条毛毯、一杯开水、一包饼干……P型机正是由这种精神力量铸造而成。

  “山鹰”铸造

  歼教7系列教练机在中国空海军中广泛装备,十余年来故障率低,出勤率高,赢得了好评。但是任何产品都有其生命周期,随着中国国防建设的发展,尤其是空军装备现代化的加速,歼教7系列已不能完全满足航空兵部队训练的需求。特别是大批新型武器装备部队后,这一缺位更加明显。

  教练机的主要功能是训练飞行员,兼有一定的作战功能。国际上飞行员的训练体制,一般分为二级制和三级制。在俄罗斯、东欧等地区,以前苏联的训练体制为主,采用三级训练体制;在欧美地区,主要采用二级训练体制。目前中国普遍采用的是三级训练体制,即飞行员在航校先完成初级教练机训练航时,再进行中级教练机、高级教练机的训练,完成定量的训练航时,才可驾驶不同类型的战机。

  从目前世界军用教练机市场来看,存在着两个突出问题。一,是生产力过剩,全球有20多条生产线;二,是教练机老化,平均服役年限在20年以上,能真正满足需求的教练机不多。现代战争,制空权至关重要,各国都在大力发展空中力量,对高级教练机的需求很大。各国在完善教练机体系的过程中,普遍重视高级教练机的发展,多途径发展通用型高级教练机,注重训练的整体效益,强调合理配置及各级教练机之间的跨度适中。

  正是针对国内外市场的需求,贵航集团在大量市场调研的基础上,组织力量,研制开发了“山鹰”新型高级教练机。一种新机的研制周期一般需要5到10年时间,而贵航在新机研制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了航空工业大集团协作的优势,整合了优势资源,“山鹰”从研制到首飞仅用了21个月,从飞机开铆到首飞仅用了212天,堪称奇迹。在研制生产过程中,采用了数字样机和国际先进的综合航电系统进行全新设计。贵航在多年的军工发展史上成功地摸索出了一套飞机“渐改法”。对一个机种逐年改进,先小改,经过足够的积累后,再进行大改,从量变到质变,最终改型。“山鹰”就是在歼教7大改的基础上进行设计,全机改动量在70%。


评论】【军事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发表评论:  匿名发表  新浪会员代号:   密码:
 


首页 | 将军寄语 | 中 国军事 | 军事图片 | 武器纵横 | 周边军情 | 战略视角 | 各国军力

本网站由舰船知识主办
版权归舰船知识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