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体育娱乐视频财经科技汽车房产游戏女性天气短信邮箱导航通行证
爱问(iAsk.com)
新浪军事舰船知识 > 我军新闻 > 正文

磨沟村是这样告别罂粟种植的

http://jczs.sina.com.cn 2006年01月09日 08:48 中国国防报

  磨沟,是甘肃省迭部县洛大乡一个鲜为人知的小山村,地处林海腹地,山大沟深,交通极为不便,村子四面环山,人多地少,人均耕地只有0.23亩且产量极低。以往,靠山吃山的村民们主要靠砍伐木头,采摘山货,挖些中药材为生……上世纪90年代中期,个别经常外出“见过世面”的村民,竟然利用这里山大沟深、交通不便,人迹罕至的条件,在大山深处开垦荒滩,种上了罂粟……此事直接惊动了党中央,公安部门多次在这里进行铲罂行动,但一些不法之徒在高额利润的驱动下,仍然继续偷偷摸摸地在大山更深处种植。然而,就是这样
一个小村庄,在县人武部历届党委班子的帮助下,当地群众利用本地优越的气候条件,因地制宜,调整产业结构,经过6年时间的大胆尝试和艰辛努力,终于走出了一条生态育林的新路子,村民人均收入超过5000元,罂粟种植也从这里销声匿迹。当地村民由衷地说:“没有人武部历届领导的引导和帮助,也就没有磨沟的今天!”

  1999年初,迭部县委、县政府将磨沟村定为人武部对口扶贫单位。怎样才能解决全村几百口人的生存问题,靠什么办法来摆脱贫穷?人武部党委“一班人”开始动脑筋、想路子,与磨沟村人一道共谋发展大计。

  1999年秋,原县人武部部长陈金发从一本杂志上看到一则种植树苗发家致富的信息后,考虑到磨沟优越的气候条件和当时国家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实施,便带领工作组3进磨沟村,向村民宣传依法种树致富的好处以及植树造林的长远利益。当时磨沟人有些想不通,山上漫山遍野都是树,国家为啥还要号召植树?更何况一棵小树苗从撒上种子到移栽成活,需要好几年时间,谁知到时候能不能卖上钱?经过人武部苦口婆心地做动员,退伍军人郎有才、村民张大尕、张耀九3个头脑比较灵活的群众率先开始了培育树苗的实践。为保证成活率,激发其他村民培育树苗的信心,人武部出资5000元从县农技局请来技术人员,专门蹲在村里指导他们播种、施肥、锄草、除虫、遮阴,几乎不漏掉任何一个程序。很快就使他们学会了繁育树苗的整套田间管理技术。

  几经寒暑,当2003年春天到来时,他们终于迎来了第一次丰收的喜悦。当第一批苗木售出换来一沓沓崭新的人民币时,郎有才等3人的心里乐开了花,其他村民的心里也泛起了涟漪。正值此时,西部大开发的号角吹到了迭山深处,人武部新一届班子抓住这一千载难逢的机遇,适时抽调精干力量组成工作组,多次深入磨沟村,向村民宣传退耕还林(草)和依法致富政策,并以郎有才等3人为活教材现身说法,广大村民的心被激活了,干劲被鼓起来了。人武部又拿出8000元为15户贫困群众购买了树种,并逐一帮助指导播种、培育,尝到甜头的郎有才等3人也不断扩大苗木种植面,还在管理好自家苗圃的同时,将学到的技术传授给村里其他人。就这样,一帮十、十帮百,在短短几年时间里,全村人都学会了育苗新技术,家家搞起了树苗培育,种植罂粟的现象也逐渐绝迹了。村民们终于走上依法致富的发展道路。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首页 | 将军寄语 | 中 国军事 | 军事图片 | 武器纵横 | 周边军情 | 战略视角 | 各国军力

本网站由舰船知识主办
版权归舰船知识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