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舰船知识 > 综合新闻 > 正文

班长,我永远守望着你

http://jczs.sina.com.cn 2006年01月22日 06:48 解放军报

  (一)

  1980年4月12日,修筑天山公路的解放军驻新疆工程兵某部班长郑林书带领战友罗强、陈卫星、陈俊贵(辽宁人,4人中年纪最小,入伍仅30多天)一起到42公里之外的天山脚下某部去传达紧急命令。

  为了能按时完成任务,他们轻装前行,只带了一支步枪和38发子弹,以及20多个馍馍。不料出发后天气骤变,最低气温达到摄氏零下30多度,且风雪特别大,山上的道路和树木很快被大雪覆盖了,白茫茫大地无边无涯,难辨方向。班长郑林书决定沿着电线杆走。但很多电线杆都架在峡谷、山坡边沿,走起来非常危险。无疑这是一个极其冒险而又无奈的选择,班长郑林书为了战友的安全,始终坚持走在前面探路。他们艰难地走了两天两夜。这时候,他们带的馒头只剩下一个,郑林书说要留到最后关键时候再吃,他们饿了渴了只能“餐风饮雪”。走路时出汗太多,衣服全都湿透了,而稍一驻足被风一吹全身就似冰棍,腿都没法打弯。新兵陈俊贵支持不下去,求大家先走,不要管他。郑林书大声吼着:“不行,决不能把你扔下,就是背,也要把你背到目的地!”说着就去背陈俊贵。在班长和战友的帮助下,陈俊贵身上又添了力量,继续坚持走下去。

  4月14日下午6时,在离目的地还有8公里的地方,大家都坚持不住倒下了。郑林书拿出最后一个馒头,这个馒头谁吃下去谁就有可能活到最后,但大家互相推让,谁也不愿吃。郑林书说,我和罗强是共产党员,陈卫星是老兵,陈俊贵你是新兵,年龄最小,馍馍你吃。陈俊贵看着大家,说什么也不肯吃。最后郑林书发火了,下了死命令。一回想到当时自己吃一口馍馍,战友们吃一口雪的情景,陈俊贵心就在滴血啊!

  当天晚上,郑林书倒在了天山脚下。临终前,郑林书对陈俊贵说:“我死不要紧,你们可一定要完成任务啊!我死后就葬在部队驻地附近的山上,让我看护部队和战友。我只有一个心愿,如有机会,今后你到我老家去看望一下我的老父母和兄弟姐妹。”

  班长郑林书牺牲后,副班长罗强带队继续前进。夜里陈俊贵和陈卫星被严重冻伤,举步维艰,就在他们力不能支之时,幸被附近的哈萨克牧民救起。

  部队按照郑林书的生前遗愿,将他的遗体安葬在新疆伊犁州新源县那拉提镇部队驻地附近的山上。部队党委给郑林书追记二等功,并追认其为烈士。

  (二)

  陈俊贵获救后,被送到15

医院住院,由于冻伤严重,他住了四年医院。1984年,陈俊贵出院后复员回到了辽宁老家。离开新疆,他更加思念班长,到班长的故乡去看望班长的父母成了他最大的愿望。然而,直到这时候,他才发现自己犯了一个不可饶恕的错误。到班长牺牲时,他和班长仅仅相处了38天,只知道班长是湖北人,具体地址却不知道。原以为可以回部队找,可当他再次回到新疆时,部队已经不在天山了,具体搬到哪儿,他却打听不到,关于班长家庭住址的最后一丝线索断了。

  想着班长深夜为自己掖被子的身影,想着班长逼自己吃馍馍的表情,想着班长临终对他寄予的希望……陈俊贵寝食难安。1985年,已经结婚生子的他作出一个决定,重新回到埋葬班长的天山脚下,一生一世陪伴班长。这一决定引起了家人的不解,他们懂得陈俊贵的心情,可觉得表达思念的方式可多种多样。陈俊贵不这样认为,他含着泪说:“没有班长就没有我的今天,而班长临终就这一点点遗愿,我都未能满足,我怎么向班长交代呀!我一天找不到班长的父母,一天就不会踏实,回到新疆离班长近一些,心中的愧疚就会少一些。”最终,家里人还是没有拗过他。他辞去了工作,带着妻子和刚刚出生的儿子重新回到了新疆伊犁州新源县那拉提镇,在班长墓地附近安家立业。

  陈俊贵的妻子孙丽琴说:“刚去的时候,房子没有,就搭个窝棚,铺盖没有,就睡地上,连个像样家具也没有,衣食住行的不少东西要靠到邻居家借。一到雨季天下大雨,屋子漏雨,能用于接水的都用上了,现在提起那时的事情都后怕……”20年来,陈俊贵克服了许多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一直坚守在班长的身边。平常一有空,他就会到班长的坟前,为墓地培培土,然后坐下来和班长唠唠家常,他最常对班长说的话就是:“你放心,我一定会找到你的父母。”每年春节、清明和中秋,陈俊贵就会带着铺盖到班长的坟前去守墓,陪班长过个团圆节。

  (三)

  20年来,只要遇见军人,他都会主动上前,打探他所在部队的消息。功夫不负有心人,2005年9月,从几个路过的军人口中得知,他所在部队已改编合并到武警新疆总队交通第二总队,搬到乌鲁木齐市郊驻扎,得此消息他喜极而泣,立即借用邻居家的电话,给部队打电话,请求部队帮助寻找班长的家庭住址。总队政委张国华参加过天山公路的建设,非常了解当时的艰苦和战友之间的深厚感情,他叮嘱政治部的同志一定要把郑林书的家人找到。通过老部队的多方联系,陈俊贵终于找到了班长家的具体地址:罗田县白莲乡上马石河村。

  2005年10月,部队领导派政治部韩敬锋干事陪同陈俊贵一起去探望郑林书的亲属。

  “真对不起,我来晚了!”陈俊贵终于说出了憋在心里多年的歉意。班长的姐姐告诉他,郑林书参军第二年曾看过病重的父亲,走后不久父亲就去世了。父亲怕影响他的工作,临终前还嘱咐家人不要告诉他实情。母亲是两年前去世的,她弥留之际还在念叨着郑林书。

  陈俊贵来到班长父母的坟前,用一把香烛、三杯清酒表达他25年的牵挂。他泪流满面地哭诉:“25年了,我时刻思念着您们呀!没想到最终还是没见到您们,叫我如何向班长交待!”他告慰班长的父母:今生今世他将守在班长的坟前,让班长永远不寂寞。战友情,生死相依25年,令在场的人无不动容。

  从军营带来的人间奇情,将烈士郑林书从乡亲们的记忆中重新激活,他们互相传诵着这个动人的故事。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首页 | 将军寄语 | 中 国军事 | 军事图片 | 武器纵横 | 周边军情 | 战略视角 | 各国军力

本网站由舰船知识主办
版权归舰船知识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