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舰船知识 > 新闻评述 > 正文

军事文化漫谈:寻求军事文学的新突破

http://jczs.sina.com.cn 2006年05月12日 00:25 解放军报

  寻求军事文学的新突破——“刘白羽从事文学活动70周年暨军事文学创作座谈会”综述

  本报记者 张书恒

  4月的北京,鸟语花香,春意盎然。由总政治部宣传部和中国作家协会联合举办的“刘白羽从事文学活动70周年暨军事文学创作座谈会”,于4月28日至29日在京召开。来自军内外的作家、评论家聚集一堂,畅所欲言,从不同侧面和角度回顾我国军事文学的发展历程,畅谈军事文学的未来走向和发展前景。特别是聆听总政领导同志的讲话以后,与会同志受到了极大的激励和鼓舞,仿佛点燃了创作的火焰,心中涌动着创作的激情。一致认为,在军事文学的发展过程中,这将是一次寻求新突破的会议。

  新的时代呼唤新的作品,军队作家应带头唱响主旋律

  与会的新老作家在学习回顾我军文艺工作的光荣传统时谈到,建国以来,一批又一批优秀的军事文学作品,让一代代读者从中受到精神熏陶和爱国主义教育。如《风云初纪》、《红日》、《红岩》、《红旗谱》、《铁道游击队》、《保卫延安》、《苦菜花》、《野火春风斗古城》、《烈火金刚》、《敌后武工队》等

长篇小说在读者中产生广泛影响,由于这些作品真实地反映了战争年代中国共产党带领亿万军民进行的艰苦卓绝的斗争,表现了中华民族不畏强暴、英勇抗敌的伟大精神和坚强意志,多年来一直在广大读者心中留有深刻的印象,也成为激励人们团结一致,奋发有为的动力和源泉。

  周涛、李镜、黄国荣在发言中说,军事文学的成就只能说明过去,在当前新的形势下,部队作家所担负的责任更大,任务也更加艰巨。部队作家一定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意识,坚定不移地把弘扬爱国主义、英雄主义作为军事文学的主要内容,带头唱响时代的主旋律。第六届茅盾文学奖获得者柳建伟说,新的形势要求军队作家不断突破自我,超越自我,努力推出精品之作、扛鼎之作、传世之作,这是时代对我们提出的要求,也是我们每个军队作家义不容辞的光荣任务。部队给我们提供了优越的写作条件,我们一定要把潜力充分挖掘出来,把才智充分发挥出来。哪怕坐几年冷板凳,也要写出更好的作品,以回报军委、总部领导及广大官兵对我们的厚望。

  唐栋谈到文学的教化功能时说,小的时候,看到一本表现英雄人物的小说,自己就能激动好几天,英雄人物总是在脑中萦绕。正是有了对众多英雄人物的崇拜,自己的人生道路就一直坚定地走了下来。他认为,自己的成长道路是与从小所受的爱国主义、英雄主义教育分不开的。今天,自己作为一个作家,也要充分运用手中的笔,创作出更多的弘扬主旋律、歌颂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的好作品来回报社会,回报组织多年来对自己的培养。

  李西岳等作家在回顾军事文学的宣传、教育作用时说,在艰苦的战争年代,由于各方面条件的限制,加上我们的指战员的文化水平不高,文学作品还不能被广大指战员普遍接受,但一些通俗易懂,朗朗上口的快板、诗歌和民间文艺却在激发我军指战员战斗精神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可以说,用文学来提升战斗力是我军最简洁、最有效的政治工作传统之一。

  王宗仁在谈到军事文学要唱响主旋律时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当前我军正在积极推进具有中国特色的军事变革,在这个伟大的过程中,军队作家要走在前列,积极、快速地反映变革中的我军官兵丰富多彩的生活。这其中,还要注意作品必须具有昂扬向上的格调,充分发挥文学作品潜移默化的重要作用,使自己创作出来的作品真正做到“润物细无声”。

  新的时代呼唤新的英雄,军队作家要努力塑造军营新人形象

  军事文学应该写什么,怎么写,是这次座谈会热烈讨论的问题之一。从中国革命军事文学的发展史看,英雄主义一直在创作中占有重要的位置,从而构成了我国军事文学的创作主体。但在新的形势下,受社会上各种文艺思潮的影响,军事文学的创作在少数作家那里也发生了一些变化。针对新情况新问题,李镜等老作家认为,无论创作思想和文学观念怎么变化,军人的职责信念决不能动摇,军队作家的任务使命决不能动摇。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军队作家都要把描写军人锐意进取、爱国奉献的精神放在首位,把塑造当代英雄人物放在首位。

  如何才能塑造好当代军人形象,如何才能使自己笔下的英雄形象站得起、立得住,经得起时间和历史的检验,以写边防题材而受到关注的作家任真认为,要塑造好当代军人形象,作家必须用真心去体验火热的军营生活,用真心去感受当代军人的酸甜苦辣,这是塑造当代军人形象的前提。乔良、王久辛认为,要塑造当代军人的形象,作家还必须牢固树立

科学发展观,只有用先进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去看待、认识当代军人,自觉抛弃落后、消极的世界观,才能真正理解当代军人的伟大与可爱,才能在创作中不迷失方向,才能真正做到明是非、知荣耻,才能写出真正有价值、有持久生命力的好作品。

  军事文学要着力表现英雄人物,在这次座谈会上成为大家讨论的重要话题。凌行正、朱亚南、朱向前等作家评论家认为,人们通常把英雄仅仅理解为战争年代出生入死、为祖国和人民利益不惜牺牲生命的人物,这当然是正确的。但在和平时期,英雄人物的定义可以更宽泛一些,那些工作、战斗在最基层,长年一直默默奉献,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业绩的普通官兵,都应被称为英雄,他们都应成为文学作品表现的主角。大家认为,现在所能选择的素材不是太少了,而是太多了,重要的是作家要具备一双“慧眼”,要善于发现身边的英雄和他们身上的闪光点。

  中国作协党组书记、副主席金炳华在讲话中指出,展现中国军人的心路历程和成长道路,在讴歌和弘扬军人的战斗精神中再创军事文学的辉煌,是当代中国军事文学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特点。爱憎分明、大智大勇是军人的突出品格,同时,当代中国军人的生活、情感,都在我们的军事文学中得到充分表现。充满阳刚气质的军事文学应该是张扬英雄主义精神的文学、战斗的文学,同时,在和平时期,也是充满了温暖和爱心的文学。把他们的真善美表现出来,就能让人在审美享受的同时受到崇高精神的启迪、教育和洗礼。

  新的时代呼唤新的开拓,军队作家要从官兵奋发进取中汲取营养

  文学是一种创造性的精神劳动,所创作出的作品是一种前所未有、不可复制的精神产品。这就要求作家必须具备开阔的思路、锐利的目光、宏大的目标以及富有创造性的精神和胆识。正是基于文学的这一特性,徐剑、张卫明、燕燕、赵琪、王玉彬、陈涌等作家认为,军事文学要有所发展、有所创造,作家就必须具有开拓创新精神,要大胆跳出一些条条框框的束缚,真正创作出具有时代特色的军事文学作品。唐栋、王树增认为,军队作家要积极投身到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实践中去,把笔墨瞄准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主战场。

  文学作品的创新既是内容上的,也包括形式上的。当前,国家和军队前所未有的巨大变化给文学创作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丰厚资源,给作家创作鸿篇巨制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如何抓住这个千载难逢的机遇,从广大官兵的奋发进取中汲取营养,成功塑造时代特征鲜明的人物形象,是摆在每一个作家面前的重大课题。

  马晓丽、铁竹伟认为,军事文学要走在诸多题材文学的前列,军事文学作家就必须有创新意识。从表现形式上讲,军事文学完全可以吸收当下多种写作方法,为我所用,只要这种方法能完美表达所要表现的内容;从内容上看,作家所面临的生活与以往相比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要适应这种新的变化,就要深入生活的主战场,从军营的现实生活中深入挖掘下去,真正找到属于当代军事文学的丰富宝藏。

  围绕内容与形式完美结合的话题,裘山山、黄传会畅谈了认识。他们认为,虽然军队作家都具有一定的军事生活基础,有的直接从基层来,有的常年“泡”在基层,但这并不表明军队作家都能够充分适应、准确地把握现实生活。军事文学与军营生活脱节的问题,军事文学作品对生活的反映失真的问题,在当前的创作中都程度不同地存在着。他们认为,军队作家还是要坚持扎实地深入生活、正确地认识生活、艺术地反映生活。只有深入进去,参与进去,才能了解、认识、把握生活,才能真正实现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结合。这一点,无论什么时候,都绝对不能动摇。否则,就不可能完成时代赋予军队作家的历史使命。

  以写海军题材而备受关注的作家朱秀海从新时期我军所发生的巨大变化谈了自己对创新问题的看法。他认为,当前,一些人的心态比较浮躁,沉不下心来认真研究新军事变革给我军带来的深刻而巨大的变化,部队的武器装备、训练方法、作战方法、兵员成分与以往大不一样,如果还用老的眼光看待新的事物,就很难写出有时代感的作品。长此下去,距离会越拉越大,作家也会慢慢被时代所淘汰。他建议,军队作家,不仅仅是作家,还应成为精通军事、政工、后勤、装备的专家,只有这样才不至于落伍,这也是创作大作品不可缺少的前提条件之一。

  新的时代呼唤新的文学才俊,军队作家要有海纳百川的学习态度

  军人作家,首先是军人,其次才是作家,表现当代军营生活,是军人作家义不容辞的责任,这是与会人员的共识。生活就像万花筒,生活的丰富多彩决定了军事文学无论从内容到形式都应是丰富多彩的。特别是近年来,时代的发展变化日新月异,文学的各种风格流派和表现手法层出不穷。面对这种种新的发展和变化,怎样使军事文学适应变化了的形势,让军事文学的百花园四季如春,争奇斗艳,与会者也发表了各自的看法。

  郝仲术、陈怀国认为,作家要创作出能流传后世的大作、力作,就必须虚心学习。巴尔扎克的作品之所以被称为“百科全书”,不仅在于他的作品是当时法国社会的一面“镜子”,还在于他的作品涉及的知识、学科众多,读者能从中接受多种知识的教育。当前,新知识、新学科像雨后春笋一样层出不穷,作为作家,必须迎头赶上。要力争把自己锻造成“多功能”、“多面型”的人才。此外,作为军队作家,还要认真学习军队的条令条例、军队的各项规章制度,以及当前的高新军事科学知识。只有这样,写出的作品才能让读者称赞,让行家信服。

  打造军事文学精品,离不开作家创作个性的充分发挥。陶纯、姜安认为,我们倡导繁荣文学,从来不排斥风格和手法的多样性,作家的创作手法不同,作品的风格有个性的差异,都应该是允许的。文学有教化的功能,同样也有娱乐的功能,要允许作家创作个性的充分表达和发挥。军事文学既要有大江东去的磅礴,也应该有潺潺流水的舒缓。这不仅有利于作家创作个性的发挥,对丰富军事文学的百花园也大有好处。

  周大新结合自己的创作风格,提出了军事文学发展应“三层并进”的设想。他认为,首先,要大力发展军事题材故事的创作。故事是小说的雏形,有一定的文学性,而爱听故事又是人的天性使然,所以一定不要轻视故事的创作。应鼓励一部分业余作者和专业作家写军事题材的故事,去占领这个正面宽广、纵深很大的阵地。其次,鼓励作家去写军事题材的畅销小说,那将极大地扩展军事文学的影响,吸引广大读者特别是青少年读者,使这些作品成为生动形象的爱国主义教育的教材。第三,对少数具有艺术原创力,不为各种诱惑所动,能安于清贫生活、潜心于创作的作家,要关注他们的工作和生活,鼓励他们写出佳作力作。

  此外,与会人员还对认真抓好部队创作队伍建设,制定有效措施培养后备创作人才,加强部队文艺理论研究和文艺批评等问题认真进行了探讨,提出了许多切实可行的意见和建议。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军事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首页 | 中国军事 | 军事视频 | 军事图片 | 军备动态 | 周边军情 | 新闻评述 | 军事论坛

本网站由舰船知识主办
版权归舰船知识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