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舰船知识 > 综合新闻 > 正文

《十二木卡姆》走进军校文化课堂

http://jczs.sina.com.cn 2006年01月24日 06:34 解放军报

  新闻背景

  2005年11月25日,随着“中国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正式入选第三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这一重大喜讯从法国巴黎传来,短短几天的时间,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成功申报的消息,就传遍了祖国大地。沉寂了50多年的维吾尔木卡姆艺术终于迎来了一个新的传承高潮,成为我国唯一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新疆军区某边防干部训练大队第一个将这一人类艺术瑰宝引进军队院校教学课堂,在让更多的官兵对它的了解、学习上作了积极认真的尝试。

  近日来,新疆军区某边防干部训练大队文化教学专修室里常常响起欢快悠扬的歌声,军队政工教研室宋延勋教授将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十二木卡姆》搬上了教学屏幕。这是该大队开展针对性教学的又一举措。

  这个边防干部训练大队担负着为我国西部边防培养输送合格基层指挥人员的任务,学员来自不同的民族,多为边防排长、民族语言翻译、高原医学等专业,教学上具有很强的边防和民族特色。为提高学员胜任本职、适应环境的能力,该大队结合学员需求和部队实际,特别强调突出民族和边防特色,注重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该大队宋教授多次深入到当地的木卡姆艺人中,与他们共同学习交流,并到数十家图书馆查阅资料,做了数万字的学习、采访笔记。课前,宋教授专门制作了生动翔实的教学课件。课堂上,他讲述了《十二木卡姆》艰难的创作历程,以及《十二木卡姆》的构成、主要特点及其代表作。他讲了《十二木卡姆》的创作者阿曼民莎汗王妃和音乐家玉素甫·科迪尔,讲了穹乃合曼和达斯坦、麦西莱甫,讲了《帕尔哈特和西琳》等动人的故事……

  通过学习,学员们对维吾尔族的历史、文化、风俗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不仅提高了学员的素质,同时还增进了民族交流和民族团结。学员们听到了“火凤声沉,春莺婉转”的悠扬歌声,看到了从《十二木卡姆》中流淌出的欢快舞蹈,看到了民族大团结的喜人场面。

  如今,新疆军区某边防干部训练大队将《十二木卡姆》列入基层文化课的教学计划,作为一门必修课来学习,是有效地开展针对性教学的具体体现。随着这一工作继续深入持久地做下去,必将使《十二木卡姆》这一人类艺术的瑰宝散发出更加灿烂耀眼的光芒。

  链接

  新疆木卡姆艺术是流传于我国古老、大型的歌曲套曲。它浓缩了维吾尔族的历史、文化、经济、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是东西方乐舞文化交流的结晶,也是整个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被誉为“华夏瑰宝”、“丝路明珠”。与蒙古的《江格尔》、藏族的《格萨尔》和柯尔克孜族的《玛纳斯》相比,维吾尔木卡姆更像是维吾尔族文化里的宝藏,里面装的是中国、印度、希腊和伊斯兰古典音乐融合的精华。其中《十二木卡姆》是各种木卡姆的总称,是世界上最完整、最完美的木卡姆总集,整场演出长达72个小时,可谓是世界第一大曲。为了将木卡姆艺术发扬光大,做到后继有人,新疆正在喀什、伊犁、阿克苏、和田、吐鲁番、哈密等地、州建立若干个新疆维吾尔木卡姆传承中心。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首页 | 将军寄语 | 中 国军事 | 军事图片 | 武器纵横 | 周边军情 | 战略视角 | 各国军力

本网站由舰船知识主办
版权归舰船知识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