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舰船知识 > 我军新闻 > 正文

中国国防增加透明度是维护和平的手段(附图)

http://jczs.sina.com.cn 2006年03月15日 10:40 中国新闻网
中国国防增加透明度是维护和平的手段(附图)

我陆军战车部队受阅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军事图片

  中新网3月15日电 最新一期的《瞭望》杂志刊登文章说,中国国防增加透明度是必然趋势,中国应该更加自信、更加开放,中国军人将以新的面貌面向整个世界。

  军事的透明化是一种手段,强势国家或弱势国家都必须根据本国综合国力、军事实力等具体情况,艺术地运用“透明”或“不透明”的方法,使得自己的威慑力最大化,从而最有效地保障自身安全。通过相互威慑达到的平衡,是世界和平的保障。

  军事科学院战争理论和战略研究部研究员陈舟介绍说,“透明度”是有关国家制定的表述其单方面意图、原则或进一步公开其军事能力和军事活动的措施,通常以政府发表声明、文件等方式,承诺某项义务,放弃某些权利,或公开有关安全的政策等等。

  许多国家定期或不定期地发表国防白皮书。美国的国防白皮书为国防部发表的年度国防报告,与之功能相似的还有国家安全委员会发布的《国家安全战略报告》和参谋长联席会议发布的《国家军事战略》等。俄罗斯没有专门的国防白皮书,但不定期地发表《俄联邦国家安全构想》和《俄联邦军事学说》,在功能上与国防白皮书相似,二者分别侧重于阐述国家安全战略和阐述军事战略以及指导国防、军队建设的方针。

  在中国周边,近年来各国家和地区公开的军事动态同样令人关注。美日、美韩继续定期举行联合

军事演习,美日共同防御协议将台湾海峡纳入防御范围;美军在关岛军事基地部署新型攻击型核潜艇,计划增强驻日冲绳基地军事力量,向台湾当局施压要求通过军购案等;日本不断增强海空军事力量并觊觎中国东海油气资源,向阿富汗、
伊拉克
派兵展示军事力量投放能力等。以上军事动态的公开具有明显的针对性,不可能使对方产生信任。这种军事透明化名为建立相互信任,实为展示军事实力、实施军事威慑。

  多次参与撰写中国国防白皮书的陈舟介绍说,西方国际关系理论中有一种“安全困境”理论,简单讲就是“零和”关系,认为一方得益必然意味着另一方吃亏。国际关系中,一个国家发展军备,周围的国家不管和该国家友好不友好,都感到威胁,这就是安全困境。中国提出新的安全观,提倡“非零和”的关系,希望建立合作共赢的关系。

  陈舟认为增加透明度过程中应遵循四项原则,即“以我为主,增信释疑,循序渐进,共同安全”。

  第一个原则是以我为主。透明首要考虑政治和安全的需要,尤其是事关国家核心利益的国防透明度。自己的国家利益、国家安全始终要放在第一位的,国家利益是我们的出发点。同时还要注意不能受制于人,要考虑到国内外的综合情况。透明与不透明是相对的,都是一种维护本国安全和实现战略意图的手段。我们既要坚持防御性国防政策,不断增加国防和军队的开放透明程度,又要始终将国家的主权和安全放在第一位,使国防和军队的开放透明服务和服从于国家的发展战略和安全战略。

  第二个原则是增信释疑。中国国防和军队建设开放透明的重要手段是发表国防白皮书。中国国防白皮书走过了10年历程,现已成为国际社会和国内民众全面认知中国国防政策和国防现代化建设的权威文件。对外宣示有关国防的基本政策,传达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重要信息,增进世界各国对中国国防的认识,从而达到增信释疑的效果。透明度的前提是相互信任,如果没有相互信任,就不可能有真正的透明。

  第三个原则是循序渐进。根据国家安全考虑,各国在国防和军队建设上的开放透明没有完全统一的标准。比如,美国在透明度上就实行双重标准,一方面要求其他国家透明,另一方面即使对自己的一些盟国也不完全透明。循序渐进,对我们来说是要考虑政治经济发展、历史文化传统和国家的国情、军情。所以,不能强求所有国家都达到一个标准,不存在绝对的透明。我们的开放透明应该是相对的,是具体的和历史的。

  第四个原则是共同安全。提高透明度的最终目的是共同安全。2002年,中共十六大确定“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周边外交方针,随后在2003年,中国进一步提出“睦邻、安邻、富邻”的政策。中国和周边国家之间的安全关系,应当是建立在互信互利、平等协作基础上的共同安全。

  陈舟认为,中国国防增加透明度是必然趋势。上世纪90年代初世界格局发生重大变化,中国加速推进改革开放,使经济、科技和国防实力迅速增加,中国的民族凝聚力和自信心也大为增强。中国应该更加自信、更加开放,中国军人将以新的面貌面向整个世界。(杨柳 袁元 覃晓)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军事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首页 | 将军寄语 | 中 国军事 | 军事图片 | 武器纵横 | 周边军情 | 战略视角 | 各国军力

本网站由舰船知识主办
版权归舰船知识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