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95年12月29日,江主席视察某部时与炊事班战士亲切交谈。本报记者江志顺摄
来自江主席视察过连队的报告(四):科技,托举神剑入苍穹(配图)——第二炮兵某基地导弹发射连纪事
●本报记者夏洪青
把科技强军思想化为官兵自觉行动
初夏,记者来到江主席视察过的第二炮兵某基地导弹发射连,分享官兵追昔抚今的幸福和喜悦。
1998年6月8日上午9时10分,江主席来到该连视察。他微笑着来到阵地警卫李兵面前,和蔼地说:军规如铁。我知道,进入阵地,都要登记。我既是军委主席,也是普通一兵,要按规定登记。随即,江主席按规定登记签名。
发射连是由工程连改编的,官兵的科技素质偏低,要由“泥瓦工”变成“导弹通”,谈何容易。怎么办?一个字:“学”!为此,党支部组织全连官兵掀起了学习高科技知识的热潮,连队成立了技术攻关小组,班排成立了专业理论辅导小组,从干部到士兵都有学习计划。
士官米仁简入伍前文化程度较低,在工作之余,他刻苦学习,完成了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本科课程,拿到了文凭。当基地领导把在操作台前熟练操作的小米介绍给江主席时,江主席拍着他的肩膀夸他:“不简单!不简单!”江主席临走时又叮嘱他:“再加一把劲,过好科技关。”小米不负江主席的嘱托,通过4年刻苦自学,又精通了其它7门专业,并研制成功某新型导弹控制专业模拟系统。去年7月,友邻部队发射新型导弹,一个设备出现故障,小米受命只用两个小时就将故障排除。
士官屈会国把江主席视察连队的照片压在案头,随时提醒自己。他把津贴费大都用在了学习上。去年回家结婚时,存折上才剩1000多元钱,新娘左盼右盼等他带回去结婚用品,打开一个纸箱是书,打开第二个纸箱还是书。
抓住人才队伍建设这个重点
官兵们说,江主席视察连队时谈得最多的是高科技,嘱咐官兵最多的是学习。谈起导弹瞄准问题,江主席又和官兵探讨起大地测量和球面几何原理,并精确地说出了几个函数公式,惊讶得官兵瞪大了眼睛。江主席谆谆教导官兵,导弹发射差之毫厘,谬之千里,官兵必须要具备较高的科学文化素质,你们要努力啊!
官兵们重温江主席的教诲,明白了这样一个道理:军队现代化说到底是人的现代化,没有高素质的人,再好的武器也难以发挥作用。为此,连队党支部紧紧抓住人才队伍建设这个重点:1998年底,他们与驻地省广播电视大学建立了士兵、士官、军官三级学历升级培训体制,经过4年的艰苦努力,官兵的文化素质明显提高,干部本科学历达61%,大专学历占39%,士官和士兵中专以上学历达85%。
战士傅献冲说起自己的成才经历,激动得满脸通红。傅献冲是一位彝族战士,入伍前只有小学文化程度。刚到部队时连听普通话都困难。在江主席鼓舞下,他用两年时间学完了省电大机电专业中专课程。文化知识促进了专业技能的进步。去年,在基地组织的大比武中,他一举夺得火工品专业大比武第一名,荣立了三等功。
抓人才就出人才。不说干部,仅“士兵专家”目前连队就有10多人,有12名战士在各种学术刊物发表了20多篇学术论文。
靠科技提升战斗力
“科技强军是一条真理,遵循它战斗力就能跃升,违背它战斗力就会削弱”,这是发射连官兵贯彻落实江主席指示的一条重要体会。
连队一名士官技术尖子多次参加基地大比武,为连队争得了不少荣誉,个人也多次立功。一段时间,他有些飘飘然,放松了高科技知识的学习。在一次新装备试验中,这名士官“误操作”,造成装备一个部件损坏,虽然没有酿成事故,但延误了试验时间,受到严厉批评。
党支部“一班人”联系这一教训深刻认识到,走科技强军之路,必须坚持不懈地努力。为此,他们制定了更周密的训练计划,“小周期,多循环,滚动训”、“模操不合格,不能进阵地”等一系列强化官兵科技意识的规定相继出台,这些规定有效促进了官兵战术技能。去年12月,发射连参加二炮军事考核,连队全员全装快速反应时间比过去大大缩短,上万个程序做得滴水不漏,导弹模拟发射精度比过去显著提高。
科技催生了战斗力。发射连通过改革组训方法,使导弹发射准备时间大大缩短,第二炮兵推广了这一重大成果;革新训练成果107项,有50多项被推广;去年在上级组织的比武中,他们夺得了18个专业的11个第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