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舰船知识 > 军事历史专题 > 正文

成败咫尺间斗志昭千古——长征第一渡感怀

http://jczs.sina.com.cn 2006年02月26日 12:12 解放军报

  向贤彪

  我们这一代人从小就受长征文化的熏陶,多少人曾那样痴情地抱着那一卷卷有关长征的书看,记住了一个个红军战士的名字,记住了一个个惊天地、泣鬼神的长征故事,记住了《十送红军》、《长征组歌》等凄婉与壮美的曲调,记住了瑞金、于都、赤水、遵义、大渡河……

  不久前,我又一次来到中央红军长征的集结地和出发地。面对清澄透澈、蜿蜒秀丽的于都河,我似乎看到70多年前红军长征渡河的情景——

  1934年10月,秋风萧瑟,中共中央、中央军委、中央政府所属机关和中央红军主力五个军团八万六千人历时九天,分别从于都县城的东门等十个渡口过河,踏上了漫漫长征路。

  在红军渡河出征的日日夜夜里,于都河两岸扩红参军、借谷征粮、捐船运木、铺路架桥,如火如荼。当地群众拿出了所有能拿出的粮食,拆下了家屋所有可用的木材,脱谷和碾米的轰鸣声终日不绝于耳,八百多条用作浮桥和摆渡的大小船只覆盖了上下六十里河面。这是一个怎样壮怀激烈的场面啊!陆定一有诗留下出征记录:“十月里来秋风凉,中央红军远征忙,星夜渡过于都河,古陂新田打胜仗。”

  我在于都河畔,同当年帮助红军渡河的一位老船工交谈时,他的一句话给了我深刻的启示。他说:“当年红军为什么要背井离乡,为什么要生离死别,为什么要忍饥挨饿,那还不都是蒋介石反动派逼的!”是啊!当年红军之所以坚韧不拔、愈挫愈勇,一个重要原因不正是上至高层指挥员下至每一个普通士兵,都深深懂得危机的存在。在漫漫长征路上,如果稍有懈怠和麻痹,就会陷入全军覆没的灭顶之灾。正是这样强烈的忧患意识和生存意识,使红军时刻保持着高度的警惕和旺盛的斗志,忍受了生命极限的饥饿、寒冷、疲劳,战胜了前进道路上的重重艰难险阻,完成了人类战争史上伟大的壮举。

  今天,我们虽然没有置身于红军长征时那样的境地之中,但也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挑战,形势逼人,不进则退。谁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抢占先机,谁就会获得战略主动;反之,就会处处被动,甚至被淘汰出局。因此,我们也必须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不断地强化忧患意识,要明白自己的差距,明确自己的责任,明察面临的困难,从而激励自己自强不息,以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旺盛的革命精神去创造出无愧于革命前辈的辉煌业绩。

  站在奔流不息的于都河边,我似乎感到它多像一位充满智慧的长者,不停地提醒我们在新的征途上要警醒,要奋发,要排除万难争取胜利……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军事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首页 | 将军寄语 | 中 国军事 | 军事图片 | 武器纵横 | 周边军情 | 战略视角 | 各国军力

本网站由舰船知识主办
版权归舰船知识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