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士官的家长里短 |
---|
http://jczs.sina.com.cn 2006年02月09日 06:32 解放军报 |
当前,士官家属滞留部队在驻城市部队中有日益增多的趋势。面对“拆不散的鸳鸯”,有的带兵人演起了“打金枝”,有的睁只眼闭只眼,还有的不知如何是好。 士官制度改革给部队建设带来前所未有的变化,也给士官队伍的管理教育提出各种各样的挑战。面对挑战,带兵人需要沉到基层,与士官们聊聊家长里短,察察他们的喜怒哀乐,问问他们的工作学习。 然而,个别带兵人总认为士官的家事是个人的私事,不属于自己的职责范围,而且协调起来要“烧香拜佛”,难度较大,便绕道而行,不愿伸手。比如,对士官家属滞留的现象心知肚明,却与部属保持着心照不宣的默契:“你不汇报,我不知道”,“你不出事,我不追究”,不愿、不敢正视问题,对上掖着藏着,对下哄着护着。这是一种极不负责任的态度,说白了,就是怕揽事,怕担责,缺乏解决难题的勇气。 一位将军曾言之谆谆:假如我们每一位带兵人都能像对待亲人那样对待自己的战士,不少难题就会迎刃而解。年终岁尾,了解一下士官的白发双亲是否康健,娇妻幼子何时团圆,家庭有啥困难,个人有何打算,年假休够了没有,年货置齐了没有,只要心想到,话说到,事办到,新时代的军嫂们照样通情达理。一位士官家属由衷地说:我决不想拖他的后腿,真的希望他能在部队好好干。理解她们吧,因为有太多的难言之隐、难解之痛、难以承受之重,才阻滞了一些家属返乡的脚步。 “导之以觉悟,齐之以纪律”,是治军的一条重要经验。我们在依据《士官管理规定》等有关法律规定严肃执纪的同时,要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有的家属下岗需要自谋职业,有的家属想从农村走到城市,有的家属为了孩子接受好的教育,有的家属为了改善经济状况……情况不尽相同,但无不与“困难”二字相关。新的情况需要用新的观念来解读,新的问题需要用新的对策来破解。士官的这些家长里短,无不是他们牵肠挂肚的大事。部队尽管力量微薄,但“不患无策,只怕无心”,只要思想上重视,感情上体察,总是可以找到破解之道。比如,士官公寓写进了总部文件,矗立在座座军营;有的单位设立援助基金,惠及大批经济困难的士官;有的单位提供法律服务,维护军人军属的合法权益;有的单位对下岗家属进行职业培训,帮助她们掌握一技之长,等等。这些做法不但解决了士官们的燃眉之急,而且密切了官兵关系,增强了凝聚力,提高了部队的战斗力。 当然,有些士官家庭遇到的问题,非一个单位之力所能解决,有些办法也并非治本之策,如何从政策和制度上加以应对,还需要我们进一步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