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舰船知识 > > 正文
纪念堂前排长龙 中国人民怀念伟人毛泽东

http://jczs.sina.com.cn 2001年12月26日 22:37 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12月26日(记者孙晓胜)这几乎是北京最冷的日子,但今天一大早,位于天安门广场的毛主席纪念堂前就排起了长队,人们希望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前来看望这位改变中国命运的伟人,向他表示敬意。

  今天是新中国缔造者毛泽东诞辰108周年纪念日。早晨七点半,张翠云已经排在毛主席纪念堂的东入口处。她昨天特意从湖南衡阳赶来瞻仰自己的同乡毛泽东。

  张翠云是第一次到北京。毛泽东逝世时,她只有10多岁。当时,她觉得,“天都塌下来了。每天夜里我都不停地哭。”

  给毛泽东的座像献花,瞻仰毛泽东的遗容。张翠云觉得整个过程太短了。她又去排了两次队,想多看几眼“这个曾经感觉那么遥远的伟人”。

  与张翠云一起排队等候的很多人都是从外地赶来的。排在队伍中的李宜达在深圳一所学校教书,他自称是一个狂热的“毛泽东迷”。

  李宜达收集了3000多册有关毛泽东的书籍。他说,这些书他都仔细读过。他最大的梦想是自己写一本有关毛泽东的书,并让他作英文教师的妻子翻译成英文。“毛泽东是巨人中的巨人。他改变了20世纪中国的命运,也影响了整个世界。”

  在纪念堂前等待瞻仰的行列中,也有一些外国人。马丁·巴格尔夫妇是因为看到许多人在广场上排队才加入这个队伍的。他们知道毛泽东,但不知道今天是毛泽东的纪念日。

  在寒冷的天气中,有这么多中国人排队瞻仰一位已去逝25年的老人,还是让他们稍感惊奇。“我们知道,毛泽东在中国人心目中的地位,就像美国人看待华盛顿。没有毛泽东,就没有现在的中国。”

  八点半钟,毛主席纪念堂迎进了第一批参观者。数十位曾在毛泽东身边工作过的人员,抬着花蓝,手捧鲜花,深情地向正厅前的毛泽东塑像三鞠躬。礼毕后,人们依次在塑像前合影,许多人眼里含着泪花。他们中包括曾在毛泽东身边工作过的警卫、摄影师、保健医生、机要秘书和厨师。

  瞻仰厅里,水晶棺中的毛泽东遗体覆盖着中国共产党党旗,神态安详,静静地安卧在鲜花丛中。瞻仰者脚步放轻,缓缓绕场一周,神情凝重地注视毛泽东的遗容。有的人在途中忍不住低声抽泣,时时地止步回望。

  毛泽东出生在中国湖南省的韶山冲,这个农家子弟怀着崇高的志向,领导中国人民推翻旧制度,创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作为开国领袖,毛泽东的思想几十年来一直深深影响着中国社会。

  今天,毛泽东的女儿李敏、儿媳邵华、孙子毛新宇以及刘思齐也来看望毛泽东,还有一些毛泽东的亲戚也从故乡湖南韶山赶来。

  毛新宇现正在军事科学院攻读博士学位。毛新宇认为他的祖父毛泽东是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民族英雄。

  毛主席纪念堂工作人员楚凤鸣告诉记者,今天的瞻仰人数比平时增加了许多。据统计,从1977年9月9日开放至今,毛主席纪念堂已接待瞻仰人数1.28亿人次。

  在毛泽东诞辰108周年之际,中国还拍摄了有关这位伟人的电影,专门开设了纪念毛泽东的网站,全国各大媒体也纷纷报道了纪念毛泽东的活动。(完)


发表评论】【军事论坛】【短信推荐】【关闭窗口

新 闻 查 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