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舰船知识 > 我军新闻 > 正文

着眼自身特点搞好使命教育

http://jczs.sina.com.cn 2006年04月03日 08:45 中国国防报

  搞好“忠实履行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教育”,是当前部队政治教育的重中之重。作为预备役部队,要确保教育效果,就要从预备役部队的特点规律入手,确保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

  针对预备役官兵岗位不一、成份多元的实际,深入调查研究,切实把思想底数摸清。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首先来自对教育对象思想情况的准确把握,但要摸准吃透预备役官兵的思想现状又非易事。因为预备役官兵平时分布地域广、从事不同职业,文化程度和思想基础也参差不齐,给思想摸底工作带来了实际困难。面对这种情况,要坚决克服“搞隔皮猜瓜”的做法,切实深入到基层预备役官兵当中,采取召开座谈会、问卷调查等形式,摸清他们的思想状况,为有的放矢的制订教育计划和开展教育活动打下基础。

  针对预备役官兵点多面广、集中困难的实际,改进方式方法,切实把教育对象抓住。预备役官兵居住分散、工作繁忙,要保证使命教育“不留死角,不漏一人”难度较大。为最大限度地抓住教育对象,应突出抓住三个环节:首先要抓住骨干。各级预备役军官是预备役部队的骨干,他们既是使命教育的主要对象,又是使命教育的具体组织者,只有把他们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其他人员的教育落实才有保障。为此,教育前,可利用思想调查、座谈讨论和召开试点准备会等形式,组织各级预备役军官深入宣讲使命教育的重大意义和他们在使命教育中的重要责任,激发他们参与教育和组织教育的积极性、主动性。其次是协调矛盾。预备役官兵大都工作在生产一线,参加政治教育存在“想来来不了、来了坐不住”的现象。要通过地方党委、政府下达教育通知,协调工学矛盾,确保他们能集中精力参加使命教育。再次是追踪教育。对部分预备役官兵因外出等原因不能参加集中教育的,可采取送课上门、下发教材、邮寄资料等方法,为他们及时补课,确保不留死角,不漏一人。

  针对预备役官兵双重身份、亦兵亦民的特点,加强理论灌输,切实把使命教育的烙印打深。预备役官兵散之为民,聚之为兵。这种特殊的双重身份,使他们的“兵味”还不够浓,责任意识还不够强,思想上存在着“和平时期无仗可打”、“打仗是现役部队的事”等错误认识。鉴此,要组织大家系统学习党中央和中央军委关于加强预备役部队建设的重要论述,学习预备役部队的职能任务,联系工作实际,讲清预备役部队在“三个提供,一个发挥”中的重要作用,讲清使命、职责、岗位的内在联系,使大家认识到,预备役部队的每项职能都与我军使命息息相关,预备役官兵的每个岗位,都是履行使命的重要阵地,每个预备役官兵的肩头都担负着履行使命的重要责任。

  针对部分预备役官兵“务军”意识不强的问题,注重行为引导,切实把“务军”的干劲鼓足。履行历史使命光喊口号不行,必须付诸于行动。教育中,应针对部分预备役官兵“务军”意识不强,参加教育训练等活动积极性不高,履行职责用心尽力不够等问题,紧扣使命要求,注重加强行为引导,努力把大家在教育中焕发的热情转化为“务军”尽职的实际行动。为此,一是要认真学习和贯彻落实法规、条例。使他们充分认识到,预备役军人也是军人,严格执行条令条例,积极参加部队的教育训练活动,是每个预备役军人的法定义务和神圣职责。二是要利用先进典型激励履行使命的进取心。通过开展学英模、学典型活动,大张旗鼓地宣扬表彰本单位在履行职责使命、苦练打赢本领、立足本职奉献等方面的先进典型,引导大家立足本职、敬业有为。三是要把使命教育与中心任务结合起来。把教育向部队训练实践延伸,向做好军事斗争准备聚焦,激励官兵自觉从难、从严从实战要求出发,加强军事训练,不断提高“打赢”本领。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首页 | 将军寄语 | 中 国军事 | 军事图片 | 武器纵横 | 周边军情 | 战略视角 | 各国军力

本网站由舰船知识主办
版权归舰船知识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