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舰船知识 > 我军新闻 > 正文

穿上军装就应有一颗兵心

http://jczs.sina.com.cn 2006年02月23日 08:29 中国国防报

  2月2日,农历大年初五。古都许昌张灯结彩,人们或走亲访友、或阖家团聚,沉浸在节日气氛中。但河南某预备役团设在许昌县城建局的战术演练室的门却开着,团后装处预备役副处长耿殿宇正围着沙盘,研究如何完成一个高技术条件下山地进攻的装备保障工作预案。一位预备役军官为什么过年还惦记着舞枪弄炮?对此,团里的官兵并不奇怪,他们说,耿殿宇就是一名长着“兵心”的预备役军人。

  让组织放心:

  党给我一身军装,我给党一颗兵心

  2001年,某预备役团决定在许昌县重新组建一个营。可面临的情况却是:大批青年外出务工,可编人员寥寥无几。几家青年职工较集中的高新企业都已建立了相应的民兵组织,再选编预备役分队,企业领导都感到为难……

  刚上任预备役副营长的耿殿宇主动请命搞好三营编组。他认为,要从根本上调动大家组建预备役的积极性,就必须让大家看到预备役部队的作用。耿殿宇先在城郊组建了一个连。他亲自把关,预备役官兵都是大专以上学历,当过兵和参加过相关训练的人占90%。经过训练的预备役官兵以军人的工作标准在各个行业中办事,效率明显提高,群众的满意度普遍增长。

  拨亮了样板这盏灯,营队建设迅速出现新局面。仅仅一个多月,全县十多个局委、二十多家企业领导纷纷来取经。编组干部再次展开工作,原来的“闭门羹”变成了欢迎会。耿殿宇没有浅尝辄止,他接着到基层单位了解制约部队质量建设矛盾,从中梳理出“军地工作撞车多”等十几个带有共性的问题。后经一个多月的酝酿,“军地工作互通制度”等十几项新制度在两个连队试行完善。不到半年,有十项制度在全营正式实行,六项在全团推广。

  对训练倾心:

  把每次训练当成一场战斗准备

  耿殿宇认为,队伍能否练强,关键看领导。2002年盛夏,全营组织战术训练验收。战术场上地表温度达到45摄氏度以上,草石相夹、蚊蝇乱飞。是否另换时间、地点进行训练?不少官兵都提出意见。耿殿宇却二话不说,第一个进行示范练习。地上的尖石子很快把他的臂、腿皮肤隔着衣服磨破,血不断流出,他却毫不在意。前后近五十分钟,整套动作完成后,没等他下命令,官兵们不约而同俯地训练,最后提前两天全员完成训练任务,成绩均在优良以上。

  新军事变革的浪潮扑面而来,逼着部队各级干部认真审视高技术条件下的练兵方法,也时时提醒着耿殿宇考虑如何进一步改进工作。他联合十多名气象、机械制造等领域的硕士,组成研究小组,在上级指导下确立了如何开展预备役基层科技练兵等近十个研究内容,有五个得到上级肯定。以此为牵引,带动了所有团队的科技练兵活动。担任后装处预备役副处长以后,他更是把科技练兵当作自己的重要军事工作内容,团里确立的“高技术条件下装备动员工作”等十几个研究项目中,有一半都是由他牵头或协助。

  对官兵关心:

  把心相连,锻造一个团结的战斗集体

  春节前夕,2006年度三营第一次“预备役官兵相识交流会”如期举行了。这5年来交流会已帮助生活困难的预备役官兵100多人。

  2001年,在一次不打招呼的快速集结演练中,三营一个连队有将近一半的人没到,早晚到场的时间差竟在三个多小时。对待批评,大家七嘴八舌:“我们的官兵有的富裕,能开车来。但条件一般的只能想办法赶来。离得更远的现在还跑在路上!怎么能怪我们干部组织不力?”“我们平时见面少,找也找不到啊。”

  耿殿宇苦苦思索,要让部队步调一致,首先要拉近官兵的关系,第二是要普遍提升官兵的经济条件。一个月后,《关于加强预备役官兵相识交流的意见》、《定期开展预备役官兵相识交流会》等几个文件在三营陆续出台,“预备役官兵相识交流会”也随即开始。预备役战士刘扬家境贫困,常因打零工而耽误训练。在交流会上,耿殿宇为他在城建系统找了一份收入稳定的工作。去年9月,已是厂里的业务副厂长的小刘再次出现在交流会上,将三名家庭困难的预备役士兵收入厂里工作。

  今年3月份,上级在三营组织两个连的抢险救灾快速动员演练,连队提前3个小时齐装满员集结到位。面对设置的各种险情,指挥员镇定自若,大家争先恐后冲锋。团结协作的场面让各级领导赞不绝口,“这样团结的集体就是打赢的基础。”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首页 | 将军寄语 | 中 国军事 | 军事图片 | 武器纵横 | 周边军情 | 战略视角 | 各国军力

本网站由舰船知识主办
版权归舰船知识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