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舰船知识 > 综合新闻 > 正文

长征,永恒的精神财富

http://jczs.sina.com.cn 2006年03月19日 07:07 解放军报

  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之际,许多人都想沿着当年红军长征的路走一走,亲身感受长征的艰辛和伟大。在这支“圆梦”的队伍中,还有一些引人瞩目的外国朋友。

  据报载:在北京工作的英国学者、历史学博士李爱德与同胞马普安从江西于都出发,开始第一次“长征”,用384天步行横跨江西、湖南、贵州等10个省区,最终抵达长征终点陕北吴旗县。不久,李爱德又与新同伴杨肖从湖南桑植县出发,沿着中国工农红军第二方面军的长征之路,开始第二次“长征之旅”。他的这一行为引起不少新闻媒体的关注,也被人们传为佳话。

  一个外国人为什么要冒那么大的风险,吃那么多的苦,去圆自己重走长征路的梦呢?这恐怕不能简单用“猎奇”、“探险”来解释,用李爱德自己的话说,就是他和许多英国人一样“对红军长征这段历史非常感兴趣,非常敬佩这支顽强的队伍能克服那么多难以想象的艰难险阻,从胜利走向胜利。”朴实无华的话语,道出了红军长征精神无国界。

  中央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不久,美国记者斯诺就不辞千辛万苦,采访红军长征事迹,写下了著名的《西行漫记》,满腔热忱地向世界介绍红军的战斗历程,称赞红军长征“是一部惊心动魄的远征的史诗。”另一位国际友人索尔兹伯里也曾沿长征路采访,写下了《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他这样评价长征:“这是一曲人类求生存的凯歌。人类有文字记载以来最令人振奋的大无畏事迹。长征在人类活动史上是无可比拟的。犹太人出埃及,汉尼拔翻越阿尔卑斯山,拿破仑进军莫斯科,美国人征服西部,任何比拟都是不恰当的。”

  了解长征的外国人,为什么这样景仰长征、讴歌长征,正因为长征精神于全人类都是异常巨大的精神财富。

  长征精神的精髓是对理想信念的坚定不移和不懈追求。面对敌人的围追堵截,面对无数的艰难险阻,红军战士毫不畏惧、英勇战斗,靠的就是对中国革命光明前途的坚定信念和不懈追求,这是他们强有力的精神支柱。有了崇高的理想信念,就会产生战胜一切困难、战胜一切敌人的巨大精神动力。

  长征精神的精髓又是一种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红军长征的艰苦,今天的人们是难以想象的。在两万五千里行军和无数次殊死作战中,红军战士忍受了极度的劳累、冻馁,穿越了地球上最险峻的峰峦沟壑和荒无人烟的辽阔草地,不知有多少人牺牲在长征路上,但是,任何艰难险阻,都无法摧毁红军将士压倒一切困难,而绝不被困难所压倒的顽强斗志……

  无论当时、现在和将来,长征对于整个人类的生存、奋斗和进取的价值都是非凡的,它以无可比拟的信念坚定、艰苦卓绝、不屈不挠而获得一种具有全人类意义的永恒性,矗立起一座穿越时空的精神丰碑。可以说,这是历史馈赠给中华民族和全人类的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从这个意义上说,红军长征是一部全人类常读常新的书,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之际,人们必将更多地关注长征事件与长征精神。从这个意义上说,长征精神尤其需要我们倍加珍惜与弘扬,需要我们与时俱进不断谱写新长征的新篇章。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首页 | 将军寄语 | 中 国军事 | 军事图片 | 武器纵横 | 周边军情 | 战略视角 | 各国军力

本网站由舰船知识主办
版权归舰船知识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