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舰船知识 > 新闻评述 > 正文

首都社科理论界丁晓兵现象理论研讨会发言摘登

http://jczs.sina.com.cn 2006年01月19日 18:21 解放军报
首都社科理论界丁晓兵现象理论研讨会发言摘登

丁晓兵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军事图片

  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的时代壮歌——首都社科理论界“丁晓兵现象”理论研讨会发言摘登

  编者按 时代需要英雄,时代呼唤英雄。武警驻无锡某团政委丁晓兵的先进事迹被各大媒体报道后,受到社会各界广泛赞誉,许多地方出现了崇拜英雄、学习英雄的热潮。1月13日,人民日报理论部、解放军报理论部、光明日报理论部、中国青年报理论部联合在京举行首都社科理论界“丁晓兵现象”理论研讨会。与会专家学者围绕“丁晓兵现象”的成因、内涵和时代意义,以及丁晓兵身上表现出来的自强不息、与时俱进的精神等,从理论上进行了解读和探讨。现摘发与会专家学者的发言,以飨读者。

  一个人只有融入时代,把个人命运与党和人民的事业紧密联系在一起,才能最大限度地释放出自己的能量——

  丁晓兵精神的时代意义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夏春涛

  丁晓兵的成长轨迹彰显了当代中国军人、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风采,折射出一种时代精神,给人以强烈的震撼和深深的启迪。

  丁晓兵是新时期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的光辉典范。丁晓兵以“战时忘死,平时忘我”作为自己的座右铭,是新时期涌现出的优秀党员、优秀军人的杰出代表,为党旗、军旗增添了光彩。在战场上,他经受住了生与死的考验,体现出当代军人钢铁般的意志和威武之气;在和平环境中,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他抵御住了各种诱惑,经受住了名利的考验。他以“俯仰无愧天地,褒贬自有春秋”自励,一身正气,不拿荣誉、权力和原则做交易,始终坚守自己的精神家园。他爱人民,爱士兵,始终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严于律己,以身作则,积极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从而鼓舞、感染了身边的官兵和群众。他努力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环境的需要,勤奋学习,不懈探索,不断提高和充实自己,工作岗位虽几经变动,但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一步一个脚印,从昨天的战斗英雄变成了今天的时代先锋。丁晓兵以实际行动忠实实践了“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先进性要靠党员的先进性体现。倘若每个党员都能够像丁晓兵那样,自觉地做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那么,党的先进性建设和执政能力建设就会真正落到实处,我们党就能够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丁晓兵是自强不息、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的真实写照。当年一战成名,荣获“全国边陲优秀儿女”金质奖章,这是丁晓兵人生的第一次辉煌。作为战斗英雄,作为残疾军人,他曾经一度被鲜花和掌声所包围,原本可以享受相应的待遇,过相对安逸的生活。但他并没有躺在功劳簿上吃老本,而是郑重提出不离开部队,要求学习和工作,主动迎接新的挑战。尽管缺了右臂,但他严格要求自己,事事不甘人后,工作永争第一。常人眼里不可思议的事,丁晓兵做到了,而且做得很出色。沾着血迹的背包带、奖牌奖杯,演绎了一段当代中国的保尔·柯察金的传奇故事,见证了丁晓兵以伤残之躯续写辉煌的非凡历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任务繁重艰巨,将面临着许多严峻挑战和考验。我们需要像丁晓兵那样,弘扬时代精神,保持激昂向上的精神状态,这样,我们就一定能够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丁晓兵生动诠释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丁晓兵是战场上的英雄,也是和平环境中的英雄。是什么原因、什么力量使他超越了自我,成为一名英雄?是军队这座大熔炉铸就了他,是强大的精神动力支撑了他,这种精神动力源于他对生命、生活的热爱,源于他对党、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源于坚定的理想信念。随着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时下人们对人生观、价值观的认识很不一致。丁晓兵曾用质朴的语言,谈了自己对生活的理解和对人生的追求:“人有多种多样的活法,没有谁逼着我这样去做。我只是觉得人活着,就要对社会有贡献。你不能干了一点事就惦记着要报酬,甚至总觉得自己吃了亏。我觉得,人只有不断地奉献自己,才能踏实地享受生活。”一个人只有融入时代,把个人的命运与党和人民的事业、与国家与民族的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才能最大限度地释放出自己的能量,在奉献自己的同时实现自我价值。丁晓兵以自己的人生轨迹生动地诠释了这个道理。尽管他在物质上并不富有,但却拥有无限的精神财富,而这是金钱所无法换取和衡量的,他也因此活得执著,活得真实,活得坦然,活得多姿多彩。丁晓兵虽然肢体残疾了,但他的党性、人格是完整的,灵魂是高尚的。

  中华民族是一个追求卓越、崇尚英雄的民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是呼唤英雄也造就英雄的事业,丁晓兵的出现不是偶然的——

  伟大民族精神的当代诠释

  

北京大学教授 赵存生

  “丁晓兵精神”是新时代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中,需要大力弘扬这种精神。中华民族是一个追求卓越、崇尚英雄的民族,繁衍我们民族的中华大地也是一块孕育英雄、造就英雄的热土。古往今来,这里英雄辈出,谱写出豪迈壮丽的英雄乐章。今天,在中华民族走向振兴的历史新时代,在我们民族的英雄谱中又出现了一位新的时代英雄,他就是丁晓兵。

  丁晓兵的出现不是偶然的,这是时代的产物,是民族素质的体现,是社会主义事业的本质要求。一个没有英雄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一个不造就英雄的事业也是没有前途的事业。中华民族正在进行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是艰巨的事业,是呼唤英雄也造就英雄的事业。然而,在我们的身边存在着这样的现象:有些人趋于低俗,止于平庸,甚至有的人诋毁崇高,贬抑英雄。在有些人的心目中,理想信念、无私奉献,都是假的或者是不切实际的,他们所追求的是个人的实惠。正像有的人评论的那样:“这个时代不缺乏英雄,只是缺乏接受英雄的态度,缺乏欣赏英雄的角度。”这种拒绝甚至诋毁崇高和英雄的现象可以说是一种“社会病”,如果发展蔓延下去,将会贻害我们的民族和我们的事业,必须认真加以医治。“丁晓兵精神”正是医治这种“社会病”的一剂良药。毛泽东同志说,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他号召人们学习张思德和白求恩,就是因为他们具有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奉献精神。邓小平同志在改革开放初期针对有人对“大公无私”、“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等口号进行批判的情况,旗帜鲜明地提出要发扬革命和拼命精神,严守纪律和自我牺牲精神,大公无私和先人后己精神,压倒一切敌人、压倒一切困难的精神,坚持革命乐观主义、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的精神,指出这些在革命战争年代大力发扬的精神,在搞社会主义建设,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仍要大力发扬。在丁晓兵身上,生动而具体地体现了邓小平同志所倡导的革命精神。

  “丁晓兵精神”既是共产

党员先进性的体现,也是对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的当代诠释。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丁晓兵精神”的丰富内涵:一是为国为民的奉献精神。丁晓兵对祖国、对党和人民以及对部队官兵有着深厚炽热的感情。他心里总是装着别人,唯独没有自己。他认为,待遇诚可贵,奉献价更高,只有在奉献中才能实现最大的人生价值。因此,他能做到“战时忘死,平时忘我”。二是不懈追求的向上精神。丁晓兵不平庸,永不服输,为党和人民的事业时刻不停止自己的人生追求,在不同的岗位上都要取得优秀的成绩。三是英勇顽强的无畏精神。战时,丁晓兵不怕流血牺牲,把断臂别在腰间冒死完成任务;平时,为了党的事业,他不顾个人安危,越是艰险越向前。四是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丁晓兵身残志坚,不图安逸,拒绝照顾,不但不输于常人而且胜过常人,打背包全连最快,八大军事科目训练取得了七项优秀、一项良好的成绩,而且书法、绘画都小有名气,硬是用一只手创造出了一流的业绩。五是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丁晓兵始终关注时代发展潮流,注意研究新情况、不断用改革创新精神解决部队建设中的难题,为此他以超常的毅力和痴迷的态度学习新理论、新知识,决心“要用知识打造出一只胳膊”。这些精神,正是中华民族精神在当今时代的具体表现。一名北大学生听了丁晓兵事迹介绍后说:“我深深地为丁晓兵的军人本色而震撼,幸福和牺牲在今天的英雄身上诠释着崭新的内涵。从他身上我真切地体会到了什么是对祖国和人民的赤胆忠心,什么是坚韧不拔的钢铁意志,什么是高风亮节的共产党人品质。”这说明广大大学生的心和丁晓兵的心是相通的。

  坚定不移的信念、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精神、无私奉献精神是长征胜利的精神动力,也是丁晓兵身上的闪光点——

  长征精神的时代体现

  中央党校教授 张荣臣

  70年前,红军战士战胜世所罕见的艰难困苦铸造了举世闻名的长征精神,成为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象征。今天,丁晓兵这位经历过死神折磨的英雄人物,再一次感动中国。丁晓兵身上的优秀品质和高尚精神,是长征精神在现时代的体现。

  坚定不移的信念是长征精神的灵魂,也是丁晓兵的灵魂。长征中,红军官兵以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和对革命事业的无比忠诚,与敌人展开顽强的斗争,粉碎了数十倍于己的敌人的堵截、追击、包围。在血与火、生与死的考验中,红军战士对革命事业的耿耿丹心,惊天地、泣鬼神。这种坚强的信念、伟大的精神,铸造了我们的军魂,造就了丁晓兵这样的英雄。正如丁晓兵所说的,“坚定的理想信念,积极的人生追求,始终是共产党人保持先进性要求的源头活水。”丁晓兵自己说,回顾这20多年,我觉得能够支撑我到今天,与这种执着追求人生价值的实现有直接的关系。从这些话里,我们实实在在地感到了丁晓兵对理想信念的执着追求,这正是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所要求的。

  革命英雄主义气概是长征胜利的关键,丁晓兵身上活生生地体现了这种革命英雄主义精神。面对强大的敌人和险恶的自然环境,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军指战员表现出了英勇顽强、不惧困难、不怕牺牲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表现出了高昂的斗志和对前途充满信心的乐观主义态度。长征把中华民族吃苦耐劳、不畏艰难、视死如归的精神发展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并赋予其崭新的内容。革命英雄主义是我军的优良传统和宝贵精神财富。从丁晓兵身上,我们不仅又一次看到了革命英雄主义的巨大力量,而且又一次看到了革命英雄主义在新时代的传扬。今天,我们要把振兴中华的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就要像丁晓兵那样,继承和弘扬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正视困难,勇于创新,直到胜利。

  自强不息、艰苦奋斗是长征精神的根本,也是丁晓兵身上的闪光点。艰苦奋斗是党的优良传统,是人民军队的本色,是无产阶级革命精神的集中体现。长征中,红军指战员就是凭着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征服千难万险,战胜了强大敌人,创造了世界军事史上的奇迹。在祖国和人民需要的时刻,丁晓兵舍生忘死、永远冲在最前面。在和平环境里,丁晓兵事事干在前,样样争第一,总是“不断把新的高度当成新的起点”。丁晓兵能够从血泊中站起来,能够从残疾的阴影中走出来,能够战胜一个又一个挑战,就在于他自尊自强不气馁,具有一种“不低头、咬牙上”的倔劲、拼劲和狠劲。丁晓兵的事迹告诉我们:自强不息是共产党人的宝贵品格,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向困难低头。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党我军的根本宗旨,丁晓兵忠实地践行了这一根本宗旨。当年的长征是在物质极其匮乏、甚至连基本生存条件都不具备的条件下进行的,是红军指战员战胜了难以想象的艰难险阻,胜利实现了自己的战略目标。他们靠的是什么?除了靠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全党全军的坚强团结,红军战士压倒一切敌人的英雄气概,一个重要的方面,是靠各族人民群众的支持。丁晓兵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坚定党的信念、干好党的事业、维护党的形象,提高部队凝聚力、战斗力,视为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政治责任。在战士入党、考学、提干等问题上,他坚持原则,清正廉洁,让官兵看到党的威望和力量。面对不正之风,他的回答平静而坚定:“我手中的权力是党给的,我只能听党指挥,不能让钱指挥。”在说情的亲友面前,他的回答依然平静而坚定:“部队姓党不姓丁,我不能缺了胳膊再缺人格!”丁晓兵说,共产党是为人民服务的,是要讲奉献的。“俯仰无愧天地,褒贬自有春秋。”“我愿做一竿翠竹,有骨有节,顶天立地。”这是丁晓兵对自己的鞭策和要求,也是对丁晓兵崇高品质的生动写照。

  丁晓兵身上表现出的战斗精神、忠贞精神、开拓精神,既凝聚着民族优秀传统和共产党人崇高品德的精华,又体现着鲜明的时代特色——

  “丁晓兵现象”的精神内涵

  国防大学马克思主义教研部副教授 肖冬松

  丁晓兵事迹、“丁晓兵现象”的背后有着深刻而丰富的精神内涵。他的战斗精神、忠贞精神、开拓精神等,既凝聚着民族优秀传统和共产党人崇高品德的精华,又体现着鲜明的时代特色。

  战斗精神是一个士兵战胜恐惧和死亡、面向敌人的刺刀和子弹勇猛冲锋的强大动力,是一支军队无往不前、横扫强敌的重要保证。当丁晓兵割破手指、写下豪迈血书的时候,当他切断残臂别在腰间、和战友们一起背着俘虏回到后方的时候,当他在风中飘抖着空袖、与战士们抬土扛包几近晕厥的时候,我们看到了当代中国军人的壮美,看到了无坚不摧的战斗意志和革命英雄主义在新时代的传承、发扬和光大。培育和强化战斗精神,大力弘扬革命英雄主义优良传统,是履行好我军新的历史使命的内在要求和重要保证。

  忠贞精神是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坚定信念,是对党、对祖国、对人民、对军队的无限忠诚和深厚情感。在丁晓兵看来,活不可怕,死不可怕,不死不活最可怕。每个生命都有强烈的归属欲望,他的归属就是坚守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他反复强调:为人民利益而来,为人民利益而战;我手中的兵权是党给的,我只能听党指挥。正是因为有了忠贞精神,他才能做到时刻保持一个共产党员和革命军人的崇高品质,有骨有节,顶天立地。

  开拓精神是构成能力、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是面对新环境新领域,善于思考、勇于进取的思想品质和无畏胆气。当前,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中国社会处于快速变革之中,新现象、新问题层出不穷,这就需要我们要有适应变化的能力,要有开拓和创新的精神。丁晓兵的开拓精神,反映了时代的变化和社会的要求,这是他得到社会高度认同、获得人们崇高敬意的一个重要原因。

  人文精神是把人作为出发点和归宿点,立足人的全面发展来考虑和实施各项工作的一种思想态度和价值立场。丁晓兵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坚持和贯彻了这一原则,强调自己手中的权力是党和人民给的,只能拿来为人民服务、为官兵服务。他认为思想政治工作的主基调应当是暖色的、亮色的,应当以帮助人、服务人、成就人、成全人为主基调。他既重视军事训练,又坚信官兵生活无小事,连士兵洗浴有无热水都亲自过问;他既重视士兵的思想工作,经常给他们讲人生、谈理想,为他们解除各种思想疑惑,又十分注重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仅他个人就为经济困难士兵及其家庭捐款5万多元;他既注重培养在职广大基层干部,引导他们成长进步,又倾心帮助联系随军家属安置,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体现和反映了一个领导干部对战士的关爱精神。

  “丁晓兵现象”提供了开展青少年德育的生动实例和契机——

  在青年中弘扬丁晓兵精神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副院长、教授 李家华

  人们一直苦于青少年德育的力不从心。时下,“丁晓兵现象”提供了开展青少年德育很好的实例和契机。

  其一,再度唤起青年对新时代英雄的敬仰。从“独臂英雄”到“时代先锋”的不平凡故事,使青年大学生们思考和认识不同时代和背景下的英雄。英雄在平凡岗位中的坚守触动了大学生内心最柔软的地方。成就英雄是壮举,考验英雄更是漫长之路。其二,体会和解读共产党人的真实品格,坚信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事业,构筑共同的思想基础。大学生们为丁晓兵作为一个共产党人的高风亮节和优秀品质,祖国至上、人民利益至上的精神所折服。其三,引导青年体验生命的深度,塑造完整人生。面对瞬息万变及复杂多样的现代生活,有的青年人逐渐丧失了支撑其生命活力的价值资源和意义归宿,产生了身心分离的疲惫感、宿命感。要走出这种困境,就要超越自身的有限性,通过明确自己的人生目的,承担自己的社会责任,注重自己的人生体验等创造性活动赋予生命以无限的意义。人的生命,尤其是个体生命的存在和生长,是每一个人最能直接体验和感受的。对人的发展来说,真正的价值之物是使人充分地感悟和体验生活的过程,并在这个过程中孕育思想、情感和信念,找到自己的价值。

  在青年中学习和弘扬丁晓兵精神,还要研究青年的接受度问题。目前,德育成效的不明显凸现了德育教育模式还不能完全适应时代发展和青年特点。首先,话语体系上的差距,不能体现时代性和结合青年大学生的特点,以致“话不投机半句多”。其次,单纯的说教导致青年的逆反心理。现在的德育课堂,重点在强化思想教育的灌输和影响,能够入耳,但不能完全入心。再次,忽略青少年的个性,搞一刀切模式,缺乏应有的针对性和缺少有效的评价措施,导致形式主义的结果。破解这种困境要主要从以下方面努力:一是话语范畴要有突破,要有新意。在对青年,特别是大学生的宣传教育中,可以借助“生命质量”、“完整人生”、“命运设计”、“人生的根本性”等的解读去引导理性分析,帮助学生超越“感动”、“感慨”、“感性”的层面。二是尝试体验式的英模教育模式。我们之所以被丁晓兵感动,主要在于我们很多肢体健全的人都没能做到的事情,而他做到了。一些在我们生活中很简单的动作,让一个肢体有缺陷的人去做,需要付出超过常人好几倍的努力,只有我们亲身去做一下才可以体会其中所包含的辛酸和艰难。在我们进行体验式教育时,可以结合讲英雄的事迹,让同学们尝试用绳子缚住自己的右臂,用左手写字、吃饭、跑步、打篮球等等,之后,让他们谈这个过程中的体会。通过这样的体验式教育,他们不仅能够体验英模之所以会成为英模的原因,也会为自己能够有健全的身体而感到幸运,从而在心底激发奋发向上,提高生命质量的意愿。三是探索分类式英模学习模式。在进行英模教育的时候,让学生尝试对英模进行分析,结合自己的实际,找出最适合自己学习的地方,说出自己心里面的想法,然后让大家帮助评价。在共同的探讨当中,在活跃互动的气氛当中,将英模的可贵之处领会于心,化为行动。四是建立学习效果的评价模式。这种评价方式当然也不能采取纸上谈兵的方式。可以通过设置一些场景来检验德育的成效。如在进行丁晓兵精神教育后,可尝试让同学们去困难地区帮助当地人,参加一些劳动,其中注意评价同学们吃苦耐劳的精神的提高。

  丁晓兵是新时代的人生楷模,他的英雄事迹不仅带有鲜明的个性色彩,而且具有普遍意义——

    思想道德教育的好教材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宋希仁

  丁晓兵是新时代的人生楷模,他的英雄事迹不仅带有鲜明的个性色彩,而且具有普遍意义。他的先进事迹向我们昭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做一个人应该而且可以做到堂堂正正,做一个共产党员应该而且可以保持先进性。他的事迹很突出,但也很朴实;他的精神很高尚,但却融在现实中。因此,应该且可以使部队现象成为地方现象,使他的特殊行为成为普遍行为,使其体现的优秀传统精神和品格成为现代人特别是现代青年人的精神和品格。

  一是要有强烈的事业心。丁晓兵能够把他五次的人生选择坐标定格在党的事业上,始终以事业为重作出自己的人生选择;坚持在事业的进步中升华人生理想,在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这是丁晓兵最突出、最可贵的一种政治品格。正是远大的理想、信念和强烈的事业心,给了他积极进取的正确方向和前进的动力。二是要有坚强的意志力。丁晓兵作为军人,铸就了一种顽强的战斗精神,表现出一个共产党员特有的坚强意志。他把断臂别在腰上继续战斗;他用一只手、用嘴和脚相配合打背包;他带着伤残参加抗洪抢险;他几次争取到最艰苦的地方去工作,而且“越是艰险越向前”。这种种事迹都显示了他强忍痛苦、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和自强不息的精神。他用一只手创造了一流的业绩。没有强烈的事业心和坚强的意志力,是不可能做出那样的英雄事迹的。

  三是要有堂堂正正的人格。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丁晓兵能够做到堂堂正正做人,坚持原则。在利诱、金钱、名誉、地位面前他始终坚持一个共产党员应有的党性,以事业为重,绝不拿党的原则做交易。他当了领导后,从不用手中的权力谋私利。他说:“不能缺了胳膊再缺人格。”他说,他愿意做一根翠竹,有骨有节,顶天立地。这种身残人不残的精神,不仅体现着他人格的完整,而且更体现了他的人格的高尚。他在处理人际关系上,总是以关心别人比关心自己为重,总是以集体利益和国家利益为重;不管是家人、亲戚或是朋友,从不借个人权力谋私利,体现了共产党人的真诚的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四是要有全面发展的文化素养。丁晓兵文化本来不高,作为一名普通军人,他能够不断升华自己的思想境界。他特别注重总结经验,学习理论,开拓思路,还结合部队工作需要研究了心理学,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思想教育和心理工作的方法。在专业和工作范围内,他不断学习有关知识,提高技能,而且抽空学习书法、绘画,注意陶冶情操。他在全面培养和发展自己的文化素养方面也作出了好榜样。

  丁晓兵的事迹在各种不同的职业领域,在各种不同层次的人员之中,从各个不同的方面对人们的心灵产生了震撼。这就说明,丁晓兵事迹是我们社会思想道德教育的好教材。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军事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首页 | 将军寄语 | 中 国军事 | 军事图片 | 武器纵横 | 周边军情 | 战略视角 | 各国军力

本网站由舰船知识主办
版权归舰船知识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