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舰船知识 > 台海形势 > 正文

评论:台湾卖枪炮买“外交”

http://jczs.sina.com.cn 2006年05月08日 15:06 中国台湾网

  据台湾《东森新闻报》5月2日报道,台“国防部”目前正规划设立一家“军火销售公司”,以加强在中东和其他地区的军火销售力度。多年来,台湾一直在以“半卖半送”的方式销售军火,此次成立军火公司的用意何在?台湾的廉价军火到底卖给谁了呢?

  台军火装备分为三个等级

  尽管台湾此前一直在向其他国家出售武器,但却从未设立军方所属或授权的“军火销售公司”。近日,台“国防部”完成了对“军品出口作业规则”的修订工作,准备在“国防部军备局”下设一家具备“官方”性质的“军火销售公司”。

  根据台军内部分工,台“国防部”下属的“军备局”专门负责对外军火销售。目前,“军备局”将出口的军火装备分为甲、乙、丙三个不同的等级。甲级属于“特殊性军品”,高科技含量比较高,必须报请“行政院”批准后方可卖出;乙级为“传统性军品”;丙级是“军民通用的一般性军品”,经“国防部”会同“经济部”和“外交部”核准后可以外销。至于机密级别比较低的军服、军靴和防毒面具等,台“军备局”只需要向“国防部”报批就可以直接出售。而台湾部分政商界人士就是靠出口这些军用物资发迹的。

  台湾有很多兵工厂

  据了解,台湾的军火装备主要是由“联勤司令部”下属的各兵工厂生产制造的。这些兵工厂分布在岛内的各个地方,编号分别为202、203、204、205、302、304、401和402。其中,位于高雄的205厂是台湾目前规模最大的兵工厂,也是台湾外销军火最主要的生产基地。在台湾的军火库中,T91步枪及用于防空作战的40型“方阵快炮”最受中东及非洲部分国家的欢迎。

  T91步枪由台军205兵工厂设计生产,口径为5.56毫米,重量为3.17公斤,能够对650米以内的目标进行精准射击。台湾军方在T91步枪的推介会上曾炫耀称,T91步枪“集中了世界各国5.56毫米口径步枪的优势”,在设计时重新进行了模块化改造,适用于空降突击、丛林以及城市巷战等。为符合反恐作战的需要,台军还在T91步枪的枪口处增设专用夹座,可以加装激光瞄准镜和夜视瞄准镜等。另外,T91步枪配备的刺刀也非常奇特,刀刃上有特殊的纹路设计,战时还可用作剪断铁丝网的剪刀。目前,国际上已经有阿联酋、约旦、尼加拉瓜及海地4国对台湾生产的T91步枪表现出了强烈的兴趣。

  台湾在国际军火市场上的另外一项畅销产品是40型“方阵快炮”。“方阵快炮”是由台湾与新加坡联合研制生产的。2004年,台湾军方制定“天镖计划”,开始研制专门用于防空作战的40型“方阵快炮”,以淘汰此前装备的35型快炮。40型“方阵快炮”最大射程为5484米,有效射程达1485米,射速高达每分钟1000至3000发。40型“方阵快炮”主要由“国防部”军备局下属的202及205兵工厂负责生产,台计划于2007年正式向部分国家出售。目前,已有阿联酋、危地马拉以及冈比亚等国表示有意采购该型武器。

  “9·11事件”后,美国相继在阿富汗和

伊拉克发动了战争,枪支弹药消耗极大。2005年初,美国首次表示将从台湾采购3亿发5.56毫米口径的子弹,用于供应M16A2突击步枪和M4卡宾枪,总金额达到20亿元新台币(4元新台币约合1元人民币)。美国军方的采购行动提高了台湾军火在国际上的地位,以至于台军高层兴高采烈地称,“现在设立军火销售公司,已经是水到渠成的时候了”。

  用低价军火搞“外交”

  在国际市场上,军火历来都是销售利润最高的产品之一,但台湾在这方面却是一个特例。有资料显示,台湾目前出售的军火装备基本上都是“外交工具”,根本赚不到什么钱,有的是由台湾当局编制秘密预算,直接援助“友邦”,有的则是以极低的价格“半卖半送”。近年来,台湾开始将军火销售的触角更多地伸向中东地区。由于中东地区国家普遍比较富庶,台湾撒钱式的“凯子外交”在这里根本派不上用场。因此,处于相对优势的军火产业就成了最有效的选择。2003年3月,台湾“中研院”首次参加在阿联酋举办的第六届“阿布扎比国际防卫展”,展出了多项台军引以为傲的武器装备,其中包括M60A3战车驾驶模拟器、无人飞机系统等,中东多个国家对台湾的军火装备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

  专家分析,此次台湾专门组建“军火销售公司”,并向中东和其他地区出售军火,其意图非常明确,那就是用低价军火销售来发展与其他地区的“实质关系”,进而拓展所谓的“国际生存空间”,拉抬台湾不断走向下坡路的“外交”声势。

  (来源:《环球时报》;记者:陈敬然)

  编辑:季水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首页 | 中国军事 | 军事视频 | 军事图片 | 军备动态 | 周边军情 | 新闻评述 | 军事论坛

本网站由舰船知识主办
版权归舰船知识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