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舰船知识 > 综合新闻 > 正文

浓浓的年味

http://jczs.sina.com.cn 2006年02月07日 06:38 解放军报

  年还有味吗?年真的有味!特别是略上了年纪的人,一扯起过去的年味来,常常是眉飞色舞,津津乐道,绘声绘色,如数家珍。

  年味之首,自然就是弥漫在空气中鞭炮炸出的硝烟味。一进腊月,就开始响起噼噼啪啪的鞭炮声,二踢脚、麻雷子,高一声,低一声,你只要深呼吸一下,便能闻到硝烟味。随着硝烟味越来越浓,年也就越来越近了,这年味一直要延续到正月十五后才慢慢散去。说的也是,爆竹一声旧岁除,没有鞭炮味,这还叫过年吗?无怪乎,已禁放鞭炮多年后,又有那么多城市陆续开禁,这既增加了年味,也是顺应民心之举。欢天喜地的爆竹,带来了喜庆,带来了热闹,驱走了“晦气”,驱走了忧愁,听着就叫人高兴。

  酒味啥时候都是香的,但过年时香得格外浓郁。“田家重元日,置酒会邻里。”在我的家乡,过年不喝酒就不像个年,家里再穷,也得喝上二两,哪怕就是红薯干酿的“一毛醉”——因这种酒质量较差,容易上头,喝一毛钱的酒就会醉,所以得名“一毛醉”。不过由于其价格便宜,是经济不宽裕家庭的首选。每年的腊月,闲了多半年的乡里小酒厂就会重新开张,村里的老烧锅也开始昼夜不停地加班,家家户户都打开了酒坛子、酒瓶子,闻着酒味就使人有几分醉意。爱串亲戚的人说,哪个村的酒味浓,哪个村的日子就最红火。

  春节的蒸馒头味,也非同寻常。过去大家都穷,一年能吃上馒头的日子是有数的,现在脱贫致富了,蒸馒头不算稀罕事了。可是,每逢过年,各家各户都开始大量蒸馒头,几百家同时上锅,那蒸馒头的味儿也是相当有气势的。按旧俗“二十六,蒸馒头”,腊月二十六这一天,能干的主妇一大早就起来,一笼接一笼地把馒头、花卷、枣包、豆包蒸出来,一直要吃到正月十五,才开始再蒸新馒头。

  饺子,是国人百吃不厌的饭食,所以老话说:舒服不如躺着,好吃不如饺子。尤其是过年,别的东西可以没有,饺子是一定要吃的,就连欠债的杨白劳,也要和喜儿吃一顿饺子过年。这饺子味,一是肉馅的香味,已够肥的肉馅,还嫌不香,又倒上芝麻香油,二是葱、姜、蒜的辛辣味,再加上此起彼伏遥相呼应的剁馅的声音,真是有声有色有味。饺子一吃,年就算过踏实了,心里有底了。

  光顾得说吃了,还有一种少不了的年味,就是写春联的墨香味。现在的春联,多是印刷厂成批印出来的,而在我的家乡,直到今天,还是要贴手写的春联。过年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人们三五成群,在各家门口转悠,品评春联的内容、书法,看谁家写得巧妙、别致、有趣。因为练过几年颜体,我上中学时,就开始给左邻右舍写春联,所以对那含着清香的墨味,记忆犹新。直到现在,偶尔回去过年,还有人没忘记我这个当年的小秀才,请我挥毫动笔。

  时过境迁,随着时光的流逝,年味的内容也在与时俱进。如今过年,旧年味和新年味和平共处,是人们各取所需,饺子照吃,美酒照喝,鞭炮照放,春联照贴,馒头照蒸。要说有变化,这年味的头一个变化,是人们把除夕夜的守岁变成了看

中央电视台的春节晚会。为了这一道欢乐的大年夜“盛宴”,上千位演职人员要忙上小半年,千锤百炼,精雕细刻,真难为他们了。看完“春晚”,有的人还意犹未尽,再接着看一场贺岁片,天也就快亮了。

  传统的上门拜年,则变成了电话拜年,短信拜年,

贺卡拜年,电子邮件拜年,QQ留言拜年。光是一个春节,全国就要发上百亿条拜年短信,打几十亿个电话,热闹非凡,规模空前,虽然是电波传递,同样的充满亲情、友情,谁说年味淡了?

  春节出门旅游也成了新时尚。过去人们都是在家过年,顶多到附近的亲戚家转转,现在不少人全家一起出动,或参加旅行社,或驾车自助游,游览大好河山,瞻仰名胜古迹。还有的干脆跨出国界,到海外去过春节,把年味撒遍整个世界。

  再加上大街小巷那铺天盖地的年货广告,商店里琳琅满目的年节商品,张灯结彩的高大建筑,满大街喜气洋洋的红男绿女,年味盎然,红红火火,一派盛世景象。

  “年味”其实并没有淡,但年味确实在变。过去的年味,可能是人们穷怕了,多注重在吃喝穿戴上,形式高度统一,内容单调突出;现在的年味,由于富起来的人们眼光高了,底气足了,因而花样更多,内容更丰富,底蕴更厚实,也更具个性,现代气息更浓郁。这就叫各领风骚三五年。

  “夜半梅花添一岁,梦中爆竹报残更。”说话间,只听见人欢狗叫,爆竹声声,狗年到了。值此良辰美景,请各位把杯中美酒添满,把大红对联贴上,把年夜饭备好,把电视机打开,尽情地享受生活,品尝“年味”吧!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首页 | 将军寄语 | 中 国军事 | 军事图片 | 武器纵横 | 周边军情 | 战略视角 | 各国军力

本网站由舰船知识主办
版权归舰船知识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