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舰船知识 > 我军新闻 > 正文

留在库尔勒的记忆

http://jczs.sina.com.cn 2006年03月28日 15:01 中国国防报

  新闻背景

  30多年来,新疆军区某边防干部训练大队(原乌鲁木齐陆军学院)维吾尔语言班的每届毕业学员,都要到库尔勒市的语言实习基地实习。2005年秋季,又一批维吾尔语专业学员赴库尔勒市上户镇大墩子村,进行了60天的语言实习。学员分散居住到少数民族群众家中实行“五同”(同吃、同住、同劳动、同学习、同娱乐),全身心地融入当地百姓生活。学员返校后,还不断收到来自这些少数民族家庭的“家信”。他们与少数民族群众相处的时间虽不长,却在每个人的心里留下美好的回忆。

  一天吃了6顿饭

  2005年7月29日上午,学员乘坐的汽车缓缓驶进村庄。得知消息的全村200多户村民几乎全部自发赶来欢迎。学员刚一下车,人们立刻吹起了唢呐,弹起了冬不拉,打起了手鼓,跳起了舞蹈……简单的欢迎仪式后,按照训练大队和市、村两级有关学员住户实习的协定,学员们很快被各家各户的

摩托车、拖拉机、毛驴车等“抢”回了家。“抢”到学员的村民无比高兴,没“抢”到的一脸遗憾。

  村民们对子弟兵的热情还远不止这些。这一点学员王晖体会最深。他是被买买提·艾力大叔用自行车接回家的。一进门,全家就像过年一样忙活开了。鲜奶茶、油馕、干果等各种民族特色菜肴摆满了桌。盛情之下,已吃过早饭的王晖动起了筷子。让他没想到的是,这第二顿饭吃完没两个小时,第三顿又开始了。就这样,不到一天他连吃了6顿饭。到最后一顿饭时,不管王晖怎么解释饱得没办法再吃,甚至拍着圆圆的肚子让主人看,他们还是强行往他的碗里塞了几块手抓肉。那天,王晖觉得自己是最“温饱”的,但后来一打听,其他同学几乎都跟他有相同的“饱遇”。

  “豆芽先生”

  学员王西涛喜欢吃豆芽,可在村里实习一个多月了连豆芽都没见过。一天,他小心地问阿达(维吾尔语:爸爸)怎么回事。阿达告诉他,这里的维吾尔族人不会生豆芽,很少有人吃。原来如此,在家就会生豆芽的王西涛决定把这个手艺传给阿娜(维吾尔语:妈妈)。为了保险起见,他先悄悄打电话请教了老家的妈妈,在核对无误后才开始动手。几天后,一盘嫩嫩的豆芽果然生出来了。满心激动的王西涛马上找到阿娜,用维语一五一十地把整个制作过程介绍了几遍。阿娜高兴地端着这盘豆芽又向亲戚邻居们一个个推荐说明。很快,全村都吃上了豆芽。

  后来,实习小结时,同学们一提到这件事,都打趣地称王西涛为“豆芽先生”。

  “大葱”和“小碗”

  吐尔娜汗大娘是女学员肖心舒的阿娜。老人虽已60多岁,不懂汉语,但对肖心舒的学习抓得很紧。有好几天,肖心舒注意到,每天做饭时,阿娜都要一边忙手里的活一边听一台很旧的小收音机,还不时用铅笔记着什么。肖心舒一问才知道,老人为了更好地与她沟通和教她学维语,专门收听汉语节目学汉语。不仅如此,老人对肖心舒学习中的每一点错误都不放过。一次饭快做好时,老人让肖心舒去拿两个小碗,可她却拿了两根大葱来。老人一看就知道她理解错了,马上停下做饭反复教她“大葱”和“小碗”的发音区别。肖心舒明白后,既为自己的文不对题可笑又深为阿娜的诚恳认真而感动。

  卖瓜的白发老人追着学员跑

  有位白发老人,大家虽不知道他叫什么,但对这位老人的记忆和感念却很深刻。那是2005年8月中旬,学员们为了参加库尔勒市组织的村镇文艺汇演,每天中午都在村小学操场训练军体拳。当时天气炎热,训练一结束,学员们就到附近的瓜地去买西瓜。谁知给钱时,瓜地的主人——那位白发老人却怎么也不肯收钱。盛情难却,大家只好“白吃”一顿。没想到的是,从那以后,老人每天都用人力车拉几个大西瓜和一些香梨送到排练场,而且依然不要一分钱。无奈,学员们只好另选场地。让大家感动的是,白发老人居然打听到了他们的去向。他又送来了西瓜,还一块一块切好后递到学员手上。老人笑着说:“你们别再换地方了。你们吃瓜我高兴,咱们是一家人嘛!”从这以后,老人的瓜地里也常常多了一些悄悄干活的身影。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首页 | 将军寄语 | 中 国军事 | 军事图片 | 武器纵横 | 周边军情 | 战略视角 | 各国军力

本网站由舰船知识主办
版权归舰船知识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