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舰船知识 > 新闻评述 > 正文

由防转攻由内向外 日本五阶段战略逐梦军事大国

http://jczs.sina.com.cn 2004年02月10日 11:02 人民网

  随着世界战略格局的变化,日本周边安全环境出现了新的情况,日本走向军事强国的野心的步伐正在加快,其军事战略开始显露出一些令人关注的变化,这些变化集中体现在日本1995-2000年度防卫发展计划和2001-2005年新的5年防卫发展计划中。人们不难发现,日本想成为新的军事大国所采取的军事战略开始有了明确的眉目,日本防卫体制改革形势已渐趋明朗。其军事战略大致可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1945-1975年):主要军事战略思想是依赖美国重建旧日军,奉行与美建立军事同盟,以中、朝为敌,在美国武装下,逐步充实自身防卫力量。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和大战期间,日本一直奉行军国主义路线,推行对外侵略扩张的所谓“大东亚”及“太平洋”军事战略。战败后,由于苏联和中国等国因种种原因没有派兵进驻日本,使日本实际上处于在美国军队的单独占领之下。1945年,以麦克阿瑟上将为首的盟军总部执掌了日本的大权。驻日美军以美陆军第6集团军和第8集团军为主力,加上海军、空军及附属部队担负了占领任务,解散了全部旧日军。1947年以后,美国采取了包围遏制政策,其对日政策发生了变化。1950年6月,美国发动侵朝战争后,远东形势出现了危急。战后,日本政客认为:世界并不太平,旧日军已没有力量保卫自己的国土,必须采取集体防卫战略思想,以应付外来入侵,因此需要寻求其他国家的保护。这样,美日两国出于各自的需要,于1951年9月8日签订了《日美安全保障条约》,美国开始武装日本。1952年4月,日本成立了海上警备队,10月将警察预备队改编为保安队,并颁布了《防卫厅设置法》和《自卫队法》。1953年7月,日本保安队改为陆上自卫队,海上警备队改为海上自卫队,新成立航空自卫队。这支武装力量虽名为“自卫队”,但实际上就是陆、海、空三军。至此,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崩溃的日军又重建起来了。1954年日本以“自卫名义”重新组建军队,1957年提出《国防基本方针》和开始实施第一个“防卫力量发展计划”。在奉行“日美共同防卫”的同时,提高防卫自主性。在这种背景下,1960年1月,日本与美国签订了新《日美安保条约》,从而与美国共同承担起日本的防务,实施了第二、第三个防卫力量发展计划,重点加强“骨干防卫力量”。为了适应美国的需要,日本以中、朝为主要作战对象,与美国联合炮制了三个作战计划,以应付突发事件。

  

第二阶段(1976-1979年):主要军事战略思想是确立“专守防卫”战略,在继续坚持日美安全保障体制的同时,以苏联为敌,强调“自主防卫”,提出建设一支能应付小规模入侵的“基础防卫力量”。

  1976年,日本开始正式执行“专守防卫”军事战略。这实际上是一种消极防御思想。按照防卫厅的解释,“专守防卫”与“战略守势”同义。“专守防卫”战略表现了日本在战略上对美国的依赖和行动上的被动性。自从1977年以来,日本一直把苏联看成是“主要威胁”,重点加以防范。为此,日本在其军队建设目标上也做了相应的调整,军队建设重视转移到建立一支小规模“基础防卫力量”。1978年,日本政府通过了《防卫计划大纲》,该《大纲》采纳了以对付小规模侵略事态为目标的“基础防卫力量构想”,并对“专守防卫”军事战略进行了首次调整,其内容反映在1978年制定的《日美防务合作指导方针》当中,重点在于“充实”和“完善”,给原则性的框架充填比较具体的内容,进一步明确日美作战分工,制定出各种情况下的日美作战计划。随着中苏对立,美中、日中关系改善,苏联对日本军事威胁日趋严重。日本的军事战略主要对付苏联。在继续坚持日美安保体制的同时,强调“自主防卫”。1978年11月,日美双方通过了“日美防卫合作指导方针”,分别规定了两国在“为预防对日本的武装入侵”、“在日本遭受武力进攻时”、以及“在远东地区发生影响日本安全事态时”两国军队的具体合作事项。该“方针”的制定,意味着20世纪50-60年代内容比较空洞的日美军事合作,到70年代得到了充实,并开始具体落实。

  

第三阶段(1980-1992):主要军事战略思想是调整“专守防卫”战略内涵,更新作战指导方针,改革防卫体制,实现向海外派兵、拓展开国际空间的目的。

  80年代以来,日本政府在这一政策的指导下,对“专守防卫”军事战略作了调整。这次调整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上:一是更新作战指导方针。1983年版的《防卫白皮书》首次正式提出“海上击破战略方针”。根据该方针,陆、海、空三军相应调整了各自的战略:陆上自卫队改变了以往的“内陆持久反击”战略,将其调整为“歼敌于水际滩头”,力避在本土进行战斗;航空自卫队把以政治经济中枢地域为中心的“本土防空”战略,调整为“以海岸线作为本土防空作战的最后防线”的“广域防空”、“海上防空”战略,强调“早期预警、快速反应、海上拦截、海空决战”。二是改革防卫体制。为贯彻调整后的军事战略,日本防卫当局采取了诸多措施,如改革现行防卫体制和三军编制,这主要体现在更加重视常规军备的遏制与威慑效果、重视战略机动能力和远洋作战能力的建设与发展、重视积极的攻势防御作战。“专守防卫”战略的调整体现出日本正加速实现走向政治大国的目标。三是实现向海外派兵的目标。日本自从80年代开始到1991年,日本派出扫雷部队前往波斯湾,首次突破了不得向海外派兵的禁令,继而又在1992年通过了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合作法和国际紧急救援队派遣法部分修正法。1992年8月10日,在首相府设立了“国际和平合作本部”。该部负责制定有关派遣规模和实施计划,负责与联合国联系。到1992年约派出3000名自卫队人员赴柬埔寨、索马里、卢旺达、莫桑比克和扎伊尔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从此日自卫队的任务就由过去单纯的自卫发展成为自卫与维和的双重任务。

  

第四阶段(1993-2000年):主要军事战略思想是逐步突破“专守防卫”战略方针的束缚,奉行主动性、多边性和国际性的战略原则,以俄罗斯为潜在威胁,加强对中国、朝鲜的防范,争当世界政治大国。

  90年代初期,日本提出了新的国家战略目标,要在21世纪中叶前建成一个“新的日本,成为世界一流强国”。为此,其军事战略也相应作了调整,主要特点是:一是继续争当政治大国。进入90年代以来,日本把争当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作为首要目标,为此还亟需美国的强有力支持。同时,军事战略日益突出主动性。依据“专守防卫”的原则,日本只有在受到对方武力进攻时方可使用武力,且必须限制在自卫所需的最小限度,国家所保持的武装力量也必须限制在自卫所需的最小限度。事实上,这种消极被动的防御已逐步发展成前方阻止型、军事遏止型的攻势防御态势,并强调主动构筑稳定的安全保障新环境。为此,日本当局不顾国内外强烈反对,于1993年通过了《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合作法》和《关于派遣国际紧急救援队修正案》。两法案的通过,为日本在联合国的旗帜下将自卫队派往国外,直接运用军事力量在全球各地发挥政治影响扫清了道路。为了实施该法案,日本相继采取了一系列措施。1994年,日本陆上自卫队参谋部新设了国际合作室,同时,日本自卫队还专门组建了海、空运输部队。二是以俄罗斯为潜在威胁,加强对中国和朝鲜的防范。随着苏联的解体,俄罗斯虽然已不像过去那样对日本构成直接威胁。但是,由于俄远东部队实力很强,所以日本今后将继续把它视作潜在威胁。近两年来,日本对中国也加以了重视。日本1996年的《防卫白皮书》中明确地把中国视为“警戒对象国”,今后,日本肯定会加强对中国的防范。与此同时,日本对朝鲜也十分重视。1994年版《防务白皮书》把对朝鲜半岛军事形势的分析放在最突出的位置,表明日本当局对该地区形势的严重关注。1997年9月23日公布的《日美防卫合作指导方针》虽然把“周边事态”解释为不是“地理概念”,而只是着眼于事态的性质,但是这只是一种改头换面的说法,人们都记得在制定新《指针》的过程中,日本政府官员曾多次声称,日美防卫合作的范围包括台湾。三是强调日军平时要发挥威慑作用,战时实行“歼敌于国门之外”的思想。日本自卫队已决定在90年代后期装备空中加油机,并研究装备搭载垂直起降战斗机的轻型航母的计划。这将使自卫队战斗机的活动范围进一扩大。四是坚持日美安保体制,完善自身防卫力量,在坚持日美“联合防卫”的同时,逐步向“自主防卫”方向转变。为变“被动防卫”为“主动防卫”,变“日美双边安全保障合作”机制为“多边安全保障合作”机制,逐步扩大日本安全范围和保障合作内容,日军采取了以下3项重大措施:建立高度现代化的作战指挥系统;建立高度自动化的情报系统;建立高度一体化的武器装备制造系统。

  

第五阶段(2001年以后):主要军事战略思想是认为面临多种威胁,强调建立全方位的防卫战略,由防转攻,由内向外,提出多边安全保障理论,强调质量建军。

  2001年7月6日,日本内阁会议通过的“21世纪拥有一支精锐强大的自卫队”的2001年版防卫白皮书中:日本防御重点由“北”改“西”提出多边保障理论,确立攻势防卫的军事战略;防卫体系由内向型转变为外向型。对此,日本先后成立了紧急动态部、对付重要事态会议、最初行动指挥小组、陆上自卫队研究本部等重要防卫机构。未来日本对国际安全形势的总判断,认为冷战时期俄军规模虽然在逐步缩小,但质量正在稳步得到提高,仍是一支拥有包括核武器在内的现代化军事力量;而且俄罗斯动荡的政治、经济形势,使俄远东军队的动向扑塑迷离,须继续予以关注;认为朝鲜的国内政局前景难测,其核武器开发疑点及弹道导弹远程化问题等加剧了半岛的紧张局势,成为亚太地区严重的不稳定因素;认为中国在沿海组织军事演习,加之台湾海峡的紧张局势,对中国海空及核力量建设和扩大海洋活动范围的动向进行关注。日本出于对上述其周边安全环境不稳定的判断,认为日本未来具有防卫对象多元化、防卫方式自由化、防卫范围扩大化和防卫部署均衡化的特点,必须采取攻势防卫的军事战略,在过去的“综合安全保障战略”的基础上,将采取“多边安全保障”战略,适应国内安全环境的变化,加强军备建设,走质量建军的道路。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日本当局认为,必须建设一支与自己经济大国地位相称的军事力量。但是在近期内大规模扩充军队数量既无必要也不现实,因而只有在现有兵力的基础上加强自卫队的质量建设,将采取一系列措施:日本防卫厅将改组机构,实现精干化。2001年1月,防卫厅启用新的中央指挥系统,新系统与陆海空自卫队各自的指挥系统联网,并与首相官邸及驻日美军司令部相连,大大增强了在“周边”发生战事、灾害等情况时自卫队统一调动和协同作战的能力。防卫厅已决定在陆上自卫队建立多支特种部队,如在陆上自卫队设置大约由500人组成的“陆上自卫队研究本部”;组建一个包括陆、海、空三军自卫队参加的“网络部队”;建立一支新的快速反应部队-空中机动师。该师以日本现在的第一空降旅、第一直升机旅、武装直升机部队为骨干,并进行相应的扩编。日本正在积极筹划自行设计建造的航空母舰,将倾向于使用核动力。航母作战群一旦形成,再配备空中加油机,那么,日本不仅能在本土“专守护卫”,更能到远离本土以外几千公里的区域去“保卫”日本的利益。日本对于太空的军事计划也提上了日程。迄今为止,日本已制订出2002年前发射4颗间谍卫星的计划。日本航空自卫队将装备性能优越的作战飞机,其中F-15近200架;为了进一步提高现有作战飞机远距离空袭能力,日本又于今年8月决定购买空中加油机,F-15和F-2空中加油后,续航能力将进一步提高,可执行战略任务。根据日本防卫厅新的中期防卫力量整备计划(2001~2005年度),日海军将建造4艘万吨级大型水面舰艇,以取代在4支护卫舰队中现役的5000吨级的旗舰。继续参加联合联军演习,并于2001年5月,日本自卫队不以观察员的身份首次参加了美国、泰国、新加坡3国联合军事演习,8月日本海军自卫队的两艘军舰访问了俄罗斯海参崴军港,并参加了俄罗斯海岸卫队的救援演习。


评论】【军事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发表评论:  匿名发表  新浪会员代号:   密码:
 


首页 | 将军寄语 | 中 国军事 | 军事图片 | 武器纵横 | 周边军情 | 战略视角 | 各国军力

本网站由舰船知识主办
版权归舰船知识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