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舰船知识 > 综合新闻 > 正文

高志年将模拟训练搬到野外

http://jczs.sina.com.cn 2006年04月25日 06:14 解放军报
徐建生 许谦 胡先成

  专家小传:高志年,南京陆军指挥学院作战实验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军事运筹学学科带头人、作战训练模拟专家、总参优秀中青年专家,获军队科技进步奖8项。

  提起模拟训练,常人脑海中往往顿生出一幅斗室荧屏上斗智较勇的场面;进入21世纪,发达国家的模拟训练已经完成了由“室内”走向“野外”的转变,“像作战一样训练、像训练一样作战”已经成为军事家案头的座右铭,而实现这一跨越的基础是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如何紧盯世界军事变革前沿开展科研攻关、如何将最新的技术进步成果及时有效地嫁接到军事斗争准备工作中去?高志年的科研实践给我们作了很好的回答。——编者

  一架架战机从屏幕上飞过、一艘艘战舰从屏幕上驶来、一个个炸点在屏幕上闪烁……由学员担任的“师团首长”在机动式野战指挥方舱内,运用南京陆军指挥学院教授高志年牵头研发的“野战化指挥训练模拟对抗系统”,指挥部队对“敌”展开猛烈进攻。这是前不久,南京陆军指挥学院组织毕业学员在江南某丘陵地区进行综合演练的一个镜头。学员们普遍反映,这样的训练就像作战,不仅打得“过瘾”,而且非常有利于提高大家的指挥谋略能力。

  作为成果的第一完成人,高志年说,研发这一系统的初衷就是要将多年来训练模拟领域所取得的成果和部队现有的武器装备相融合,构建一个能够满足实战需求的野战化指挥训练环境,让受训人员在这样的环境中进行近似实战的训练。

  谈起当初选择研究模拟训练的事,高志年说,是两场

伊拉克战争激起了自己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1990年,伊拉克军队入侵科威特的情景,竟然与此前不久美军举行的“内窥90”演习预想方案如出一辙!后来,美军对伊拉克的“沙漠之狐”作战方案几乎全盘照搬了“内窥90”联合战区阶段的方案。

  这场初具

信息化特点的战争让高志年深深地认识到了模拟训练对于提升军队战斗力的重要性。经过一番思索,他决心把研究方向从普通的计算机运用研究转移到模拟训练与作战的研究上。

  海湾战争的硝烟刚刚散去,高志年被调到了南京陆军指挥学院训练模拟教研室。新的岗位也为他从单一的兵种模拟训练研究拓展到合同战术模拟训练研究领域。

  短短几年时间,高志年凭着超乎常人的钻劲和韧劲,与同事们成功研制了可实现网上异地模拟对抗训练的“分布交互式作战指挥训练模拟系统”,这一系统在我军的广泛使用被有关专家称为是“我军战术训练的第一次跨越”。

  针对我军训练模拟系统没有可靠的仿真运行环境支持的实际,高志年带领课题组人员完成了《联合训练仿真综合支持环境系统》的开发。由中科院院士等专家组成的鉴定委员会认为“该项目的综合性能达到国内先进水平,某些技术甚至处于国际先进水平”。

  当历史的车轮进入21世纪的时候,因为种种原因,该院的合同战术模拟训练仍然还局限在室内。而此时美军已经将模拟训练的场地由室内搬到了野外。差距,让高志年彻夜难眠,他带领部属一头扎进了“陆军战役战术野战化指挥模拟对抗系统”的研制中。

  将模拟战场从室内搬到野外,谈何容易。高志年带领科研人员根据一体化联合作战的需求,结合我军由机械化向信息化转变的客观实际,采取依托部队现有装备并适度超前的原则精心设计系统。

  研制之初,专家组主要面临“仿什么”、“如何真”、“怎么联”3个问题。高志年先后20多次带领研究人员深入到一线作战部队和研究所调研,通过参观最新装备、与官兵座谈等,进一步掌握了部队的需求,探索出了一条通过将研制的静态和动态的战场情况显示系统和计算机仿真的战场环境相结合,使得野战化条件下的模拟训练环境尽可能地接近实战环境的路子,较好地解决了“怎么仿”和“仿什么”的问题。通过

自主研发的“桥接服务系统”,在我军现有的作战信息系统与训练信息之间架起了“桥梁”,解决了“怎么联”的问题。

  经过10多个学员队上百次综合演练的检验和不断修正完善,两年后,“陆军战役战术野战化指挥模拟对抗系统”终于研制成功,于去年6月被评为“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专家称这一成果实现了我军模拟训练的第二次跨越。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首页 | 中国军事 | 军事视频 | 军事图片 | 军备动态 | 周边军情 | 新闻评述 | 军事论坛

本网站由舰船知识主办
版权归舰船知识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