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 事 首 页 海 军 论 坛 陆 军 论 坛 空 军 论 坛 枪 械 论 坛 热 点 论 坛 军 事 论 坛 坦克装甲专区
军事首页 >> 轻兵器专题 >> 正文页 《轻兵器》杂志社网络独家合作伙伴
【历史与人物】世界航空机枪(炮)扫描(组图)
2003年09月29日 09:54 轻兵器


  航空机枪(炮)统称航空自动武器。我国同世界上大多数国家一样,均以20mm口径为界,即凡口径小于20mm 的身管射击武器为枪,大于或等于20mm的为炮。美国则以15.2mm(0.6 英寸)口径作为枪、炮划分的标准。

法国“德发”554 30mm单管转膛炮

  机枪多用于旧式的军用飞机。新式的高速军用飞机,由于速度快、装甲厚,为了有效歼灭敌方目标,多采用口径较大的机炮。现代航空机炮初速大,射速高,所以对目标的命中率和破坏力都较大。目前,各国继续改进现役航空机枪(炮),以增大初速,提高精度和威力,并着力研究新型航空机枪(炮)用的弹药。

米格-27“鞭挞者”战斗机上装有1门23mm 6管转管机炮

  最早的航空机枪

  机枪上飞机,开始是把机枪装在双翼机的机翼上,也有的把机枪装在飞机的尾部向后射击。但是,这样又给空中作战带来了困难,因为飞行员向对方射击时,必须把飞机的尾部对向敌机,往往贻误战机;加之机枪很重,使本来载量就不大的飞机飞不高,且飞行速度也慢,易给对方以可乘之机。

  1915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已进入第二个年头。一天,4架德国的双座侦察机与1架法国的单翼机在空中相遇。德国飞行员凭老经验行事,对法国飞机毫不在意。可是法国飞机却出乎意料地向德国机群冲去,并迅即开火。枪弹从飞速旋转的螺旋桨中喷射出来,2架德国飞机顿时爆炸起火,冒着黑烟栽倒在地,其余两架吓得慌忙逃走。

  德国人吃了大亏,但他们一直迷惑不解:机枪的射速是600发/分,飞机螺旋桨的转速为1200转/分,法国飞机的机枪枪弹到底是怎样从螺旋桨中穿过的呢?

  后来通过一架迷航在德国阵地的法国飞机,才解开了这个迷。原来法国人用一块楔形钢片来保护螺旋桨正对枪口之处。但这样做有一定危险,如果枪弹反弹回来,就可能伤及飞行员或毁坏飞机。然而德国人从这里得到启发,责成印尼籍的德国技师安东尼·福克设计出更完善的发射机构。

  福克很快就研制出一种与机枪同步的发射机构。这种发射机构设计巧妙新颖,使用安全可靠。它以凸轮系统连接螺旋桨的转轴和机枪的发射装置,从而保证只有当枪口与螺旋桨的叶片不在一条直线上时,枪弹正好从枪口射出来。正是由于这种简单实用的自动控制的发射机构,才使得机枪正式登上了飞机的 “大雅之堂”,这种机枪也成为世界上应用最早的航空机枪。

  由于德国在大战中较早地使用同步射击的航空机枪,所以其飞机作战能力大大增强。

  据有关资料,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击落协约国的 8400架飞机中,有80%是被战斗机上的航空武器击毁的。

  航空机枪的出现,标志着航空武器已从步兵武器中独立出来,成为一种专门的枪种。

  我国早期的航空机枪

  我国于1919年和1921年在福建马江“海军飞机制造处”制成了甲、乙两式教练机,这也是国内最早自行设计制造的飞机。这些飞机为木质机架、外蒙麻布的双翼双桴水上飞机。在飞机的前后各配有1挺机枪,这可称为我国最早的航空机枪。

  1936年,国民党所属“第一飞机制造厂”仿美“霍克Ⅲ”式飞机,制成“新霍Ⅲ”式歼击机,其上配备有航空机枪和机炮等武器。这种飞机在1937年的抗战中,曾与日本号称精锐的木更津轰炸队在杭州进行了空战,连续击落日机6架,而我机无一损失。后来,这个厂制造的“忠28乙”式歼击机(仿苏联E15 歼击机)还在武汉上空击落日本九六式歼击机和轰炸机共12架,我机仅损失2架。这些都说明,我国最初制造的飞机和航空武器性能良好,不亚于国外同类产品。

  但是,由于我国当时还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各方面都依赖于国外,所以直到1949年全国解放时,我国的飞机还停留在仿制和螺旋推进式阶段,而世界各国已于40年代初进入喷气推进时代。

  机枪(炮)的安装方式

  机枪和机炮按安装后能否活动,可分为固定式和活动式两类。

  固定式机枪和机炮通常安装在歼击机或强击机的机头或机翼。现代高速飞机的机翼很薄,安装大口径机枪(炮)比较困难,而且在空气动力的作用下,机翼易于变形,导致射击精度不高,因此多将机枪(炮)装于翼根或机身上。

  旧式螺旋桨飞机,机枪(炮)装于机身前部。因为发射的弹药要穿过螺旋桨的旋转面,有必要安装射击协调器,它能使枪(炮)弹从闪过的桨叶缝隙间穿过。

  装在机翼上的枪(炮)不需要射击协调器。但由于机翼与机身相比稍“软”,固定情况没有机身好,因而射击精度较差。为了提高射击精度,有时把射击火力点分布在机翼上,必须以金属弹链供弹。

  有的飞机把机炮装在可拆卸的炮舱内,用时可挂在机翼或机身下面。“鹞” 式战斗机在机身下就挂有这样的机炮吊舱,内装一门30mm口径的机炮和131 发炮弹,质量201kg。

我国轰-5轻型轰炸机发动机进气口(右)、机尾(左)各装2门23-1型23mm机炮

  活动式机枪和机炮通常装在轰炸机的活动式枪架或炮塔上,可以转动,向不同的方向射击来犯的敌机。有些强击机的后座也装有活动式机枪(炮)。炮塔外罩有流线形的有机玻璃盖,既可减小阻力,又可使射击者不受强烈的气流吹袭。

日本九八式轻型轰炸机后座的旋转枪座上安装1挺八九式7.7mm机枪

  采用活塞发动机的螺旋桨式重型轰炸机,由于目标大,速度低,易受敌方歼击机的攻击,往往装有几个炮塔,分布在机头、机身上下以及机尾等处,以迎击从不同方向来袭的敌机,扩大防御面。现代装有涡轮喷气发动机的超音速轰炸机,飞行速度比歼击机略低,一般只在机尾安装活动炮塔。

  装在机身上部和下部的炮塔,可以连同射击者一道转动,以改变水平面内的射击方向。有的炮塔上有垂直缝隙,以便机炮沿缝上下移动,改变在垂直平面内的射击方位。炮塔多用电力或液压驱动,既灵敏又迅速。

法国SA330“美洲豹”多用途运输机机身侧面装有20mm机炮及7.62mm机枪

  有的大型飞机上还装有远距操纵炮塔,其中只有武器而无人;射击者坐在适于瞄准、比较安全的射击舱内,通过一个瞄准器可控制几个炮塔,更加有效地打击敌机。

  机枪(炮)的结构形式

  机枪(炮)按基本结构形式分为转膛式和转管式。西欧一些国家主要发展转膛枪(炮),英国主要发展转管枪(炮)。

  转膛枪(炮)的结构源于转轮手枪。它是“二战”末期为适应战争要求提高射速而产生的一种结构,西德的毛瑟 MG213航炮就是最早采用转膛结构的机炮。转膛枪(炮)靠弹膛旋转完成发射,即在射击过程中枪(炮)管不转,只是几个弹膛在转轮带动下依次转到对准枪(炮)管的发射位置。在一个弹膛发射的同时,其余弹膛退壳和装填,这样由于动作自动重叠进行,缩短了循环时间,提高了射速。

  就目前现役的转膛炮而言,有单管和双管,多数为单管,而弹膛多数为四五个,有的多至8个。双管转膛炮的动作原理与单管转膛炮完全相同,只是同时发射两发炮弹,同时抛出两个药筒,同时装填两发弹。

美国米尼冈M134 7.62mm航空机枪

  转管枪(炮)的工作原理即所谓“加特林”原理,与转膛枪(炮)的区别是:弹膛不动而枪(炮)管连续不断地旋转。这种枪(炮)的工作特点是每个发射管都有自己的闭锁机构,分别依次完成进弹、闭锁、击发及抛壳等动作,一般采用电机驱动。

美国阿雷斯12.7mm转膛机枪

  转膛枪(炮)的射速较高,且结构简单,动作可靠,与转管枪(炮)相比,质量较轻,体积较小。但身管和转轮之间容易漏气,长时间发射,转轮会吸收大量的热能,易引起膛内弹药燃烧,发生危险。因此,要求弹膛定位机构有很高的准确性,以保证弹膛精确地对准炮管。

  转管枪(炮)的射速更高,并可通过改变电机的功率来调节射速;枪(炮)管高速旋转可加速冷却,另外由于枪(炮)是由外能源带动,所以有较高的可靠性,不会因不发火而影响连续射击。但主要缺点是体积、质量都大,消耗能源多。

  威力不断增强

  苏联在20世纪40年代初期改进了双座的强击机,为这种已有2挺7. 62mm机枪的强击机又增加了1挺12.7mm机枪,使它的火力得到加强。由于强击机的火力强、装甲防护性能好,因此在苏联卫国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苏联空军的主力飞机,被赞誉为“飞行坦克”。

苏联ShKAS 7.62mm航空机枪

  后来,随着飞机速度的不断提高和目标防护能力的增强,作为飞机火力组成部分的航空机枪,已不能满足作战的需要。在这种情况下,各国一方面将地面火炮或轻型火炮搬上了飞机,改成专用航炮来替代航空机枪,另一方面改进和增强航空机枪的射击能力,使它成为一种有效的支援火力和压制火力。

  70年代末期,美国、联邦德国和英国的空军都先后装备了先进的攻击机,其中都装有火力很强的航空机枪和航空炮,使航空武器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苏联制成了A12.7mm航空机枪,主要装备在战斗机或武装直升机上,用来打击1600m以内的空中或地面目标。它使用12.7mm穿甲燃烧弹和穿甲燃烧曳光弹时,能在100m距离内穿透 20cm厚的钢板。这种航空机枪的射速较高,理论射速达800~ 1100发/分。该枪为单管机枪,另有一根备用枪管。

  80年代中期,苏联在入侵阿富汗时使用的米-24武装直升机上,就装备了A12.7mm航空机枪。一次,苏联米-24武装直升机袭击阿富汗游击队,几分钟的激烈射击就将地面上的两个火力点摧毁,甚至连阵地上的几块大石头也被炸成碎块,腾空飞出10多米高……这表明,航空机枪在现代战争中还是具有一定威慑力的。

  战争舞台不可或缺

  自空空导弹发明后,人们一度过于迷信“导弹制胜论”,认为今后的空战将以远距空空导弹的超视距攻击开始、中近距空空导弹结束,航空机枪(炮)将不再有用武之地,因此20世纪60年代问世的如美国的F-4“鬼怪”等许多歼击机都不再装机枪(炮)。可是只挂空空导弹的飞机在越南战争中吃了大亏,在近战缠斗中那些早期的导弹根本无法发挥出被吹捧的威力,结果被越共当时使用的喷气式歼击机——米格-17和米格-19 上的机炮打得狼狈不堪,不得已,美国只好再将F-4的改进型重新加装了机炮。

  自从人们重新认识到机枪(炮)的重要性后,它就一直是战斗机尤其是歼击机不可缺少的必备武器,尽管当今空空导弹的技术日益进步,但不忘前车之鉴的设计师和飞行员却不再怀疑机枪(炮)的必要性。

  F-15是美国空军装备的典型的第三代全天候战斗机。在该机装备的两大空战武器系统中,就包括一门“加特林”式20mm航炮,这种航炮备弹940发,射速在4000~6000发/分之间。F-14 为美国海军主力战斗机,可执行多种任务,其武器系统有多种配置,但都包括一门M61 20mm机炮。

  A-10攻击机是美国空军对地面部队遂行近距空中支援的主力战机。该机装备GAU-8/A7“复仇者”30mm7管机炮后,对地攻击火力得到很大增强。这种航炮具有操作简单、灵活高效、生存能力强等特点。使用穿甲弹时,能够击毁小型和重型坦克;使用高爆弹时,能对卡车和其他地面目标实施有效打击。其射速为 3900发/分,且可在能见度极差的复杂气象条件下进行精确射击。而美国研制的新一代战斗机——集尖端航空技术和最新武器系统于一身的F-22“猛禽”战斗机的制式武器中仍然包括一门 “火神”M61A2 20mm机炮。这说明,航空武器专家们在筹划未来空战的先进武器时,航空机枪(炮)并没有被遗忘。


评论】【枪械论坛】【关闭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