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舰船知识 > 综合新闻 > 正文

到生活一线创作贴近官兵的书

http://jczs.sina.com.cn 2006年03月26日 06:49 解放军报

  总后勤部政治部创作室主任周大新寄来了该创作室集体创作的报告文学集《为了保障有力》,乍看这如同“口号”般的书名,我先入为主地认为:差不多又是本疏远读者的书。但细细读来,很快证明我判断的失误,此书不仅很好看,而且确确实实是一部对基层官兵十分有用的书。说它好看,是因为这些总后政治部的专业作家们,写的都是他们采自生活一线的鲜活素材,用的都是他们各自不同的写作技法,倾注的是对基层官兵一腔爱的激情。说它实用,是因为作品表述的内容,是我军后勤战线在弘扬战斗精神教育中各个行业涌现的先进典型和模范人物,对于各部队正在进行的培育战斗精神教育,这实在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教材。

  培养战斗精神,使部队始终具有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这是古今中外的治军通则。一支精神萎靡的军队,到了战场上不可能所向无敌。然而,培育战斗精神,也并非是一朝一夕之功,它需要持之以恒地用光荣历史和优良传统教育官兵,需要不断地强化部队不畏强敌敢打必胜的决心。这样的教育,光靠课堂上的理论阐释,往往因失之于枯燥而让受教育者觉得乏味,因此会大大影响教育效果。总后创作室的同志服从中心工作需要,把枯燥乏味的理论以形象直观的文学作品形式表述出来,在战斗精神教育中,这不失为一个具有创新意义的做法。

  《为了保障有力》这部书所反映的人和事,都出自总后各个基层部队。周大新等一批专业作家长时间和一线官兵一起生活、一起操练,一起经受战斗精神教育过程中的官兵思想的变化,因此,人和事都充满鲜活的时代气息,都打上了今日军营生活的鲜明印记。书中的《面对“假设”之答》(作者周大新)是一篇思辨色彩较浓的作品,作者对现代战争的几个“设问”充满了很强的忧患意识。作品没有从理论到理论的叙述,而是通过几个生动的战例给读者以明确而具体的回答,由此延伸引证了总后各基层部队的现实实践。这样由外及内,由表及里,从虚到实的表述,一下子把官兵对现代战争的认识上升到了一个较高的层次,从而引发对这个理论问题更深的思考。与此相比,《战场上是没有银牌的》(作者王宏甲)和《为了战争的“血液”》(作者马泰泉)则从战争状态下的军需和油料保障,记述了一批优秀知识分子及科技工作者潜心科技攻关,扎扎实实为未来战争作准备的典型事迹。“是军人,就要向部队随时拿出有战斗力的装备来。”这不是什么豪言壮语,而是一种崇高的责任和扎实而具体的行动,它要创造和完成的是一种伸手可以触及的新的现代化器材装备。《学科代号100406》(作者曹岩)展示的是一个相对较新的学科领域。对于敌人使用核武器、化学武器、生物武器条件下的防护,是一个举世关注的军事课题。对这三者综合防护的医学要求,既是对一支军队军事医学科技水平的检验,也是对一个国家整体科技实力的检验。作品展示的这条战线一批默默奉献的无名英雄的感人事迹,让我们再次感受到忠诚和奉献的丰厚内涵。《我们万众一心》(作者刘烈娃)和《闪电之盾》(作者陈咏康)直接叙述了战争状态下后勤战线官兵的光荣使命。前者写的未来战争的战场救护,特别是野战外科研究,是战斗力保障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作者的叙述比较详尽,后者写了一个应急保障旅的成长发展历程,读来同样真切感人。未来战争,是作战双方军力的较量。实际上,也是后勤实力的较量。《为了保障有力》从不同侧面和角度,反映了后勤官兵丰富多彩的生活,展示了我军后勤发展变化的历史。对于我们了解我军后勤工作,了解我军后勤官兵为了完成“保障有力”这一神圣使命所付出的艰苦努力,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作为军队作家,总后创作室的同志们情系基层官兵的责任意识和使命意识,很值得我们所有作家学习和效仿。在如今社会上一部分人中流行冲着市场冲着金钱去著书撰文的情势下,总后作家们到一线去写对官兵有用的书,其做法显得十分可贵,值得赞赏。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首页 | 将军寄语 | 中 国军事 | 军事图片 | 武器纵横 | 周边军情 | 战略视角 | 各国军力

本网站由舰船知识主办
版权归舰船知识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