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舰船知识 > 综合新闻 > 正文

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http://jczs.sina.com.cn 2006年02月07日 06:38 解放军报

  南京政治学院注重党的理论创新成果的学习和研究,让党的理论创新成果进入教材、进入课堂、进入学员思想,促进了各项工作的开展。近日,他们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军队现代化建设”为主题,邀请院内外专家学者、教员学员进行了研讨。这里摘编部分研讨文章,供大家参考。——编者

  科学推进我军建设的整体转型

  ■张国良赵卓

  军队建设整体转型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科学发展观作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军队建设提供了基本遵循。只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打得赢、不变质两个历史性课题,科学推进我军建设整体转型,才能促进我军建设又快又好地发展。

  树立科学的系统观,靠统筹协调、系统集成,促进军队建设整体转型。按照马克思主义系统论的思想搞建设,符合军队建设的内在规律。

信息化战争体系与体系对抗的特点,要求系统筹划和指导军队建设,实现各种作战单元、作战要素的优化组合。要增强各级领导干部的系统集成观念,提高系统整合能力,发挥领导干部在推进军队建设转型中的特殊作用;优化系统结构,努力形成既各自具有独立功能的完善的子系统体系,又能综合集成形成“一加一大于二”的整体作战功能;创新体制机制,积极推进军队建设由人力密集型向科技密集型、由规模效能型向质量效能型转变,提高部队信息化条件下整体作战能力。

  树立科学的效益观,靠科技注入、自主创新,促进军队战斗力持续增长。注重效益是世界新军事变革的一条重要原则,也是解决军队现代化进程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的客观要求。一是要强化效益意识。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建立健全效益监督机制,努力实现效益的最大化。二是创新战斗力增长方式。以新技术注入为动力,立足现有装备重新组合,实现作战和保障能力整体跃升。三是建立自主创新体系。不断增强武器装备的自主创新能力,向创新要质量、要效益。

  树立科学的人才观,靠强化素质、激发活力,推动军队建设整体转型。人才是兴军之本。要建立一支高素质、复合式的人才队伍,从根本上解决我军人才队伍建设上存在的联合作战指挥人才缺乏等问题,为我军整体转型提供可靠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证。

  加强党委班子战略思维能力建设

  ■张丹马根生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深刻反映了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国内外发展环境的战略洞察,对党和国家建设全局的战略运筹,对实现社会经济又快又好发展的战略思考。在国防和军队建设中贯彻科学发展观,必然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增强战略素质,坚持站在国际战略格局、国家战略全局、军事战略大局的高度,分析判断形势,思考研究问题,处理好需要与可能、当前与长远、局部与全局的关系,不断提高决策水平。

  用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来衡量,目前有的单位党委班子的战略思维能力建设,还有一定的差距。一些同志工作站立点不够高,思维层次较低,观察事物只有一个视角,思考问题只有一条思路,研究工作只有一种方案,处理事情只有一个办法,缺乏创新意识和战略谋划能力。在学习实践中不断提高战略思维层次和综合谋划水平,是摆在各级党委和领导干部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是加强哲学修养,铸牢战略思维能力建设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所提供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是进行战略思维的科学指导。党委班子成员要加强党的创新理论学习,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牢固树立大局意识、政治意识和责任意识,切实掌握唯物辩证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学会用全面、变化、发展的眼光筹划和指导工作,使我们的头脑多点客观性,少点主观性;多点全面性,少点片面性;多点深刻性,少点表面性;不断增强工作的针对性、系统性、预见性和创造性。二是拓展知识领域,铸牢战略思维能力建设的智力基础。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新形势,要求各级领导班子成员努力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本领。应通过建立健全学习制度,按层次、分重点、有针对性地构建军官的复合型知识体系,增强与履行职责相适应的战略素质。三是交叉岗位任职,铸牢战略思维能力建设的实践基础。战略思维的动力来自于实践,战略思维的智慧也来自于实践。要充分发挥部队“大学校”的功能,在部队、机关、院校、军兵种之间,有步骤、有针对性地进行交流换岗,为提高领导干部战略谋划和作战指挥能力打下较好基础。

  处理好政治工作信息化建设几个关系

  ■沈国权

  军队政治工作信息化建设是军队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信息化条件下政治工作创新发展的必然选择和有力支撑。推进这项建设,需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统筹处理好建设过程中的一些基本关系,以促进建设资源的优化配置,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

  处理好各级建和集中统的关系。在鼓励各级立足现有条件主动建设的同时,加强集中统一领导,提高整体建设效益。鼓励各级不等不靠,立足现有条件主动建设,这在信息化建设的起始阶段是很必要的。同时,为提高整体建设的效益,迫切需要加大统的力度,抓好统筹指导、规划设计和综合集成,逐步实现硬件和软件建设的一体化。

  处理好占“阵地”和谋“打赢”的关系。在强化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的同时,加紧作战、训练中政治工作信息系统的开发。军队政治工作信息化建设既要为思想政治建设提供弘扬主旋律的信息服务,用先进文化占领网络阵地,也要为军事斗争准备中政治工作提供准确实时的决策支持,向信息化要战斗力。当前,迫切需要贯彻急用先建的原则,大力研制开发作战、训练政治工作信息系统。

  处理好科学管和有效用的关系。在加强必要的管理和防护的同时,努力拓展网络功能,广泛应用信息资源。既着眼军队特点加强网络管理,净化网络空间,抓好安全防护,营造健康向上、安全可控的网络环境,又适应官兵的需求发展网络建设,创造条件让官兵多利用网络信息资源,多享受先进技术带来的便利,使信息化为提高官兵素质服务。

  处理好借外力和练内功的关系。在善于依托和借助军内外资源的同时,抓紧自身人才培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政治工作信息化与社会信息化息息相关,要充分依托和借助军内外的知识、技术、人才资源,借风行船,借梯登高,加强自身的挖潜攻关,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政治干部自主创新的能力越强,与外界的合作才越有效。因而,在善于依托和借助军内外资源的同时,应通过院校培训、鼓励自学和结合项目开发、合作攻关等,狠抓政治工作信息化人才培养,在练好内功上下功夫。

  辩证认识和处理官兵全面发展问题

  ■罗剑明

  贯彻坚持以人为本的治军建军理念,既有一个不断改善官兵物质文化生活条件的问题,又有一个提高官兵整体素质、促进官兵全面发展的问题。在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的新形势下,促进官兵全面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随着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世界新军事变革的迅猛发展,未来军事斗争是一场高度智能化的信息化战争,迫切要求官兵成为具有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和军事技能、思想过硬、作风优良、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军事人才。促进官兵的全面发展,首先要正确把握官兵全面发展的科学内涵。当前我军官兵的全面发展必须立足于完成新世纪新阶段历史使命,体现在促进战斗力的提高和保证各项任务的完成上。要把官兵主体地位的确立、合理需要的满足、综合素质的提高、个性潜能的发挥、自我价值的实现等作为促进官兵发展的基本内容和主要任务。

  其次,科学认识官兵全面发展的特点。我军官兵的全面发展是在相对的时间段和特定的任务及环境中实现的。因此,这种全面发展带有相对性特点。从任务上来说,军队是一个执行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打仗和准备打仗是军人主要任务。因此,促进官兵的全面发展首先要从完成这一特定的任务出发。从环境来说,官兵的发展固然要受到各种社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但直接和主要的是受部队这个特定环境的影响。因此,促进官兵全面发展要立足于军营这个特殊的环境。从时间上来说,大部分官兵在部队服役的时间是有限的,因此,促进官兵的全面发展主要着眼于服役期间,但同时也要兼顾转业退伍之后。官兵全面发展的相对性特点,要求我们辩证地认识和处理官兵全面发展的问题。

  第三,积极探索促进官兵全面发展的办法。按照官兵全面发展的内涵和要求,突出官兵战斗精神的培育、军事专业素质的提高、科学文化素质的增强和身体心理素质的改善。通过确立官兵在军队现代化中的主体地位,调动官兵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官兵全面发展的内在动力。

  健全和完善新型人才培养机制

  ■邓文和

  在军队建设中贯彻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必须把培养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放在战略位置。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就要从制度入手,健全和完善各种人才培养机制。

  健全和完善教育训练机制,盘活现有人才,培养未来人才。和平时期,培养军事人才,主要靠两条:一是实践锻炼,二是院校培养。因此,应当把教育训练作为培养干部的重要手段,不断深化教育训练改革,提高教育训练的层次和水平,尤其要突出高科技知识的学习,加强高技术条件下联合作战的研究,把培养良好的战斗精神、过硬的军事本领、打赢高技术战争作为教育训练的立足点。

  健全和完善依托国民教育培养军事人才机制,拓宽人才培养渠道。依托国民教育培养军事人才,走军地并举共同培养军事人才的新路子,是军事人才培养的现代理念。把在地方大学受过高等教育的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吸收到部队来,既拓宽了军事人才培养的渠道,又提高了军事人才培养的起点。而实践已经证明这种办法也是切实可行的。这条路还要继续走下去,把更多具有高等教育文化基础、品学兼优的地方人才招进来。

  健全和完善人才工作机制,形成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良好局面。建立公开公平公正的人才竞争机制,既为人才创造一显身手的条件,又避免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规范选人用人的界域机制,变习惯于从身边熟悉的干部中选人用人为到部队建设第一线的大范围选人用人;变强调从本专业、本系统对口选拔人才为跨专业、跨系统交叉选拔人才。形成良好的聚才机制,吸引地方人才,留住军队人才。目前社会上的优秀拔尖人才尤其是专家型人才还比较难以吸收进来。同时又出现了一些年纪轻、学历高、能力强的部队急需人才流失的现象。为此,一定要树立抓人才就是抓战斗力的观念,采取措施把各类军事人才保留住、使用好。要靠事业留人,真正让想干事的人有事干,能干事的人干大事;要靠待遇留人,真正使有一流的能力、创造一流绩效的一流人才得到一流待遇;要靠关爱留人,真正营造政治上爱护、工作上支持、生活上关心的良好环境。

  注重思想政治建设的全面发展

  ■屈明

  全面建设、协调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理念和基本要求。在军队思想政治建设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要牢固树立全面发展的观念,以现代化为中心,全面加强、协调推进部队思想建设、政治建设、组织建设、制度建设、作风建设,实现官兵思想政治素质的整体提高和部队“政治合格”的总体跃升。

  思想政治建设是我军的根本性、基础性建设,肩负着为整个部队建设提供正确思想导向、强大精神动力和可靠政治保证的重大责任。谋划军队思想政治建设,必须将其融入整个社会发展尤其是军队建设的“大盘”之中,主动适应党和国家的发展战略,从宏观的高度理清思路,从全局的角度统筹考虑,克服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顾此失彼、以偏概全,搞“单项冒尖”等现象,科学统筹思想工作与组织工作发展、基层与机关发展、干部与战士发展、官兵思想政治觉悟与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等,使各方面的工作相互衔接、良性互动、相得益彰。

  强调全面发展,并不是说抓工作要平均使用力量,不分主次,一线平推。事物矛盾运动的规律决定,任何工作总有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重视抓主要矛盾,是各级领导和机关推动部队建设的基本工作方法。但在工作实践中需要处理好“工作重点”与“统筹全局”的关系,用全局观念确定工作重点,用重点突破带动整体发展,促进各项工作又快又好地落实到位。当前,应当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分析研究思想政治建设中所面临的突出矛盾和一系列重大现实问题,搞清楚制约思想政治建设全面发展的“瓶颈”和“短板”,注重从政策制度机制上加以解决,不断推进思想政治建设的创新发展。同时,要把各项工作放到全面建设、整体推进的要求之中进行衡量,理清工作思路,合理配置资源,抓好各项工作落实。

  基层是军队整个战斗力的基础。推动思想政治建设全面发展,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就是按照《军队基层建设纲要》的要求,扎扎实实做好抓经常、打基础的工作。应当克服抓基层是“老一套”的观念,充分认识基层在军队建设全局中的基础性地位,始终把工作重心放在基层,为部队全面发展打牢坚实基础。

  用科学发展观统筹一体化训练

  ■陈岸然

  一体化训练,顾名思义,是适应打赢信息化战争要求、把各作战单元融为一体的训练。开展一体化训练,标志着我军训练指导思想开始从一般协同作战向信息化条件下一体化联合作战转变。这种质的规定性,决定了一体化训练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立足现有条件,遵循信息化战争规律,扎实稳步推进,注重提高质量和效果。

  一体化训练中各单元能否协调统一地行动,是提高训练效果的前提条件。在过去一段时期内,由于部队之间、部门之间、系统之间思想观念和行动程序的差异,加之技术上缺乏互通,给一体化训练带来一定的难度。这就需要牢固树立大系统的观念,强化全局意识,着眼“高度融合”,逐步建立统一、通用的信息化指挥平台,让“头脑”灵活控制“躯干”,抓好作战体系和不同作战模块的综合集成,把军兵种合训渗透到训练的各个层次,这样才能做到“形联力聚”。

  一体化训练离不开新型军事人才的支撑。联合作战指挥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缺乏,是制约训练质量提高的突出矛盾。应加大军兵种部队之间人才交流的力度,进一步探索在部队、院校、机关循环任职的途径,逐步走开部队与院校、基层与机关之间交流换岗的路子,培养既懂指挥又懂技术、既懂本军兵种专业又懂其他军兵种知识的中高级军事人才。要建立换岗前的培训制度,帮助交流换岗干部熟悉拟担任职务的具体职责,掌握新岗位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建立交流换岗人员任职、考评制度,把换岗锻炼与干部职务晋升结合起来,激发一体化训练人才成长的内在动力。

  一体化训练是一项创新性很强的实践活动。特别在初始阶段,不可避免面临着许多矛盾和问题。一体化训练中的政治工作的重要职能之一,就是配合军事训练,协调各训练单元的关系,及时解决训练中可能出现的属于政治工作范畴的各种矛盾,充分发挥政治工作特有的凝聚功能和整合优势。一体化训练中的政治工作要通过各种有效措施,培养和强化训练单元的“联合”意识,确保各训练单元统一思想、统一行动。

  坚持以人为本与牺牲奉献的统一

  ■赵子忱

  在军队建设中坚持以人为本,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尊重官兵的主体地位,重视维护官兵的合法权益,关心官兵、爱护官兵,不断改善官兵的物质文化生活。维护官兵权益与强调牺牲奉献的侧重点不同,但他们在军人身上实现了对立统一。一方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军人及其家庭基本生活需求的满足离不开社会,离不开市场。另一方面,军人担负着维护国防安全的职责,又离不开战场。作为生活中的人,军人也有其自身的权益;但军人执行着特殊的使命,必要时必须无条件地放弃个人利益,服从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做到视死如归。维护官兵权益和强调牺牲奉献反映了军人双重身份的不同特点和要求。

  军人具有“社会人”和“军人”双重身份,但军人身份是主要的,否则就不称其为军人。在市场经济环境中不讲个人利益是不现实的,但如果只讲个人利益、不讲牺牲奉献,就经受不住战场的考验。军人实现人生价值的舞台是在军营和战场。因此,贯彻以人为本不能停留在关心官兵实际利益的层次上,而是在此基础上将官兵的理想追求升华到战场所要求的思想道德水准,把官兵的精神境界提升到自觉为国家和人民牺牲奉献的高度。在军队建设中把官兵培养成具有牺牲奉献精神的军人,是坚持以人为本的真正要义。

  坚持以人为本,维护官兵合法权益,是从部队领导者、管理者的角度来说的。领导的行为与部属的行为愈是相互协调,军队以人为本与军人牺牲奉献就会愈加和谐统一。首先,愈是强调军人牺牲奉献,愈要尊重官兵,给予他们应有的荣誉;官兵愈是受到尊重,就愈能激发牺牲奉献精神。其次,愈是强调官兵牺牲奉献,愈要对官兵的奉献给予相应的回报;官兵付出的特殊劳动愈能得到社会的尊重和回报,就愈能激发牺牲奉献精神。再次,愈是强调官兵牺牲奉献,愈要关心官兵的疾苦、维护官兵的权益;愈是关心官兵疾苦,维护官兵权益,就愈能激发官兵的牺牲奉献精神。还有,愈是强调军人牺牲奉献,愈要珍惜官兵的生命,爱护官兵的健康,把牺牲的代价降到最低限度。总而言之,以人为本与牺牲奉献相辅相成、辩证统一。

  国防文化具有强大的凝聚力量

  ■王联斌

  先进的国防文化对于增强综合国力具有强势推动作用和先导效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

和谐社会的伟大实践,要求我们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把国防文化建设有效地纳入提升综合国力的总战略,使国防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国家的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之中。

  先进国防文化是形成强大国防实力的决定因素。当今世界,国防实力的重要标志是先进的国防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其在国防、军事领域的应用。“两弹一星”精神被誉为“镇国之宝”,就是对国防科技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发生在上个世纪末、本世纪初的几场局部战争告诉我们,谁掌握了国防高科技,谁就能在战争中掌握主动权。同时还应看到,国防精神实力既是国防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使物质实力的潜能转化为实际效能的决定因素。只有具备强大物质实力、而又具备强大精神实力的国防,才是坚不可摧的。

  先进的国防文化具有较强的民族凝聚功能。通过国防文化的传播、教育、熏陶、感染、激励等功能的发挥,可以使国民产生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具有显著民族特质的国防文化具有强大的辐射功能,可以使社会成员受到国防精神的洗礼。来自社会、绝大多数又回到社会中的军人,是国防文化的重要载体,是传播高尚国防精神的“宣传队”、“播种机”;深受人民大众欢迎的国防文学艺术、国防知识、国防科技等,对于提升全体国民的国防文化素养,能产生积极而广泛的效应。

  先进的国防文化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在推动国防事业发展实践中产生的国防文化,集中体现了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能够转化为做好各方面工作、推动民族经济振兴的强大精神动力。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一个国家的经济建设要搞好,不能单纯地就经济抓经济。要增强国家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和国际

竞争力,必须高度重视国防文化的发展。

  努力形成军民结合寓军于民互动机制

  ■杜人淮何春

  积极探索“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发展路子,是在国防和军队建设中贯彻科学发展观的一项重要内容。

  努力形成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的良性互动机制,就要按照“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要求,一方面将国防建设根植于国民经济体系之中,形成国民经济对国防建设的强大支撑力;另一方面,充分发挥国防建设对经济建设的促进作用,形成国防对经济发展的强大牵引力。具体而言,国家和地方在大型公共基础建设和信息化基础建设方面,不仅要考虑经济建设需要,而且要充分考虑军事和战争需要,把“战场建设”寓于经济建设中,使一笔投资获得经济和军事双重收益;通过军事教育和人才培养体制的改革,把军事人才培养寓于国民教育体系之中,使国防和经济协调发展获得持久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通过军事后勤社会化和市场化改革,把后勤保障寓于国民经济体系之中,不断提高军事后勤保障的效率和效益;大力发展军民两用技术,加大军民兼容设施的开发和利用力度,努力促进国防资源和民用资源的相互融合和优化配置,使有限资源最大限度地转化为生产力和战斗力。

  “军民结合、寓军于民”良性互动机制的形成,需要提供相应的制度保障。一是改革和完善国防市场的准入和退出制度,通过相应的政策引导,使设备老化、生产能力过剩、市场竞争较弱的国有军工企业,能够自主地退出武器装备生产领域,使有科技优势和市场竞争力的民用高科技企业,能够自主地进入武器装备生产领域,从而彻底改变我国装备科研生产相对封闭格局。二是抓紧制定并实施国家标准化战略,及时修订和完善军用标准和规范,扩大军品和民品的通用化、标准化和系列化程度,不断提高国防和经济建设的军民融合程度,降低资源重复配置和浪费现象。三是建立和完善相应的决策、协调和评价机制,切实把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纳入统一规划,做到经济建设决策贯彻国防原则,国防建设决策要反映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要求。四是进一步完善国防动员体系,使有限资源在和平时期能够最大限度地用于经济建设,在战时可有效地保障军事和战争需要。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首页 | 将军寄语 | 中 国军事 | 军事图片 | 武器纵横 | 周边军情 | 战略视角 | 各国军力

本网站由舰船知识主办
版权归舰船知识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