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舰船知识 > 军事花边 > 正文

爆炸越多生意越火 伊拉克玻璃工追着炸弹跑

http://jczs.sina.com.cn 2006年02月23日 08:52 环球时报

  本报记者 张楠伊

  深秋里一个清凉的早晨,两枚迫击炮弹落在伊拉克人阿里·萨伊德家屋后的棕榈树林中。隆隆的巨响震动着萨伊德家的两层小楼,这样的声音对于一家人来说再熟悉不过了。萨伊德无奈地下了床,在屋里巡视了一圈,正如他所预料的,整所房子的窗子果真又都被震碎了,窗外花园里随风摇曳的橘子树映衬着屋内一地的碎玻璃。“莱兹吗?”萨伊德拨通电话,“我需要两块1.5米的正方形玻璃,是给客厅和餐厅的,还要4块75厘米的小方玻璃,是给卧室的。”挂断电话后,萨伊德口气轻松地对记者说:“莱兹可不一般,在我2岁的小儿子停止啼哭之前,他就能把我们家的窗户都修好。”

  莱兹是在

伊拉克土生土长的玻璃工,从事这个行业已有24年。自从汽车炸弹、临时爆炸装置和迫击炮弹成为伊拉克人的家常便饭之后,莱兹和他手下的徒弟们就成了真正的“民间英雄”。每次袭击之后,他们都像外科医生一样在爆炸现场紧张地进行“创伤修复”,有时候一天能连续工作20多个小时。

  莱兹的玻璃店坐落在巴格达市内富裕的卡拉达区,此时莱兹正在店里休息,他说:“如果你们晚来一会儿,就只能到爆炸现场去找我们了,那时候我们肯定是正在用手丈量窗户的尺寸呢。要知道我们可是巴格达消息最灵通的人,我们能在最短的时间内知道哪儿发生了爆炸,比卫星电视还快呢!尤其是现在,大家受不了冬天的寒冷,我们必须随叫随到。”

  在灾祸面前,伊拉克人有着令人难以想象的适应能力,就像巴格达的窗户,无论被炸得多么千疮百孔,总能在第一时间恢复原貌。初到这个城市的人都很震惊,一起汽车爆炸案发生后不到1小时,街边店铺大大小小的窗户就崭新如初,完全找不到任何被毁坏过的痕迹。两年间被炮轰了5次的萨伊德最有发言权:“巴格达玻璃工的速度是越来越快,现在简直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

  巴格达有一条“手工作坊街”,街两旁各种车间林立,从路上走过,总能听见车床开动的声音,看见工人们带着面罩挥汗如雨地干着电焊活儿。

  在伊战前,莱兹的生活始终在贫困线上挣扎,每个月零敲碎打挣上100美元已经算是好收成了,勉强维持着家庭生活。尤其是在海湾战争期间,在美军狂轰滥炸之下,没人敢顶着雷盖楼,那时候的生活特别惨淡。然而清苦的生活在2003年画上了句号,莱兹说:“这场战争几乎打破了巴格达市内的每扇玻璃窗。”到了2004年中,伊拉克的重建工作红火地展开,大家都迫切希望战乱彻底结束,伊拉克能够平静地发展,于是玻璃工供不应求。同年夏天,伊拉克武装分子活动日渐频繁,大小爆炸成了家常便饭,莱兹店里的电话开始响个不停。

  莱兹并不是爆炸事件的唯一受益者,殡仪馆、机械维修人员等也为维系这个城市的生活提供着必不可少的服务。索拉娅在殡仪馆工作,她说战前殡仪馆平均一周接收两到三具遗体,但现在一天最多能收到10多具。然而,在爆炸事件后忙着赚钱的人们并不快乐,索拉娅说:“我的心情非常压抑,因为在我每一次点钞票,每一次给家人买东西时,心里都清楚,又有一个家庭失去了他们的儿子或女儿。”▲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军事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首页 | 将军寄语 | 中 国军事 | 军事图片 | 武器纵横 | 周边军情 | 战略视角 | 各国军力

本网站由舰船知识主办
版权归舰船知识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