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海上保安厅雇佣的民间打捞船“新洋丸”号

“新洋丸”号上的“白洋”深潜器
 图为潜水支援船“航洋丸”号
 日方拍摄的不明沉船船首
5月2日,日本海上保安厅开始在东海我专属经济区内打捞去年沉没的不明船只。
5月2日,海上保安厅雇佣的两艘民间打捞船“航洋丸”号和“新洋丸”号,对位于90米深处的沉没船只进行了潜水调查。“航洋丸”号分别于上、下午派出潜水员对沉船进行了探察,“新洋丸”号则派出深潜器进行支援。3日,在船体附近的海底,找到了一具男性尸体及其枪支,并随之打捞了一些弹药装具等物品。据称海上保安厅将对尸体进行司法解剖。
目前,打捞工作仍在进行中,日本海上保安厅派出了“伊豆”号等多艘巡视船在现场巡逻。
海上保安厅(Japan Coast Guard),于1948年5月1日成立,初创时主要是为了管理日本海上的交通安全,并且排除战时在日本近海布下的大量水雷。当时只有1万多人,200艘老旧船只。朝鲜战争及此后的一段时间,由于经济原因,每年都有大量朝鲜和韩国人偷渡到日本,日本国内也有很多人向美国或欧洲偷渡,与朝鲜半岛之间的走私贸易也非常频繁,此时正好海上自卫队已经成立,海上保安厅就把业务范围移到了海上治安方面;再后来,随着时代的发展,业务范围又加入了救灾、护渔、防止污染等内容。截止到目前,海上保安厅共包括总务部、装备技术部、警备救难部、海洋情报部、灯标部等5个职能部,11个管区(这次事件的主角是负责鹿儿岛、熊本和宫崎三县海域的第10管区),以及海上保安大学和海上保安学校等培训部门。目前拥有巡视船50型700余艘,其中载机巡视船13艘,大型巡视船40艘,中型巡视船46艘,小型巡视船20艘,消防船5艘,另有各类巡视艇200余艘,以及各类快艇等。其负责地方海上保安的各管区共下辖海上保安部66个、海上警备救难部1个、海上保安署53个、海上交通控制中心6个、航空基地14个、航标事物所53个。其主要职能名义上包括维护海上治安,维护海上交通安全,海上防灾救灾和海洋环境保护。(北斗工作室供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