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舰船知识 > 新闻评述 > 俄罗斯一核潜艇在巴伦支海沉没 > 正文

特稿:俄核潜艇沉没事故对中国的启示(组图)

http://jczs.sina.com.cn 2003年8月31日 08:35 舰船知识网络版

十一月级核潜艇指挥台围壳后端有约15度的斜坡


十一月级核潜艇俯瞰
十一月级首部的一对水平舵打开

十一月级核潜艇侧视

  据新华社消息称:俄罗斯国防部新闻局局长杰里亚宾30日宣布,俄海军北方舰队的一艘退役核潜艇当天凌晨在巴伦支海海域沉没,艇上人员除一人获救外,其余9人全部死亡。这也是世界上沉没的第19艘核潜艇(其中俄罗斯15艘、美国3艘、英国1艘)。

  前苏联的十一月级核潜艇(也称N级)首批14艘于1958年~1964年服役。十一月级潜艇是
前苏联海军从常规潜艇F级发展而来,是前苏联海军第一级攻击型核潜艇。其重要使命是反潜,以防止敌潜艇在苏联附近海域对本土发起核打击。同时,还担负保卫按苏联海域,破坏海上交通线的任务。

  该级潜艇是近似于“水滴”型,艇体首端有一个大型导流罩,后部呈细圆形,艇体上开有很多排水孔。首部有一对水平舵,尾部有一个大型垂直舵。指挥台围壳位于艇中前部,比较矮小,其后端有约15度的斜坡。艇上安装大型垂直舵,是为了在潜艇在水下高速航行时具有足够的稳定性和回旋性,由于艇体上开了很多排水孔,因此该级潜艇噪声很多。首艇于1957年在北德文斯克船厂建造,1958年下水,1959年竣工。随后,在西部和远东的共青城船厂建造了13艘。从60年代开始,该级潜艇有9艘在波罗的海舰队服役,其余4艘在太平洋舰队服役。前苏联解体后,一些退役潜艇集中到了靠近核潜艇建造维修基地的北方舰队。该级潜艇长109.7米,宽9.1米,吃水6.7米,水上排水量4500吨,下水排水量5400吨。水面航速20节,水下航速30,极限下潜深度400米,续航力5万海里(12~14节),人员86人。推进装置有一座压水堆,两太蒸汽轮机,功率2万马力,双轴。艇艏装有6具533毫米鱼雷发射管,艇尾装有2具402毫米鱼;雷发射管,可装载26枚鱼雷。艇上装有一部“魔盘”对海警戒雷达,1部“停车灯”侦察雷达,1部“大力士”声呐,1部“费尼克斯”声呐。

  1967年9月8日,十一月级潜艇“列宁共青团”号在离基地1700海里的挪威海域49米深处潜航时发生火灾。火势从1舱迅速蔓延至2舱。艇上人员迅速关闭1舱、2舱水密门后,火势才得以控制。灭火后,该艇被拖回基地,但已造成39人死亡,而他们大部分是被迫封闭在1、2舱内的不幸者。事后分析,火灾很可能是由于液压系统的可燃油起火,由此产生的一氧化碳等毒气通过通风管道使多人吸入而造成死亡。

  1970年4月莫斯科时间8日22时31分,正在西班牙西北约300海里的比斯开湾潜航的十一月级K-8鱼雷核潜艇为了与外界联系,从160米深处向40米深处向40米深处过渡,这时动力电路突然短路,使得3、7两舱及声呐舱发生了火灾。特别是第7舱的空调再生装置也燃烧起来。左舷的核反应堆在事故信号传感器控制下自动关闭,此后艇员迅速手动关闭了右舷的反应堆。但是大火还是烧坏了7舱的潜艇的密封装置,海水进入后潜艇向后翻下去沉没。此次事故死亡56人,有76人被救出。

  除了上述两次事故外,1970年10月在大西洋费罗群岛附近和1979年7月在大西洋英国南部海域,分别有两艘十一月级核潜艇因事故沉没。

  十一月级核潜艇由于噪声太大和技术太落后,1980年开始陆续退役,随后在1991年全部退役。十一月级做为前苏联海军的第一型核潜艇,虽然存在着很多毛病,比如很多排水孔造成噪声过大等,但为前苏联海军的核潜艇建造提供了难得的海上航行经验,随后苏联设计的攻击型核潜艇均根据这些经验进行了优化的艇型设计。可以说十一月级核潜艇是俄罗斯核潜艇的“奠基之作”。此次编号为“K-159”的十一月级核潜艇于莫斯科时间凌晨4时在距巴伦支海基利金岛3海里的海域沉没,与前4次的事故完全不同,是由于巴伦支海海域的风暴导致平底拖船与被拖带的核潜艇脱钩,核潜艇因此沉没。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大量核潜艇相继退役(从1991年的60艘到现在的17艘),退役的核潜艇拆除和处理成本十分高昂,这次沉没的核潜艇是1989年退役的,时隔14年后,该艇还未完全处理,并且是在俄总统普京最看重的北方舰队,说明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海军的军费仍然窘迫,造成了海军人员的基本训练和工作保障漏洞较多。普京总统就任以来虽然强调大力发展海军,并连年增加了海军的军费开支,但是从这次俄海军核潜艇沉没事故来看,俄罗斯重振海军大国雄风的道路还十分漫长。苏联解体后,俄海军多种主要装备已出现了断代的现象,再被退役舰艇的事故和拆除经费所拖累,特别是俄罗斯军工企业真的实行私有化后(仅仅靠几样优质装备的武器出口而没有国家的投入,根本解决不了俄罗斯目前以致将来大量装备陈旧、老化和无人管理的状况),俄海军的前途更是难以预料。

  这次俄罗斯核潜艇“奠基之作”再次沉没、“晚节不保”的事故,应该对中国的军事变革和军工企业有所启示。中国经济目前处在上升和要加大内需的阶段,因此现在以国家的力量加大加快对军事工业的投资,与前苏联和如今俄罗斯不一样的是,反而会对国民经济有拉动作用。考虑到中国原来的军事工业的发展基础是在借鉴前苏联技术基础发展而来的,而俄罗斯又面临着技术失传的境地,中国应该在尽量购买俄罗斯军事技术的基础上,借助改革开放20多年来因市场需求进步较快的民用技术(如电子技术、压力容器技术和仪表技术等),全面统筹,加快自我消化、改型和技术进步,保证自己的海军装备技术、特别是具有战略意义的海上核力量在不断代的基础上稳步升级,抓紧培养技术和保障人员,注意积累技术和人员的储备,靠技术养装备(很多技术目前实际上是军民两用,而不是象前苏联那样只能靠数量养装备),从而逐渐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独立的军工技术和产业基础。做为国家安全的需求,这是中国在进入以实力求和平、求发展新时代的第一要务。只有这样,中国才能在国际上处理外交事务、特别是处理涉及到中国安全利益的外交事务上更加灵活和硬气。(作者:北斗工作室)


评论】【军事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俄罗斯一核潜艇在巴伦支海沉没专题


首页 | 将军寄语 | 中 国军事 | 军事图片 | 武器纵横 | 周边军情 | 战略视角 | 各国军力

本网站由舰船知识主办
版权归舰船知识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