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8式闪光手榴弹爆炸时产生的光效应
概述
98式闪光手榴弹是由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某研究所主持研制成功的。该弹利用爆炸时产生的强烈的声、光效应,使对方人员暂时失明、晕眩而丧失抵抗能力,但不会使人员死亡、重伤或致残。
98式闪光手榴弹外形
该手榴弹主要配备于公安及武警部队,也可装备特种部队使用。警用时,可以利用其巨大的威慑效果驱散围观人群,控制局面,平息暴乱,尤其在平暴、反恐怖、反动乱、反劫持、缉毒等行动中,能最大限度地减少无辜群众的伤亡和保护国家财产不受损失。军用时,它将产生致命武器所不具备的特殊作战效能,是致命武器的一种有力补充。
性能特点
闪光手榴弹主要是利用弹药爆炸瞬间产生的强烈闪光、噪声、冲击波超压,使人员暂时失明、失聪、失去战斗力,同时避免造成死亡或永久性伤害。研究时,对该弹进行了生物致伤效应试验研究:通过对闪光手榴弹爆炸点不同距离上放置动物(豚鼠、兔子),测试出强闪光、峰值声压级及冲击波超压对生物的损伤情况。
生物致伤效应试验——闪光检测
强光致伤
发光强度是闪光手榴弹的一个很重要的性能指标。人的视觉在突然遇到强烈的明暗变化时,会造成数秒时间的视力失常,即短暂致盲。目前,国际上尚无强光致伤的标准。与目前国内外产品相比,如英国E180/E182震晕防暴手榴弹,闪光强度可达2.2×10 7cd;法国241型致盲防暴手榴弹,闪光强度为5.0×10 6cd;我国JYS-1型警用闪光弹,闪光强度在4.5×10 6~6.3×106cd之间,98式闪光手榴弹的闪光强度大于4.2×107cd,虽然远远超出上述产品的闪光强度,但通过生物试验表明,其仍不会对人和动物的眼睛造成永久性损伤。
生物致伤效应试验——听力检测
强声致伤
鼓膜损伤是判断听力损坏的标准。国际噪声标准规定,武器产生的脉冲噪声峰值不允许超过140dB。美国陆军将140dB的脉冲噪声峰值定为危险损伤极限。但也有国家把闪光震晕弹的噪声标准定为180~185dB之间。因此,闪光手榴弹的声压级要达到一定的限度:只造成人员暂时失聪,但不应引起鼓膜破裂等不可恢复的损伤。生物试验结果表明,闪光手榴弹对人听力所造成的损伤阈值在160~182dB之间,才能达到爆震的目的。98式闪光手榴弹在距爆心 1m处的峰值声压级为182dB。
生物致伤效应试验——冲击波超压检测
冲击波超压致伤
爆炸冲击波可以伤人,严重时会致人死亡。
从闪光手榴弹的致伤效能上讲,在安全作用距离上,冲击波超压对人的损伤阈值小于0.03MPa比较适宜。该弹试验结果为:1m处冲击波超压在0.025~ 0.03MPa之间,属于轻伤到中伤之间,0.5m处冲击波超压在0.05~0.06MPa 之间。
生物致伤效应试验现场布置
结构特点
98式闪光手榴弹由翻板击针机构、弹体、闪光剂3大部分组成。采用延期引信,延期时间为2.5s,确保投中目标后爆炸。
98式闪光手榴弹内部结构图
该闪光手榴弹采用了制式手榴弹的翻板击针发火机构,可以确保使用安全可靠;弹体采用非金属材料,可以保证手榴弹在距炸点0.5m以外不产生杀伤破片。装在弹体内的闪光剂,其原材料来源广泛,价格低廉,理化性能指标检测合格。该弹按我国军用标准进行了振动、跌落、浸水、投爆等“四项一贯制” 试验,结果表明:勤务操作、使用、贮存均安全可靠。
使用时,先拿掉护套,一只手紧握保险握片,另一只手拔掉保险销,此时击针处于自由状态;投掷时,保险握片在击针簧的作用下飞离弹体,击针簧使击针击发火帽,点燃延期药管,进而引爆点火药和闪光剂,产生使人致盲、致晕的强烈闪光和具有强大威慑作用的爆炸声。
该弹体积小、质量轻、结构简单、作用可靠、使用方便,不需特殊训练就可使用,是一种十分有效的非致命性弹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