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舰船知识 > 综合新闻 > 正文

互利双赢 永续发展

http://jczs.sina.com.cn 2006年05月12日 06:54 解放军报
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研究员 胡石青

  4月16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会见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及参加两岸经贸论坛的台湾各界人士时指出:“深化互利双赢的交流合作,是实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有效途径。”曾中断往来数十年的海峡两岸,在上世纪80年代开始以间接方式建立起交流的渠道后,虽然也曾经数度有过关系紧绷的时候,但终究和平发展成为了两岸关系的主流。其中,维系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最坚实纽带就是两岸的交流合作,而交流合作之所以能够维持不坠,又是以互利双赢为基础的。

  从两岸恢复往来、交流与合作的历程可以看出,1987年台湾当局开放大陆探亲是基于故乡亲缘的召唤,而随后持续升温的两岸交往人潮,更多的是为互利双赢的交流合作需求所推动。据大陆方面统计,截至2005年,台湾居民往来大陆累计3800多万人次,大陆居民赴台累计120多万人次。两岸因为各项因素产生的互补效应,是这一交流热潮持久不退的真正原因。

  上世纪80年代正是大陆改革开放开始高歌猛进的时候,急需外来的资金与动能激活压抑已久的发展潜能。而这时,港台社会也走到了发展的转折阶段,需要向外拓展新的发展空间。以经济为基础,以产业为龙头,以投资与贸易为特征的交流合作,是两岸三地各方都渴求的。正是由于这一契合,才有了持续至今而热度不减的两岸交流合作。

  在互利双赢方面,两岸的条件可说是结合得恰到好处。大陆改革开放需要外来的技术、资金与管理经验,而台湾经济跃升也需要新的土地、劳动力等生产要素资源加以配合。更为完美的是,两岸同胞在血缘上相通,在语言沟通上没有障碍,形成了交流中近乎理想的零成本。于是,这才有了两岸持续20多年的经贸交流大发展,并在近10年中克服了台湾当局在政治上设置的各种阻力,两岸经济联系程度日益紧密。大陆先是成了台湾第一大出超对象,继而是第一大出口市场,进而于去年又成为其第三大进口来源。台湾则是大陆的第二大进口来源,按实际投资金额(包括绕经其他地区部分)计算又可名列大陆境外资金来源地的前三名。

  据统计,截至2005年底,两岸间接贸易总额累计4958.05亿美元,其中大陆对台出口817.28亿美元,台湾向大陆出口4140.77亿美元,台湾对大陆实现贸易顺差累计达3323.49亿美元,超过其同期的

外汇储备金额(2532亿美元)。与此同时,截至2005年底,祖国大陆累计批准台商投资项目68095项,合同台资金额896.95亿美元,台商实际投资金额417.6亿美元。由这些数字可以看出,两岸经贸交流是建立在互利双赢的基础上的——大陆获得了台商的资金、生产技术与工艺,激活了经济,为自身经济持续高速增长提供了重要的支持;而台湾则借由向大陆投资,不仅传统产业找到了“第二春”,赢得了重新再出发的机会与实力;科技产业也借获得低成本土地、劳动力等资源,而在全球微利化的浪潮中继续发展壮大;就是岛内出口导向型经济也在大陆市场的托举下,持续不断地正常运转。

  交流合作中的互利双赢,就是让两岸在优势互补的基础上谈合作,促交流,使两岸都能获得发展的利益,两岸同胞都能从中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这种互利双赢,构建在两岸同享五千年中华文明的基础上,两岸的共同点会不断增多,暂时的差异又正是可以互补的地方;再加上大陆方面秉持“只要是对台湾同胞有利的事情,只要是对促进两岸交流有利的事情,只要是对维护台海地区和平有利的事情,只要是对祖国和平统一有利的事情,我们都会尽最大努力去做,并且一定努力做好”的最大诚意来处理两岸关系,以两岸同胞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两岸互利双赢的交流合作便没有理由不能顺畅发展,没有理由不能深化发展。在两岸交流合作中制造阻力的“台独”势力,也会因为谋求互利双赢的民意而受到制约。大陆于两岸经贸论坛期间提出的促进两岸交流合作、惠及台湾同胞的15项政策措施,立即得到岛内民众的热烈欢迎,一直以阻挠两岸交流为能事的陈水扁当局也不得不就大陆民众赴台旅游等事项表态,就是很好的一个例证。循着这一路径前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前景就会更加光明。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首页 | 中国军事 | 军事视频 | 军事图片 | 军备动态 | 周边军情 | 新闻评述 | 军事论坛

本网站由舰船知识主办
版权归舰船知识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