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舰船知识 > 我军新闻 > 正文

总装某工程兵研究所加强科研人才队伍建设纪事

http://jczs.sina.com.cn 2006年01月22日 08:09 解放军报

  本报记者 赵波 特约记者 邹芳根

  翻开总装某工程兵研究所科研人员花名册,阵容强大令人惊讶——中国工程院院士1名、专业技术少将3名、技术三级专家5名、博士生导师9名、博士硕士25名,进入总装科研人才骨干库的竟然有60多人。在装备科研中,他们大显身手,将91项获国家和军队科技进步奖、40余项获国家专利的科研成果,源源不断地运用到我军国防工程建设第一线。

  透过这些耀眼的成果,记者发现,该所党委加强科研人才队伍建设的新思路和新做法,是一道更亮丽的风景线。

  “缓冲站”选人才

  “全所还没有一个博士。”前些年,所领导向上级工作组汇报工作时,常常为此感到汗颜难堪。

  于是,所党委想方设法从北京某重点大学“挖”来一位博士生,并破格将他晋升为高级工程师。然而,这位大家寄予厚望的博士,科研实践能力却一般,几年没有一项科研成果。经综合考评,党委不得不免去其专业技术职务。

  吃一堑,长一智。所党委形成共识:引进人才重学历,但不能唯学历,而要把界定人才的标准放在能力素质上。前年,一位只有本科学历的青年科技干部在原单位科研业绩十分突出,所党委当即拍板,尽快调入。结果,这位年轻人来所两年就获得3项军队科技进步奖。

  这件事,启发所党委思考:选调高素质人才,必须滤掉“虚光”看实绩。为了把考察人才的距离拉近,所里申请成立了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并把这个工作站建成引进高层次人才的“缓冲站”。博士生进站后,在实践中看他们的能力、素质、业绩,符合条件的才办理调入手续。去年初,6名博士生想调入该所,经过考察只留下一人。

  如今,该所在职的15名博士,人人都是学科带头人,每个人都负责一到两个重点科研项目。

  “嫩肩膀”挑大梁

  大学毕业生张亮,肩上还扛着“红牌牌”时,就担任了某科研项目组组长。消息传开,满城风雨:科研开发不是小孩过家家,怎能把这么重要的项目让“嫩肩膀”挑?

  然而,所党委不改初衷:张亮在校就是全优生,进所后承担了两个科研项目的开发,独立攻克了5个技术难关,领衔这个科研项目,他是最佳人选!

  张亮不负众望,拼搏两年,终于使这一项目获得成功,填补了我军工程装备建设上的一项空白。

  党委会上,倪宏伟所长、姚平政委说:“我们过去总是觉得年轻人不成熟、资历浅,让不少有才华的年轻人在等待中失去了创新的锐气。今后,对于优秀的青年人才,就是要放手用、大胆用!”于是,一连串创新举措出台了——

  所党委每年拿出20万元,设立“青年科技基金”。青年工程师张欲保,利用该项资金先后研制了“两栖螺旋行走机构系统”、“工程机械重型参数测量系统”等,获得了3项军队科技进步奖。

  实行项目组长竞争上岗,看水平不看文凭。通过课题发布、选题答辩、专家评审,选拔出中青年学科带头人26名。

  打破多年未引进地方大学博士的先例,经过考察引进了同济大学某新兴专业女博士张拴勤。张拴勤来所后,先后主持和参与了6个项目的攻关,获得军队科技进步奖3项,2项成果申报了国家专利。

  “外来户”唱主角

  有一项国家重点课题久攻不下。一筹莫展之际,有人建议邀请在这一领域造诣深厚的北京某重点大学李教授来当客座专家,主持攻关。一个“金点子”,让难题迎刃而解,该项目荣获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

  这一成功范例,使所党委“一班人”眼睛一亮:所里专业面广、涉及的学科领域多,不可能拥有方方面面的人才。用人眼界要开阔,要充分借助社会人才资源,追求“不为所有,但为所用”。

  近年来,该所采用“内外互补”的办法,先后与20多所军地重点大学建立了合作关系,聘请了近百名国内著名专家担任学术顾问和客座教授。青年科技干部钱汉明,先后与我国著名微米波专家孙忠良教授等3名外单位专家进行技术合作,承担的3个课题都取得阶段性成果。青年科研骨干胡永平承担的某新项目,得到上海交大等单位多名专家的智力援助,项目提前一年通过技术鉴定,获得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

  “外来户”进入科研一线唱主角,不仅提高了科研层次,加快了科研进度,还拓宽了人才培养渠道。近年来,这些专家常利用来所主持科研项目的机会开办讲座,并积极为该所优秀人才到合作院校攻读硕士博士牵线搭桥,先后选送了24人到同济大学、

东南大学、南京理工大学等院校攻读在职博士、硕士。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军事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首页 | 将军寄语 | 中 国军事 | 军事图片 | 武器纵横 | 周边军情 | 战略视角 | 各国军力

本网站由舰船知识主办
版权归舰船知识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