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舰船知识 > 军事新闻 > 正文

新疆军区千个演唱组激情消融冰雪红火万里边关

http://jczs.sina.com.cn 2004年03月19日 07:29 解放军报

  这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壮观场景,这是一次边关演唱组的大聚会———2003年12月,新疆军区组织开展了1000多个连队演唱组参加的汇演活动。官兵们踊跃投入创作,积极登台表演,其红火景象令人热血沸腾。经过层层筛选,最终选拔出31台、270个节目参加了军区组织的角逐。

  表演节目种类繁多,是这次汇演的最大亮点。纵观31台连队演唱组奉献的晚会,有
舞蹈、小品、快板、诗朗诵、独唱、演唱组合、电吉他弹唱、音乐快板、哑剧、双簧、独角戏、器乐演奏、京剧、秦腔、黄梅戏、杂技、武术等20多种五花八门的表演形式。某高炮旅连队演唱组表演的拉场词《菜窖管理员》,以萝卜、白菜、土豆、茄子为道具,运用说、唱、舞蹈等8种表演形式,上演了一出精彩的“大杂烩”,把连队菜窖管理员的职责表现得淋漓尽致。由电子琴、电吉他、电贝司等乐器组成的电声乐队组合一出场,便引来了年轻官兵的一片叫好声。乐手们边弹边唱,先后表演了《二泉映月》、《走进新时代》、《童年的回忆》等曲目,为官兵带来了时尚的文化气息。

  扑面而来的生活气息,是连队演唱组的独有特色。某边防团选送的晚会,一开场,15名官兵时而是主持人,时而是演员,时而是观众,时而又是化妆师,其节目的结构形式十分新颖。相声《我是一个兵》,以生动、风趣的语言和“土得掉渣”的表演,反映了连队卫生员、炊事员、军械员生活中的点滴趣事。舞蹈《好男儿来当兵》反映的是战士爱军习武方面的事迹。迷彩战士踏着欢乐的节奏,巧妙地将队列训练、体能训练、轻武器射击的动作糅进舞蹈之中,或夸张、或俏皮、或幽默的表演风格,引得一阵阵捧腹大笑。

  最出人意料的当属基层官兵“高超”的表演才能。某演唱组的音乐荒诞剧《白毛女》的演员们一出场,便博得了热烈的掌声,战士们和所扮演对象的神态、说话及走路的样式,与电影里出现过的形象几乎如出一辙,特别是战士向剑扮演的喜儿、闫永峰扮演的黄世仁的母亲,惟妙惟肖,显示出高超的演技。某边防团一连上等兵崔磊的钢琴演奏更是让评委们刮目相看。他在独奏《绣金匾》和《梦中的婚礼》时,那娴熟的指法、自若的神态、行云流水般的音乐,把人们带入了一个梦幻般的世界。

  某团炮兵连演唱组创作的群口相声《官兵喜欢自助餐》,还被搬上了新疆军区春节联欢晚会的舞台,与新疆军区文工团的专业演员同台献艺。军区一位领导看了他们的演出后连说了两个没想到:没想到作品的创作出自战士之手,没想到连队演唱组能把这个节目演得如此到位。边关处处是舞台

  连队演唱组之所以能够经久不息地生存下来,是因为他们不受地域、时间、场地和环境的限制,具有很强的机动性和灵活性,只要官兵需要,演员们就可以随时随地出场。万里边关,处处是他们的舞台。

  某汽车团三连在阿里高原海拔4800米的冰雪达坂上举行的“篝火晚会”,至今为人们所津津乐道。那天晚上,连队演唱组以大地为台,以篷布为幕,用车灯照明,汽车喇叭当伴奏,点燃篝火。节目主持人、战士张祥手持汽车摇把当麦克风,大步流星地走上舞台:“十五的月亮,照在家乡照在边关……”小张婉转悠扬的歌声,牵引出官兵们浓浓的思乡之情。接下来的小品《“天路”汽车兵》则又把官兵的思乡之情与报国之志紧紧糅在了一起,飘荡在高原夜空之上的不仅有官兵们会心的笑语,更有卸去一天疲劳的轻松。

  已经100多次驾车闯昆仑山的某汽车团团长王岱告诉笔者,车队每次赴高原执行任务,官兵都要在途中搞些小晚会、小演出。没有固定的时间和固定的地点,只要官兵需要,雪域高原处处都是演唱组的舞台。这些来自官兵们身边的节目,为高原缺氧的官兵送去了一缕缕新鲜的空气,一道道可口的精神食粮。

  初春的帕米尔高原,依旧冰封雪裹。蜡像般的群山静谧得没有一丝生气。然而,当笔者走进帕米尔高原上的“帐篷俱乐部”时,与室外零下20摄氏度的冰雪天气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帐篷内欢声笑语,音乐声激荡,连队演唱组的官兵有的在进行器乐演奏,有的在进行小品排练,还有的进行卡拉OK演唱,热烈的场面融化了帽檐上的霜雪。明铁盖边防连指导员黄生龙介绍,这是边防团队根据部队执行战备任务需要而专门开设的帐篷俱乐部。目前,驻帕米尔高原所属边防连队全部用上了这种流动“俱乐部”。

  据悉,在军事演习、野外驻训、光缆施工、抢险救灾等重大活动中,只要部队走到哪,连队演唱组的节目就演到哪里。某边防团在一次野外驻训时,一名干部的未婚妻来队探亲,相会在演习场,这名女士主动提出要在演习场上举行婚礼。连队演唱组得知此事后,连夜加班创作了小品《演习场上的婚礼》。节目演出后,在一些临时来队家属中引起反响,她们纷纷表示不拖后腿,全力支持丈夫搞好演习。团政委孙永涛对演唱组的同志说:“你们这个节目比单纯靠说教来做思想工作要灵得多。”文艺人才层出不穷

  连队演唱组是最基层的文艺组织,它就像一泓清泉,孕育了一茬又一茬的文艺人才,为连队建设注入了生机与活力。

  某边防团根据官兵的爱好和需求,成立了吉他班、合唱班、军乐班和民族乐器班。回族战士马磊入伍时随身带着小提琴,到部队后,他发现连队文艺人才很少,就把爱好音乐的战士集中起来,给大家一点一滴地辅导乐理基础知识,帮助大家识简谱,教大家掌握吉他、二胡、电子琴等乐器的演奏技巧。现在,全连官兵每个人都能拿起乐器演奏一段。

  《军人道德规范》下发全军后,某团炮兵连决定用小品的形式对官兵进行相关知识教育。演唱组创作员接到任务的当天,就利用休息时间四处收集整理素材,随后集体讨论写成了小品脚本。在排练过程中,他们对每句词、每个动作,都精雕细刻,反复修改完善。小品《军人道德规范讨论会》演出后,其活泼俏皮的方言、幽默生动的形象、启人深思的妙语,让官兵们在捧腹之余反省自己,一些平时有不良习惯的战士逐渐自觉以《军人道德规范》的要求来约束自己的言行。

  笔者在每个连队采访都能看到一本60多万字的《部队基层文体骨干培训教材》。这本由新疆军区政治部编写的教材,从基层文艺演唱的创作、编导、排练到组织实施方法都进行了详细的规范,各级依据教材搞培训,有效解决了基层文体骨干缺乏的问题。目前每个连队都有三至五名文艺骨干,每个连队都有15人左右的演唱组。正如某陆航团通信营张营长所言:一个连队演唱组就是一座艺术殿堂、一个教育课堂、一个催生凝聚力、战斗力的平台。如果连队干部不掌握一定的演唱技能,就很难带好有现代意识、思想比较活跃的战士。

  连队演唱组不仅培养出了一批优秀人才,还推出了一大批文艺作品。《毛主席的战士最听党的话》、《真像一对亲兄弟》这些曾经唱红全军、全国的歌曲,都是由基层官兵创作出来的。小品《长相思》曾获全军文艺调演一等奖,歌曲《当兵走阿里》进京参加了全国“双拥”晚会的演出。神仙湾哨所的排长陆军是连队演唱组的骨干,他的歌不但从昆仑山唱到了军区卡拉OK大奖赛的赛场上,还唱进了中央电视台的演播大厅,成为战友们追崇的“明星”。官兵陶醉民族歌舞

  当我们置身于民族大家庭中的新疆军区各连队演唱组时,发现有的战士一个人就会几种甚至十几种新疆舞蹈,多彩的边关军营其实早已染上了浓郁的民族文化色彩。麦西来甫舞、手鼓集体舞、军营山鹰舞、萨巴依团体操等民族歌舞,在各个连队里随处可见。

  欢快的手鼓敲起来了,醉人的麦西来甫舞跳起来了。穆斯林群众的传统节日———古尔邦节这天,火洲盆地吐鲁番市的广场上鼓乐声声,各族军民沉浸在欢乐的海洋之中。身着迷彩服的官兵那优美的民族舞蹈、娴熟的民乐演奏,赢得了阵阵喝彩声。在主持人的盛情邀请下,连队演唱组的官兵们先后表演了维吾尔族的麦西来甫舞、刀郎舞、手鼓舞、龟兹乐舞,哈萨克族的阿肯弹唱,柯尔克孜族的山鹰舞、鹰笛演奏等民族舞蹈和民族器乐,在各族群众“亚克西”!“亚克西”!的狂烈欢呼声中,官兵跳了一曲又一曲,跳出了新时期边关军人的阳刚之气和文化内涵。

  一路风尘一路歌。从驻城市部队到驻牧区连队,我们一路走来,所欣赏到连队演唱组的晚会中,无不体现着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浓厚的民族特色。阿里军分区某边防连创作的歌伴舞《桑吉卓玛》、舞蹈《格桑拉》,某团五连官兵表演的维吾尔族器乐合奏《木卡姆》、维吾尔族舞蹈《麦西来甫》等,就是这方面的代表。

  某团五连为演唱组购买了冬不拉、热瓦甫、热杰克、弹伯尔、阿帕尔等20多件民族乐器,定期从驻地学校、农牧区邀请民间艺人给全连官兵教民乐演奏。同时,连队还通过送文艺骨干到上级文艺团体培训等方式,为连队储备丰富的文化人才。自编自演蔚然成风

  连队演唱组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几乎所有的节目都出自官兵之手。官兵们自己写歌自己唱,自己编剧自己演,“兵写兵”、“兵演兵”的气氛尤为浓郁。

  在天山南北的几个边防连队,一到业余时间,官兵们就或三五成群地排练节目,互教互练;或独坐电脑前冥思苦想,进行艺术构思;或为一句台词、一个动作的定夺而激烈争论,各抒己见;还有的官兵正挥动着灵巧的双手,精心制作道具……

  在素有“世界风口”之称的阿拉山口边防连,连长鲍孝军告诉笔者,边防战士爱唱歌,尤其爱唱自己写的歌。在这里不用动员,一遇到动人的故事,战士们就会悄悄地拿起笔,默默地挑灯夜战,创作各类作品。

  当上级把为阿拉山口边防连创作连歌的任务交给连队演唱组时,演唱组的同志一个个豪情满怀,他们把这当作是上级对演唱组的最大信任。不管是在巡逻小憩时,还是进入梦乡前,他们都在认真地思考,敏锐地去捕捉那些能够让人怦然心动的歌词。仅仅3天功夫,就有20多首歌词送到连部。一班在巡逻途中,突然刮起了八级大风,风沙卷起石子,重重地扑打在战士们身上、脸上,但未能挡住他们巡逻的脚步。在迎风巡逻中,不知谁吟诵了一句“大风起兮云飞扬,安得猛士兮守四方”的诗词,顿时引起了全班战士的共鸣。

  战士们行进的脚步渐渐慢了下来,你一言,我一语,他一句,一首《阿拉山口之歌》的歌词在大风相伴的巡逻路上诞生了:“大风起兮云飞扬,安得猛士兮守四方。我们是新世纪的擎天柱,我们是大陆桥的铁脊梁。大风口高唱大风歌,大风歌唱出新曙光。建功西口第一哨,国威军威边关扬。”在随后的一个多星期里,演唱组的同志或向驻地音乐教师请教,或向军区文工团的作曲家取经,经过反复的酝酿和修改,为连歌谱上了动人的曲调。

  据新疆军区政治部张副主任介绍,在新疆军区所属连队,像阿拉山口边防连一样,由官兵自己作词、作曲、演唱的连歌比比皆是。尽管这些出自战士之手的歌曲谈不上有多高的艺术水准,但他们却是基层官兵最朴素、最真挚的情感表达。文化催生战斗力

  周涛

  新疆军区前段时间组织了一次千个连队演唱组的文艺汇演。官兵们自编自演的文艺节目新鲜惊奇、兵味十足。看过之后,不禁令人抚掌大笑,深深地被连队艺术清新、活泼的气息所感染,继而引起对连队文艺创作和演唱活动的思考。

  记得毛主席说过:“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愚蠢的军队,而愚蠢的军队是不能战胜敌人的。”据此,我就在设想,一支军队只要“武化”不要“文化”行不行?我想了很久,最后得出的结论是:不行。为什么不行呢?

  如果除了吃饭睡觉就是军事训练、操枪弄炮,没有了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没有了活泼的业余文化生活,这支部队就失去了灵魂、方向和凝聚力。这样一座呆板、枯燥、生硬的兵营,不仅不能成为练武修文提高素质的大学校,反会成为一座炼狱,人人欲避之而唯恐不及,谁还肯来当兵呢?所以这是一不行。

  文武之道,一张一弛,弛是为了更有利于张,永远绷紧的弓弦必断,不停锤打的钢刀必断,文武之道,相辅相成,没有平时活泼生动的文化联系,没有在同一文化背景上共同成长的联系,没有共同的理想和信念,没有价值观和人生观,打起仗来,一遇挫折,则易哗散,哪里出得了黄继光、邱少云?此为二不行。

  解放军首先是个大学校,平时学校办得好,战时方能克敌制胜。大学校就是要有大眼光、大胸襟、大谋略,这当中就少不了用以连队为基础的军营文化塑造人、提高人、凝聚人。人是世间最宝贵的,也是最复杂、最丰富的,每一个战士都应该是合金钢,而不仅是单一的生铁。所以文化是不能缺少的,文化工作因而也是非常重要的。此为三不行。

  不行岂止有三,要列下去,还可以举出许多。总之,军队是要打仗的,而真正实现“谋打赢”,却不是靠单纯的军事训练就能够实现的。为实现这个目标,就要发挥各方面的因素,五指合拢,攥成一拳,凝聚钢铁,摧枯拉朽。

  文武浑然合一,其力无敌。


评论】【军事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发表评论:  匿名发表  新浪会员代号:   密码:
 


首页 | 将军寄语 | 中 国军事 | 军事图片 | 武器纵横 | 周边军情 | 战略视角 | 各国军力

本网站由舰船知识主办
版权归舰船知识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